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有以下几点:1、记下的患者1天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2、饮食护理。应该给患者吃一些清淡的流食、半流食,适当的控制水、钠、钾、蛋白质的摄入,对于不能吃饭的患者,应该给予静脉给予营养。3、预防感染,定期刷牙,皮肤、尿道都应该进行适当的护理,防止出现感染。4、在心理上一定要给患者进行疏导,让患者乐观的面对病情。5、有的患者需要透析,特别是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会面临到血液透析,应该做好这方面的护理。6、让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期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三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少尿期阶段,肾小球和肾小管都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的使体内的水排出体外,出现尿量减少,这个阶段会引起严重的疾病,比如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出现尿毒症的症状,比如离子出现紊乱,高血钾、低钙、高磷钠以及引起心衰等等。至于多尿期,一般的情况下是肾小球恢复了一部分的功能,但是肾小管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肾小球产生大量的尿液无法进行有效的回收而排出体外,出现多尿期。恢复期就是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都有所恢复,这个时候肾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是什么(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的机制主要是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对于原尿的吸收减少,所以导致尿量增多,这个时候应该警惕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简单的说,就是肾小球分泌大量的原尿,数量很多,正常情况下应该由肾小管负责重新吸收原尿,只排出很少的尿,而这个时候肾小管的功能没有恢复,所以原尿没有被吸收就大量的排出体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是其症状之一,期间应该严格做一些检查,特别防止出现钾离子、钠离子的紊乱,这样对身体和肾功能都是一个危险。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名词解释(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名词解释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就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或持续下降,所引起的氮质废物在体内储留,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出现,所导致的各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综合征。具体解释来说,急性肾衰竭是由于肾小球的突然功能下降,原因可能是患者早年没有任何肾病,突然间因为感染、因为病原体的打击而诱发的急性肾衰竭。也可能是平时非常稳定的慢性肾病,比如IGA肾病、隐匿性肾炎等,因为突然的打击,口服一些有毒的中药,或者口服一些中毒的东西,使肾脏功能急剧下降,肾小球受到很大的伤害,而出现急性的肾功能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
    讲解医师: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休克型,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而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2、感染型,表现为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都可以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的有病毒性肺炎、脑炎、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感染等。3、挤压型,受到严重的挤压伤,比如挂在树杈上或者不能动等。4、溶血型,这类型主要是因为出现弥慢性的血管内凝血,而出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5、中毒型,表现为重金属、农药,比如敌敌畏以及被蛇咬伤、吃毒蘑菇,这些类型都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级(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分级
    讲解医师:王礼清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济南市中医医院肾病专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项:一、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超过26.5umol/L。二、血肌酐升高超过基线水平1.5倍,确认或者推测7天内发生。三、尿量小于0.5ml/kg/h,且持续6小时以上。常见的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一般分为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性。肾前性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心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肾实质性可见于肾血管性肾小管和肾小球所导致的急性肾损伤,肾后性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其分期标准,一般分为三期,一期是指血肌酐增加大于26.5umol/L或者较基线水平升高1.5-2倍,二期是指血肌酐较基线升高2-3倍,三期是指血肌酐较基线水平升高3倍以上或者绝对值大于354umol/L。
  • 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吗(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吗
    讲解医师:李方晓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开封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比较严重的,它属于肾内科的急症,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肾功能是可能恢复正常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转化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的原因有三种:第一种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第二种是急性肾小管坏死;第三种是急性间质性肾炎。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首先需要做肾穿刺明确具体的病理类型,选择血浆置换或者是激素冲击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经过这些强化治疗以后是有可能保留住肾功能的。对于急性肾小管坏死,一般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大约在1-3个月之间肾小管能够再生恢复。对于急性间质性肾炎,往往需要加用小剂量的激素抑制肾脏的炎症反应,肾功能也是可以得到恢复的。
  •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音频)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某些情况下造成肾脏在短期内出现损害,从而使毒素和水分在体内聚体,有肾前性的原因、肾性的原因和肾后性的原因。\n急性肾衰竭根据病程的不同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当急性肾衰竭进入了多尿期以后,说明肾脏功能已经得到部分恢复,特别是肾小管已经开始恢复,但是这个时候肾小管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它对肾小球滤过的水分以及某些电解质回吸收存在障碍,从而使尿液增多,出现了多尿的症状。\n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电解质紊乱,注意水分的平衡。因为多尿期的危险性比少尿期的危险性还大,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多尿期的时候因为肾小管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机体有益的电解质很容易通过多量尿液排出体外,造成机体体内的电解质失衡,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 急性肾功能衰竭健康指导(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健康指导
    讲解医师:马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需针对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进行处理,挽救肾功能,甚至可能会恢复。在生活上患者有一些注意事项,在病情的急性期,肾功能没有完全恢复时患者可能需要饮食清淡,不建议吃大油、大荤的食物。因为高蛋白食物在人体内分解代谢产生的废物,也是需要通过肾脏排泄的,肾功能没有恢复,这些代谢废物排泄困难,蓄积在体内,对身体不利。\n如果患者出现身体的浮肿,需要限制水分的摄入,如果患者是因为血容量不足造成的急性肾损伤,需要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患者需要避免含钾离子高食物的摄入,比如马铃薯、山芋等,这种病情容易并发感染,所以患者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 急性肾功能衰竭用利尿剂的目的(音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用利尿剂的目的
    讲解医师:张益民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肾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利尿剂的目的是利尿消肿,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水钠潴留引起的肺水肿、心衰等症状,从而避免因为心脏负荷过重而死亡,可以使用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注射液,可以减轻水肿症状。同时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尿少容易引起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脏骤停等,应用利尿剂配合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等对症治疗,可以降低高钾血症。\n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如果是梗阻性因素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过量使用利尿剂容易加重病情,加速肾功能损害。利尿剂本身也是引起肾间质损伤的药物之一,因此要仔细评估它的使用剂量、种类以及持续时间,尽量避免副作用的产生,同时又能够减轻水容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