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

  • 脑瘫的治疗目标(音频)

    脑瘫的治疗目标
    讲解医师:刁芳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瘫在临床上主要的治疗目标是促进各个系统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一般是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相结合,从而缓解肌肉痉挛的情况。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小剂量的安坦,在发作期改善肌张力。\n脑瘫重点应该在于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针对局部的运动障碍进行合适的运动训练,同时需要通过认识和交流刺激患儿的脑部发育,形成功能性的动作,这可以有效帮助患儿进行整合训练,使大脑功能充分被利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例如各种矫形手术,也可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针对部分患者有明显效果。针对脑瘫的治疗,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教育。
  • 脑瘫的康复训练(音频)

    脑瘫的康复训练
    讲解医师:刁芳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脑瘫的康复要按部位进行和身体发育的时间进行,具体见于以下方法:\n1、头部的康复,头部康复要使用矫正器,让患者具备自行抬头的功能,要对仰卧位和俯卧位两个姿势分别进行。\n2、要让患者进行翻身的锻炼,家长要陪伴患者进行翻身的训练,起到示范的作用,要坚持锻炼,增加腰部肌肉的力量,为能平衡行走打好基础。\n3、锻炼患者的平衡能力,要让患者进行坐位的锻炼,锻炼时要让患者保证直立的坐姿,腿、腰和上肢的位置要正。\n早期进行爬行的锻炼可以增进四肢和躯体的协调能力,增进四肢的力量,到患者可以站立时要进行站立的训练,并纠正患者不正常的行为和动作,同时进行行走的锻炼,促进关节的正常发育。
  • 脑瘫患儿是怎样形成的(音频)

    脑瘫患儿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医师:李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脑瘫患儿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患儿自身原因;另一种就是父母对胎儿基因的影响。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相对容易出现脑瘫,新生儿出生时难产,有明显的缺氧、缺血也容易导致脑瘫的形成。\n另外,在婴幼儿早期患较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或者脑外伤,也可导致脑瘫的形成。再有,就是父母在备孕和母亲在怀孕期间有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习惯,或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患妊娠高血压或者是先兆流产等疾病,都可导致患儿脑瘫,还有一些脑瘫是和家族的遗传代谢病有关。所以,为了防止脑瘫患儿的形成,一定要科学备孕,合理待产,按期产检。
  • 儿童脑瘫症状表现(音频)

    儿童脑瘫症状表现
    讲解医师:高永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五个典型的特征:\n1、运动发育障碍,早期主要与运动发育落后为主,比同龄儿童发育落后很多,一般是3个月以上;\n2、持续性的异常的运动模式和异常的姿势,比如点脚尖、交叉步态、蹲伏步态或者持续性的双上肢后伸、拇指内收,这些一直不缓解,这是第二个方面;\n3、反射的发育异常,比如通过大夫的体检发现孩子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发育很迟缓,8-9个月仍然没有平衡反射,仍然不会坐;\n4、肌力和肌张力的异常,目前肌张力增高是脑瘫的主要表现,因为脑瘫的6个类型当中有3个类型都是痉挛型的,肌张力低下目前从脑瘫诊断当中已经删除,所以主要是肌张力增高;\n5、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比如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等这些继发性的损伤。\n这些是脑瘫临床表现的五个典型的特征。
  • 脑瘫手术治疗(音频)

    脑瘫手术治疗
    讲解医师:穆苍山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
    脑瘫的手术治疗有几种。我们现在能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是痉挛性脑瘫,痉挛性脑瘫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脑部受损以后,大脑对下位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功能减低,下位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肌肉的兴奋性过度,产生肌肉痉挛,引起各种姿势异常,比如说像双上肢的屈肘、屈腕,还有拇指内收,双下肢的剪刀步、足外翻、足跟不能落地这些症状,这些我们可以通过手术不管是SPN、从脊神经做神经调整,还是周围神经做神经调整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一个手术方式就是做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的切断术,这样的话我们能够解决手足徐动症的问题。
  • 脑瘫的前兆(音频)

    脑瘫的前兆
    讲解医师:赵春雨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
    患有脑瘫的前兆症状有很多,应该及时的发现,及早的进行干预治疗。患儿在出生一个月的时候可能表现为身体发软,两个月不会微笑,3-4个月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身体异常扭动、斜视或者眼球运动不良的症状,孩子的手会经常握着,不能自主张开,可能会出现身体发硬、肌张力增强症状。四个月的孩子不能自主抬头,到五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孩子对外界的刺激比较敏感,喂养困难,有的孩子可能吞咽比较困难、吞咽迟缓、容易烦躁、经常啼哭,孩子会有语言、运动方面的异常。如果发现类似症状,应该及时去正规的儿童医院就诊,确定诊断后再治疗。
  • 脑瘫如何治疗(音频)

    脑瘫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高永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脑瘫的治疗是一种综合康复治疗,就是医疗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的长期治疗。医疗康复也是有运动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矫形支具师和康复护士、康复医生共同完成的一种综合康复治疗。原则上6岁之内的孩子应该在医院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医院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也就是各类的电疗、磁疗、经络导平治疗。还有一些运动康复治疗,主要针对孩子的运动发育迟缓和异常的运动姿势。如果孩子手功能有问题,还需要作业治疗师给予一部分针对性的作业治疗。\n如果孩子合并语言发育迟缓、构音不清晰,就需要语言治疗师给孩子做一部分针对性的语言治疗。如果孩子的肌张力增高比较明显,还可以给予肉毒素注射治疗。如果孩子的运动功能低下,合并了异常的运动模式,就需要穿戴矫正鞋,这时候就需要矫形技师,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取模型治疗。病情严重的脑瘫儿童护理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候家长就需要跟康复护士充分的沟通,学习一些康复护理的技巧。6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需要到特殊的学校接受特殊教育。在青春期以后的脑瘫儿童需要进行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促进他们回归社会。
  • 小儿脑瘫的分型(音频)

    小儿脑瘫的分型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小儿脑瘫可以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计失调型、混合型以及其它不明类型的脑瘫,脑瘫儿的治疗目前并无特殊的药物治疗,只有通过早期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从而达到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脑瘫儿多数是在围生期或者婴幼儿期脑部的非进行性病变所导致的异常姿势和异常反射,同时可以伴有感觉异常等并存的症候群。所以如果在运动方面存在异常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早期的评估和干预,干预开始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 宝宝吐舌头是脑瘫吗(音频)

    宝宝吐舌头是脑瘫吗
    讲解医师:孙广斌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阳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宝宝吐舌头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正常的动作,因为宝宝从两个月左右,就开始自己认知世界的过程,宝宝发育的顺序就是从中心向外周开始。因此小宝宝他口中的神经发育比较早,它可以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所以有时候把小舌头抻出来,属于正常的一种现象。但是,如果宝宝舌头比较红,或者舌头比较肥大,这个时候,需要注意有没有舌炎或者口腔的炎症,可以去正规医院的口腔科,让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口腔的疾病,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平时,在吃完奶或者是吃完饭以后,可以让宝宝喝水,保持口腔的卫生,来避免这种口腔的炎症造成的吐舌头。
  • 脑瘫宝宝会吃手吗(音频)

    脑瘫宝宝会吃手吗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瘫的宝宝有可能会吃手,但是吃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能说宝宝吃手就是脑瘫宝宝的症状。在婴幼儿的发育过程当中,吃手既是生理需要,也是情感需要。因为婴儿都是母乳喂养,母亲的乳头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在缺乏安全感时,正常的宝宝都会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对宝宝的生理发育也很有帮助。另外,可以从运动的角度分析,如果一个宝宝能吃手,说明神经发育,特别是运动发育是正常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不会吃手宝宝有可能是脑瘫,会吃手的宝宝很可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