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

  • 小儿脑瘫有什么征兆(音频)

    小儿脑瘫有什么征兆
    讲解医师:朱晓暾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小儿脑瘫早期的征兆,多数病例在出生后数月,家人试图扶起患儿时才发现异常。严重的出生后数天即可出现吸吮困难、角弓反张、肌肉强直等症状。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障碍,主要为锥体系统损伤所致,可并发小脑脑干以及脊髓等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等等。患儿可以出现癫痫发作、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行为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异常等等。患儿表现的症状、体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有所改善。
  • 脑瘫儿治疗最好方法(音频)

    脑瘫儿治疗最好方法
    讲解医师:迟瑛娇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儿科
    脑瘫儿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首先需要根据宝宝的情况,酌情使用营养大脑的药物,例如脑蛋白水解物、吡拉西坦等,可以酌情让宝宝口服,平时主要以功能锻炼为恢复目的,可以让孩子做智力方面的锻炼,例如下象棋、看数学方面的教学视频等。如果宝宝有肢体行动障碍,要及时多锻炼身体,可以由家长搀扶或者专门做一些肢体恢复的功能锻炼,要持之以恒,脑瘫的患者在幼年经过锻炼,很可能恢复大部分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越来越难治,同时也可以酌情让宝宝增加营养,多吃水果、蔬菜及干果类的食物,有利于大脑的生长和发育。
  • 脑瘫儿症状(音频)

    脑瘫儿症状
    讲解医师:赖光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脑瘫儿症状如下:\n一、不能伸手抓物,如果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n二、头围异常,头围异常是脑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瘫儿往往有头围异常;\n三、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四个月时反应迟钝,两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n四、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四个月以上,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n五、身体发硬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持续四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n六、固定姿势,其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n七、不笑,如两个月不能微笑,四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如果手握拳四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诊断意义;\n八、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有身体扭转,其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n九、头不稳定,如四个月时卧位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其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n十、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 脑瘫的并发症(音频)

    脑瘫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赵春雨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
    脑瘫的患儿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有感觉和认知的异常,如触觉、痛觉、位置觉都不敏感,患儿可能分不清物体的形状,缺乏立体感。部分患儿会有语言的障碍,出现发音困难、不能成句说话等症状,大部分患儿可能伴有智力方面的障碍,智力发育比较落后。有的患儿可能会出现视力方面的障碍,有弱视、斜视,也可能出现眼球震颤、同侧偏盲症状,孩子有可能会出现咀嚼、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口唇闭合不严的症状。部分脑瘫的患儿伴有癫痫的发作,可能会有痉挛性的四肢瘫痪,部分患儿也可能有骨关节发育畸形,有肩关节内收、内旋、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等症状。
  • 小儿脑瘫应与哪些病相鉴别(音频)

    小儿脑瘫应与哪些病相鉴别
    讲解医师:张玉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小儿脑瘫大多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n第一、要与遗传性的、痉挛性的截瘫进行鉴别,这种疾病大多有家族史,一般是在儿童期起病,进展比较缓慢,患儿可以有下肢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呈阳性等体征。\n第二、需要鉴别的是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进行性进展的病程,除了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以外,还可以伴有眼结膜的毛细血管扩张。\n第三、需要鉴别的是小脑退行性病变,这种病变一般会有共济运动障碍的表现,症状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而加剧。\n第四、需要与婴儿肌营养不良进行鉴别,可以有进行性的肌肉萎缩和肌肉无力,进行性的肌肉萎缩伴有舌体胖大、肝脏增大,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糖原累积病。
  • 为什么会脑瘫(音频)

    为什么会脑瘫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脑瘫是指先天或围生期,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的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痉挛性双瘫、偏瘫、手足徐动等椎体及椎体外系症状,可伴有先天性畸形、智力低下及癫痫发作等。其病因繁多,可分为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三种病因。1、出生前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妊娠期受到外伤或患重症感染、妊娠毒血症、糖尿病及放射线照射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妊娠早期患风疹、带状疱疹、弓形体病、巨细胞包涵体病等使中枢神经系统遭受损害,早产儿、过期产儿等。2、出生时的原因:主要包括分娩时间长、脐带绕颈、胎盘早播、前置胎盘导致胎儿脑缺氧。3、出生后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中毒、外伤、血管损伤及原因不明的脑病。
  • 脑瘫的患者能活多久?(音频)

    脑瘫的患者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马凯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首先告诉大家不用担心,近90%左右的脑瘫患者都可以活到成年或者老年,他的寿命因为病情轻重的情况有一些轻微的差异。虽然脑瘫是一个公认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但是在经过完善的综合治疗以后,很多的患儿都能够进入社会,能够自理,还能学习一定的技能,能够独立生活,能够养活自己。所以患者和正常人的存活时间也是差不多的,只有极少数病情特别严重,完全无法自理的孩子,可能因为本身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合并一些其它疾病,比如反复的肺部感染,严重的或者药物难治性的癫痫发作,这会影响患儿的寿命。
  • 脑瘫怎么分型(音频)

    脑瘫怎么分型
    讲解医师:刘月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大庆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脑瘫的分型,临床上可以分为痉挛型,病人表现为上肢的屈曲内收、下肢屈曲内收、尖足交叉,足外翻的模式,对于痉挛型的脑瘫,损伤的部位考虑是大脑皮层或锥体系损伤之后出现的。脑瘫可以见于不随意运动型,主要以末梢不随意的运动为主,呈非对称性,肌张力在婴儿期的时候多低下,考虑损伤的部位在大脑的锥体系或基底节。脑瘫的分型可以见于强直型,病人活动少,身体僵硬,肌张力增高,考虑损伤的部位是椎体外系。还可以见于肌张力低下型的脑瘫,主要是病人出现肌张力低下、软瘫,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对折的坐位。还有共计失调性的脑瘫,病人表现为平衡障碍,不能够稳定姿势,严重的时候可以伴有意向性震颤以及眼球震颤,考虑损伤的部位是小脑。临床上也有一部分病人是混合型的,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类型的脑瘫。
  • 脑瘫诊断要素(音频)

    脑瘫诊断要素
    讲解医师:高永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
    脑瘫的诊断要素有两个方面,包括必备条件和参考条件。必备条件有四个,中枢性运动障碍持续存在、运动姿势发育异常、反射发育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这四个条件是诊断脑性瘫痪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少一个都不能诊断脑性瘫痪,它们都是发育神经学的异常,是脑性瘫痪的特征和核心要素,是必须具备的。另外还有两个参考条件分别是脑性瘫痪的病因和头颅的影像检查,病因有的孩子不一定能找到,但是不影响诊断为脑性瘫痪。头颅血肿影像学包括B超、CT、磁共振。有一部分孩子表现有问题,它是脑瘫诊断的依据和佐证;有一部分孩子表现没问题,完全正常的,但是也不影响诊断为脑瘫。
  • 脑瘫怎么检查出来(音频)

    脑瘫怎么检查出来
    讲解医师:王翀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
    脑瘫的检查有以下几种:\n第一、头颅CT,能帮助了解颅内的结构有无异常,对探讨脑瘫的病因及预后有帮助。\n第二、脑电图,对于脑瘫是否合并癫痫以及合并癫痫的风险具有特殊的意义。\n第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从感觉方面发现患儿的异常,从而为脑瘫的确定提供证据,同时能更深层次的诊断病情,并采取更好的指导治疗。\n第四、核磁共振扫描,能较好的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病变特点,以及合并存在的其他脑组织异常,为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