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

  • 预防佝偻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音频)

    预防佝偻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讲解医师:张玉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预防佝偻病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和足够的日光照射,具体如下:\n1、在胎儿期,如果孕母多进行户外活动,食用含钙、磷和维生素D比较丰富的食物,往往有利于胎儿储存充足的维生素D,能够避免胎儿出生以后患有佝偻病。\n2、在婴幼儿期,预防佝偻病的关键在于进行日光浴,以及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婴儿在出生一个月以后就要坚持户外活动,冬天的时候也要注意保证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要给孩子补充预防量的维生素D。\n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以从生后一周开始补充,每天800IU,三个月以后改为400IU,一直到生后两岁,足月儿在生后两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一直补充到两岁。在夏季阳光充足的时候可以尽量增加户外活动,一般不推荐补充钙剂,但是如果奶类食物摄入不足或营养不良,可以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钙剂,都有利于预防佝偻病。
  • 小孩佝偻病怎样查出来(音频)

    小孩佝偻病怎样查出来
    讲解医师:张玉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婴幼儿的佝偻病首先是会有一些临床表现,比如可以有多汗、夜惊、方颅、枕秃,甚至有肋缘外翻等表现,严重的时候,孩子还会有X型腿、O型腿、鸡胸和漏斗胸这些骨骼畸形。如果是做检查,常常会查血的生化检查,孩子会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和磷的升高,血钙的下降,25-羟维生素D3的含量明显下降。如果要给四肢长骨拍片,会看见长骨的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然后干骺端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这是它骨骼的变化。通过上述的临床症状、血的化验检查和骨骼拍片确诊孩子是佝偻病。
  • 预防佝偻病吃什么(音频)

    预防佝偻病吃什么
    讲解医师:张道俭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佝偻病是发生于新生儿幼儿的常见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从而出现骨化障碍,引起了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对于预防佝偻病吃什么,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预防方法。一般情况下,首先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做这样的预防措施,从母亲怀孕开始,婴幼儿时期需要特别的关注,并持续到青春期,现在认为确保儿童每天获得维生素D400U是预防和治疗的佝偻病的关键。\n胎儿期的预防如下:\n第一、母亲在怀孕期间多做户外运动,进食富含维生素D、钙、磷的食物,在妊娠的后三个月应该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1000U,口服钙剂,有条件的话可以监测血中的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n第二、出生后的预防,出生以后婴儿应该尽早的开始口服维生素D,从幼儿到出生后1-2周,每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U,一岁以上的每天补充维生素D600U,一般都不需要补充钙剂,因为只要母乳充足或者喝足够的配方奶粉可以满足孩子对钙的需求,除非孩子有明显的手足抽搐等情况。\n第三、对于早产儿、双胞胎和低出生体重的孩子,出生以后开始每天要补充800-1000U的维生素D,连续三个月,以后改为每天400-800U,预防佝偻病一般要补充维生素D。
  • 佝偻病如何治疗(音频)

    佝偻病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王翠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佝偻病的治疗关键是预防,一旦发生佝偻病要积极的治疗,尤其是在早期和急期的时候治疗。早期和急期首先要补充维生素D,口服的方法像口服维生素D,每日2000-4000U或者1,25-二羟维生素D3,0.5-2.0μg。根据临床和X补片改善的情况的,2-4周以后再改为维生素D的预防量,预防量的是每日400U的维生素D。需要大剂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的时候不建议用鱼肝油,用来预防维生素A引起的中毒。\n另外,还可以用突击的疗法大剂量的治疗,应该有严格的适应征象,重度的佝偻病或者无法口服者可一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3,7000-15000μg,2-3个月后口服预防量。治疗一个月后应该复查疗效,如果临床表现血生化,比如碱性磷酸酶、血钙等,和骨骼X线改变没有恢复的征象,应该与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疾病进行鉴别。\n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还要补充钙剂,对已形成的骨科畸形的后遗症期,主要还是加强体格锻炼,主要是主动和被动的运动矫正的方法,只有严重的骨骼畸形,才考虑外科的治疗。一般来说经过早期的干预,很少有遗留骨骼后遗症的,如果有骨科后遗症,建议骨科找医生去评估。
  • 小孩得了佝偻病吃什么好的快(音频)

    小孩得了佝偻病吃什么好的快
    讲解医师:杨晓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
    对于小孩得了佝偻病吃什么好的快,首先需要口服维生素D的治疗量,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及X线骨片的改善情况,服药2-4周后可改为预防量,不应同时应用鱼肝油预防维生素A中毒。如病情严重者无法口服,可一次性肌肉注射维生素D3,2-3个月后可改为口服预防量。还要进行钙剂的补充,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应强调钙剂的补充,因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可导致钙剂减少,故需要同时补充钙剂。还应加强体格锻炼,可采取被动或主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佝偻病引起的骨骼畸形。
  • 什么是佝偻病(音频)

    什么是佝偻病
    讲解医师:李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儿内科
    佝偻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骨骼畸形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常在婴幼儿期发病,因为婴幼儿期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维生素D缺乏会使钙磷代谢紊乱,影响软骨正常增殖。颅骨软化使类软骨组织堆积出现方颅,见于8-9个月月龄的婴儿。长骨干骺端会失去正常形态,表现为参差不齐,骨样组织堆积于干骺端,骺端向外膨出形成串珠。小儿学坐后或站立时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重者小儿1岁左右会有鸡胸、漏斗胸,在1岁后可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发现小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应尽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时间。在孩子出生后2周应常规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要一直服用到2周岁。
  •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先天性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曲朋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儿科
    发生佝偻病以后,早期的主要症状就是出现多汗、多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出汗比较多而出现头皮发痒,孩子经常地摇头,出现枕秃。这些症状只是提示孩子有可能是佝偻病,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应该进行维生素D的检查,而不是盲目的给孩子增大维生素D的剂量,有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如果病情进一步的进展,孩子的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臂以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以导致孩子出现肠胀气,而使腹部膨隆,犹如蛙腹。佝偻病患儿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骨骼改变,六个月以下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方颅,会出现囟门的增大。一周岁左右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肋骨的串珠,会出现鸡胸,肋骨的外翻。一周岁左右的孩子,有可能会出现X型腿或者O型腿。
  • 小孩佝偻病有什么症状(音频)

    小孩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张丽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佝偻病的孩子在学走路前后,由于身体重力的作用,下肢可以变成O型腿或者X型腿,表现为下肢向外或者向内侧弯曲,并且因此会造成走路不稳,或者经常摔跤的情况。如果稍不注意,还往往会发生病理性骨折。另外,在胸部的两侧肋骨中间的骨骺部会变得庞大,叫做肋串珠,而且两侧的肋骨下缘向外翘起,形成肋缘的外翻;佝偻病还可以出现鸡胸,形状好像鸡胸脯一样。佝偻病孩子的头型可以呈方形,称为方颅,前额及后枕部变得比较突出,而且囟门加大,闭合延迟。佝偻病还会引起多汗,也就是睡熟以后多汗,白天吃奶时或者活动时出汗。另外,还会表现为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间惊醒、哭闹,甚至尖叫,还有一部分孩子会有枕秃。
  • 宝宝佝偻病能治好吗?(音频)

    宝宝佝偻病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李时莲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膳食科
    宝宝的佝偻病百分之九十几是可以治好的,因为它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者钙缺乏,进行适当的营养剂的补充和食物的补充,大部分都是可以好的。个别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造成的,治疗比较困难或者治疗时间比较长。
  • 宝宝得了佝偻病怎么办(音频)

    宝宝得了佝偻病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红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康复科
    宝宝得了佝偻病要注意以下几点: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正常足月儿在生后12天左右给予补充维生素D。如果为早产儿,则在生后就可以及时给予补充维生素D。2、多进行户外活动,晒太阳,最少保证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以上,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3、合理添加辅食,提倡母乳喂养,必要时可以给予强化钙的婴儿配方奶粉。4、要进行体格锻炼,要进行扩胸、爬行等相关运动,以促进胸廓打开,避免骨骼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