肾衰竭

  • 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之间的关系(音频)

    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之间的关系
    讲解医师:吴小燕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病内科
    AKI急性肾损伤和CKD慢性肾脏病的分水岭主要在大于等于三个月,如果AKI在大于等于三个月的病程中还没有好,就可以称为慢性肾脏病,即CKD。部分AKI患者没有完全痊愈,就可能进展到CKD。CKD本来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了某些诱因,包括感染、消化道大出血、血压急剧的变化、病人饮食不注意、大量蛋白的摄入都可能会导致CKD的急性加重,出现AKI的表现,就是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出现肾功能的急剧恶化,叫ARC,也就是急性AKI是可以发生的。当然少部分AKI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在它发病进展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了某些诱因的影响,会呈现出肾功能急剧的上升,升高病变的过程,称为AKI。但是这个时候发生的AKI和平常的AKI是有区别的,这个AKI是可以在CKD的基础上发生的。
  •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什么(音频)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代谢变化有什么
    讲解医师:解洪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相当于急性肾损伤的3期,在此期患者有比较明显的少尿阶段,在少尿期患者可以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症状,持续1-2周。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重,可以伴有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钠水潴留、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等,在此期的主要代谢变化可以分为以下这么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患者可以出现氮质血症,因为在少尿时期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引起少尿或者无尿,可以导致机体排除氮质和其他的代谢产物减少这样的情况。在少尿期可以出现患者的尿素氮和血肌酐持续升高,进而导致比较明显的氮质血症。其次就是患者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比如水分控制不严格,摄入量或者是补液量过多,再加上机体本身的内生水,随着患者尿少、无尿情况的出现,可以导致水肿,出现稀释性的低钠血症,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因为患者出现高分解状态,与此同时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肌肉坏死、血肿、感染等因素,可以导致比较明显的高钾血症。然后患者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因为机体排尿功能受限,所以一些产生的固定酸代谢产物很难从机体进行排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酸中毒。最后患者在少尿期阶段,还可以出现比较明显的钙、镁等一些相关离子失衡问题。
  • 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音频)

    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这是旧的称呼,现在称为急性肾损伤,是指肾脏功能在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急剧恶化,从而出现水分和毒素在体内的聚集。急性肾衰竭根据发病的原因,有肾前性原因、肾性原因以及肾后性原因,具体如下:\n第一、肾前性原因主要是指某些原因造成肾前性供血不足,造成急性肾衰竭的发生,例如恶心、呕吐、腹泻,或者某些原因造成了大出血,造成的肾脏灌注不足而出现。\n第二、肾性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产生对抗,肾脏某一部位的抗体使肾脏在短期内出现急剧恶化。\n第三、肾后性原因最主要的是某些原因造成的肾脏排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出现肾后性梗阻的情况,出现了肾衰竭。\n如果对造成急性肾衰竭的原因积极的进行处理,绝大多数急性肾衰竭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 肾衰竭的病因(音频)

    肾衰竭的病因
    讲解医师:杨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导致肾衰竭的原因主要分为遗传性因素、继发性因素还有原发性因素,一方面室遗传性肾病,像多囊肾、Alport综合征,都是和基因病变有关系,这种遗传疾病可以导致肾脏损伤,引起肾衰竭。另一方面室继发性因素,所谓继发性因素就是由于其原因导致的肾脏受损,从而导致肾衰竭,比如免疫系统疾病,像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等等。\n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导致肾损伤,像浆细胞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等导致的肾脏受损,现在的代谢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也是可以引起肾脏损伤的。感染性疾病像乙肝、丙肝等等,也会累及肾脏。还有现在病人的并发症越来越多,应用药物越来越多,药物或者毒素的接触也会导致肾脏损伤,所以这些因素都属于继发性因素。\n如果病人除外了继发性和遗传性因素,就要考虑原发性肾病的问题,比如原发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小管间质疾病等,也是可以导致肾脏损伤的,也是肾衰竭的原因,所以总结起来是只要任何原因能够导致肾脏损伤,就是肾衰竭的病因。
  • 急性肾衰竭治疗(音频)

    急性肾衰竭治疗
    讲解医师:丁开方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
    急性肾衰竭主要采取病因治疗和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衰竭主要是由于休克导致的肾小管的缺血、缺氧,或者是内源性、外源性的一些毒素,导致肾衰竭损伤,从而使肾脏的排泄功能严重受损。急性肾衰竭对机体的主要损害是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所以造成体内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针对急性肾衰竭所造成的损害,在临床除了进行病因治疗之外,最主要的一个治疗措施就是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又分间断性的血液透析和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具体治疗如下:\n1、间断性血液透析:适用于病情相对比较稳定、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病人,没有颅内高压的病人。\n2、连续性血液净化:主要适用于病情比较重的病人,比如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有脑出血或者是颅内高压的病人,以及需要进行静脉营养的病人,这些病人适合于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n总之,急性肾衰竭在治疗的时候,除了进行病因治疗之外,还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表现有什么(音频)

    肾衰竭的早期症状表现有什么
    讲解医师:周琪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即使患者是肾衰竭的早期,只要血肌酐升高,这时患者的肾脏功能就已经损失了50%以上,患者会出现相应的一些临床症状。因为肾脏不能充分、有效的排泄摄入的水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表现为双下肢、双眼睑和颜面部的水肿。由于患者不能充分的排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可能会造成消化道的症状,患者会有胃口变差,甚至恶心的症状。肾衰的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贫血而引起乏力。这样的患者还常常会出现尿泡沫增多,这是因为尿液中可能存在蛋白质。患者容易有肉眼血尿、高血压的症状。
  •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音频)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赵坤霄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北友爱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也称为急性肾损伤,它指的是在48小时内血肌酐水平升高≥26.5μmol/L,在7天之内血肌酐水平升高,超过基础值的1.5倍及以上,尿量减少小于0.5ml每公斤体重每小时,且持续时间在6小时以上,一共分为三期,第一期血肌酐升高≥26.5μmol/L或升高1.5-1.9倍,尿量是
  • 慢性肾衰竭护理(音频)

    慢性肾衰竭护理
    讲解医师:智淑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治疗的整个病程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居家进行,因而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在护理中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n一、休息和活动,对于血压比较平稳,没有明显水肿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量的活动,但不可以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而使肾功能不全加重。在活动时,尽可能选择人群较少的地方,以免发生交叉感染;\n二、饮食的护理至关重要,要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在饮食中一定要给足热量和维生素。由于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时往往会合并高钾血症,同时低钙高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从而在饮食上一定要限制住含钾食品及含磷食品的摄入;\n三、由于皮肤往往有大量的尿素霜,以及合并有一些顽固性的皮肤瘙痒等,容易出现皮肤的感染,所以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勤剪指甲,防止皮肤的划伤等;\n四、其他的护理,在生活中一旦出现恶心、呕吐,非常容易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失调等,需要进行相对应的处理,必要时尽快入院。在水肿严重及尿量较少时,一定要限制住入水量,以免体重增加、心衰加重、血压上升等。
  • 老人肾衰竭能活多久(音频)

    老人肾衰竭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胡春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老年人的肾衰竭主要看现在肾衰竭肌酐是处于多少,现在处于Ⅰ-Ⅳ期还是Ⅴ期。如果是Ⅰ-Ⅳ期,没有进展到Ⅴ期暂时不会有什么影响,相对寿命应该是比较长的。如果是进入Ⅴ期,就是已经进入需要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只要规律地透析,然后看平时的血压情况,还有看心脏情况。如果有严重的高血压,因为高血压容易引发脑出血,一旦脑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如果心脏功能特别差,心脏随时有可能出问题,生命也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平时饮食一定要注意避免高钾的食物,如果钾含量比较高,血钾高>6.5mmol/L以上,如果心脏不好,有心脏骤停的风险,这个也是有影响的。但是一般规律透析的病人,大部分10年左右的寿命都是没有问题的。除非是有糖尿病肾病,寿命相对于普通的慢性肾炎引起的肾衰竭寿命相对要短,一般都是5年左右。
  • 急性肾衰竭指的是什么(音频)

    急性肾衰竭指的是什么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脏在短期内丧失排出毒素和水分的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急性肾衰竭特征是发病时间短,而血中的肌酐上升迅速,发病时间一般低于三个月,血中肌酐上升迅速是指在短期内上升到707μmol/L。急性肾衰竭根据病程,可以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n少尿期也就是病人尿量小于400mL/24h,饮食上需要严格进行注意。喝水少也就是摄入了水分要少,不要多喝。因为少尿期病人的肾脏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不能将体内聚集的水分顺利排出体外,喝水多容易造成水肿,加重肾脏负担。如果口渴就需要喝水,但不要多喝。摄入外源性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食物要控制量,减少摄入,要清淡饮食,以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