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

  • 脑瘫患者的寿命(音频)

    脑瘫患者的寿命
    讲解医师:刁芳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瘫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宫内感染、产伤、缺氧导致,轻症的脑瘫一般不影响患者的寿命,但重度脑瘫如果护理不当的话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限。综上所述,建议脑瘫患者做好护理以及后期的康复,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脑瘫护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n第一、预防意外伤害,脑瘫患者会出现行走不稳,应有专人看护,避免出现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n第二、对于长期卧床的脑瘫患者应注意翻身、叩背,预防肺部感染、褥疮,注意按摩下肢,预防肌肉萎缩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让患者多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n第三、进清淡、易消化饮食。\n第四、注意调节患者的生存环境的温度,避免过冷、过热,对于脑瘫的康复方面应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康复,争取达到生活可以自理。
  • 怎样排除宝宝是脑瘫(音频)

    怎样排除宝宝是脑瘫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排除宝宝是脑性瘫痪,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及观察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如果想要排除宝宝有没有小儿脑性瘫痪,首先就要搞清楚孩子有没有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n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主要包括运动发育异常、语言发育异常以及智力发育异常。如果孩子没有这些发育异常,基本上就认为这个孩子是健康的,是正常的,并没有小儿脑性瘫痪。如果孩子确实有肌张力障碍、姿势和运动异常,有可能是小儿脑性瘫痪。不过,还要另外做检查,排除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
  • 小儿脑瘫的自然疗法(音频)

    小儿脑瘫的自然疗法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小儿脑性瘫痪的自然疗法,主要包括小儿按摩治疗、刮痧疗法、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以及中药治疗,同时也包括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和心理治疗。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目前仍然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康复手段之一,有它特有的疗效。目前既要考虑到西医现代的康复技术,又要积极借鉴中医学的特长。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同时还要和游戏相结合、与教育相结合,才能够使儿童获得全面的康复,才能使小儿脑性瘫痪的患儿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疗效。
  • 脚尖走路一定是脑瘫吗(音频)

    脚尖走路一定是脑瘫吗
    讲解医师:曲延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很多儿童患者在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会用脚尖着地进行走路大部分是生理性,一般会持续几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不必过多的担心,这是因为儿童的肢体活动不够协调,走路的时候重心一般往前倾从而出现身体的前倾,表现为脚尖用力,所以走路的时候会出现脚尖着地的症状。也有的小孩在走路的时候出现紧张而用脚尖着地的表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得到改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病人,因为颅脑损伤或者是脑发育异常出现脑瘫引起用脚尖走路,但是这种比例是非常少的,因此出现垫脚走路的患儿需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几个月,如果情况无好转应该到医院进行就诊。
  • 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杨健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脑性瘫痪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约80%以上的脑性瘫痪可以追溯出较为明显的致病原因,但是有15%-20%的病例发病原因不是很清楚。脑瘫直接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根据脑瘫形成时期,可以分为产前因素、产时因素和产后因素。产前因素包括:第一、胎儿宫内的慢性缺氧。第二、母体的因素,包括母亲的年龄,有多胎妊娠,孕期做过妇科手术,有外伤史,中毒史以及不合理的用药史,吸烟、酗酒等。第三、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产时因素包括:第一、急性胎儿宫内缺氧,包括产力异常、脐带异常、胎盘附着异常、难产、急产以及催产素和止痛药、麻醉药使用不当等。第二、胎儿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儿、巨大儿以及双胎或多胎等。产后因素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儿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都与脑瘫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 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音频)

    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马凯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目前脑瘫大致分为6-7个类型,每个类型它的表现也不一样。最常见的是痉挛型,就是肌张力增高,但是是折刀样的增高,用专业术语来讲,叫手足徐动型,现在叫肌张力障碍型,肌张力时高时低,不随意动作特别多。还有一些强直型的、肌张力低下的、震颤的。还有一些混合型的,混合型就是同时有2个或者3个以上类型的表现,可能以一种类型为主,我们最常见到的是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的混合,他的下肢可能是痉挛型为主,上肢、躯干、头颈部可能是手足徐动型的表现,这就是混合型。痉挛型根据它对身体影响部位范围的不同,往往有单个上肢影响,双个上肢影响,甚至单侧下肢的,双侧下肢的,或者是四肢全部受影响,又分为具体的类型,有四瘫、单瘫、双瘫。
  • 脑瘫的早期症状(音频)

    脑瘫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朱凤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关于脑瘫早期的症状,脑瘫往往是先天结构异常所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一个疾病。\n脑瘫的临床表现与脑结构异常、障碍的具体部位有明显关系,但是有一些早期症状,患者表现为在发育过程中相较于正常人发育迟缓,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肢体无力,包括患儿听力功能障碍、智能障碍、神经功能发育迟缓的一系列临床表现。\n总的来讲当患儿出现发育迟缓的表现时,应该及早到医院神经科进行诊治。
  • 小儿脑瘫不会说话怎么办(音频)

    小儿脑瘫不会说话怎么办
    讲解医师:高永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语言障碍是小儿脑瘫常见的伴随症状,一旦发生了语言障碍后,这种脑瘫的孩子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做正规的语言训练,给予规范的语言训练,有一部分孩子这些临床症状是能得到改善的。语言训练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脑瘫治疗中三大治疗方法当中的一种,就是PT、OT、ST,是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疗法,它是脑瘫康复的三个主要支柱之一,一旦发生了语言障碍后,找语言训练师给予规范的语言训练,还是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这部分小孩的临床症状的。
  • 如何判断宝宝脑瘫(音频)

    如何判断宝宝脑瘫
    讲解医师:刘春玲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
    小婴儿脑瘫表现为表情呆滞,仔细观察发现宝宝感觉比较差、对声音不敏感、不注意看人、眼睛不追物,有时宝宝还会过分的安静、哭声小,或持续的哭闹、烦躁、易激惹。脑瘫的孩子哺乳困难,吃奶出现吞咽困难、呛奶、吸吮无力,有时会出现全身松软,颈不能竖直的无力状态,有时全身发硬好打挺,还有头背屈,头偏向一侧的表现。脑瘫的孩子常常有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上肢内稍等内旋的状态,宝宝容易出现易惊、尖叫、烦躁不安和惊厥,出现以上情况时需要到医院立刻就诊,做头CT即可明确诊断。
  • 哪几种方式判断是不是脑瘫(音频)

    哪几种方式判断是不是脑瘫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判断是否为脑瘫,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判定:1、存在脑损伤,处于发育中的大脑,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有高危因素,如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2、为非进行性的脑损伤,指脑部的病变不随着时间、病情有所改变,如为先天性颅脑畸形,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如果为脑炎后遗症,则不考虑为脑瘫。3、存在永久性的运动功能障碍或姿势异常,如存在双下肢交叉剪刀状、尖足等。4、脑部损伤不可逆,机体损伤为一组症候群,脑部损伤以及肢体改变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改变,同时合并自闭症或智力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