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瘤卒中与脑卒中区别(音频)

    瘤卒中与脑卒中区别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瘤卒中是指本身有肿瘤,肿瘤会因为局部的血管丰富、血流旺盛以及新生的血管多、血管壁薄弱而容易出现破裂出血,肿瘤出现破裂出血就称为瘤卒中。脑卒中是原先没有肿瘤存在,是正常的,有可能存在高血压或者其他的基础疾病,也可以引起血管破裂而导致出现脑出血或者是脑梗塞,都称为脑卒中,分别称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是否存在肿瘤,前者是肿瘤的破裂出血,后者是正常脑组织的破裂出血。出现卒中以后需要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相应治疗,出血量少的可以应用消肿、脱水、营养脑神经和止血药物治疗,逐渐血肿可以吸收。瘤卒中可以在血肿吸收以后再手术处理肿瘤,如果是出血量非常大,超过30ml,会因为压迫脑组织,导致脑干损伤和脑干功能衰竭,从而引起脑疝,可以危及到生命,需要急症进行手术处理,清除血肿。
  •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音频)

    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
    讲解医师: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最常见的大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其他的代谢性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TIA,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其治疗原则主要是扩张血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脑血管痉挛,包括银杏达莫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神经节苷脂、尼膜同等。如果患者血压偏低,应该积极纠正血压,扩容升压治疗,急性期以后应该尽快的进行功能康复训练、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
  •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式(音频)

    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式
    讲解医师:王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总称,是目前我国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者,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n由于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所以在发生脑卒中后进行康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健康的必要手段。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方式有以下几点:\n首先,因为脑卒中患者大部分都卧床治疗,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肺部情况,必要对患者进行定时的翻身、叩背,帮助及痰液的排出。\n其次,就是针对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尽量添加有助于消化的膳食纤维,但是也不能忽略蛋白质的摄入以及电解质的平衡。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加入康复治疗的手段,更能有利于提高患者恢复。
  • 脑卒中一二三级预防的区别(音频)

    脑卒中一二三级预防的区别
    讲解医师:朱凤磊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主要是指病人没有得过脑卒中,但是由于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大于6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肥胖、吸烟、饮酒因素存在,那么我们预防脑卒中发作称作一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第一、来控制危险因素,第二、对血脂高或者高血压的情况应该合理的药物控制。\n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已经发生过一次卒中,来预防再发卒中称作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危险因素来进行控制,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血脂增高、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达标的合理治疗、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的改变,这是二级预防。\n三级预防是近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已经发生脑卒中的病人,要积极长期的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康复训练治疗,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伤残程度,促进患者的完全康复。
  • 脑卒中的征兆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征兆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秋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脑中风简单说是不管什么原因导致了血管的闭塞,或者血管的破裂,导致了缺血或者出血,就统称为脑卒中或者脑中风。它的主要的症状主要是以下两大块,一大块就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三个方面:第一个,言语不清,也就是言语不利;第二个,口角歪斜;第三个,肢体的麻木或者偏瘫无力,这是比较常见的三个表现。还有几个不常见的表现,第一个,是突然的头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尽管没有肢体的活动障碍,也可能是卒中或者中风;第二个,突然出现双眼的视物模糊,看东西看不清楚,这个时候也可能是中风;第三个,是剧烈的头痛和呕吐,也有可能是中风,特别是脑出血;第四个,突然出现了单个肢体的麻木,活动还可以,但是麻木,也可能是卒中的表现。
  •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音频)

    脑卒中筛查做哪些项目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的病变,比如血管的闭塞引起脑梗死,血管的破裂,引起脑出血,出现相应的脑损害。它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脑卒中的筛查,主要是监测以下的几个项目。对于相关危险因素的排查,比如监测病人的血压。第一、可以应用血压计来监测病人的血压情况,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第二、监测病人的血糖。对于有高血糖或者血糖异常、糖尿病的病人,可以通过测一日7次的血糖,就是三餐前后和睡前的血糖来评价病人的血糖情况,防止高血糖对血管壁的进一步损害。第三、对于高血脂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等血生化的异常检测,都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来反映出病人的血液水平,完成对病人血管状态的评估。还可以做颈部的超声、颅内血管的超声检查,来明确病人的血管情况。甚至还可以做头部的CT、头部的磁共振、颅内血管、颈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这些检查都是无创的,并且可以充分的评估病人发生脑出血或脑梗塞的相关危险情况。
  •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早期康复,首先,要注意的保持肢体在正常位置。因为在临床当中,可以看到很多患者,尤其是偏瘫侧,往往不注意保持正常的姿势,有的甚至能压在身后,这是非常危险的,非常有可能造成关节的脱位,后期影响锻炼。因此原则就是上肢微微的伸直,下肢微微地屈曲,保证这样正常的姿势,而且要切记避免将患肢压到身底下。第二、被动的训练比如可以活动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之类的全身大关节,可以有效的降低肌张力的损伤以及肌肉和关节的粘连,为以后的主动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 脑卒中病因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病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赵忙所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两大类的病因,一类的病因是不可控的一些因素,另一类的病因是可以控制的一些因素。不可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比如性别、年龄、家族史、基因,这个是不可控的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老百姓通常说的三高,还有一些比如心脏病,比如房颤、心肌梗死,这些也都是可以控制的一些危险因素。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不常见的一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比如血管炎,一些动脉的夹层,颈动脉的斑块,也是可以经过药物的干预,或者生活方式的调节可以控制的因素。
  • 脑卒中筛查途径包括什么(音频)

    脑卒中筛查途径包括什么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筛查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的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吸烟、饮酒,吃大鱼大肉,不注重自身的保养,经常坐着而没有规律的运动。第二、病史,是否有出现一过性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等等情况。第三、最重要的就是检查,检查包括一般的体格检查,像身体体态是否肥胖、血压是否增高、是否有糖尿病、血脂是否增高;然后是血管的检查,比如颈部的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如果发现问题,进一步需要检查,可以进行头部CT血管、头部核磁血管检查;如果仍然有问题而没有明确,可以做脑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确诊。
  • 脑卒中最常见的死因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最常见的死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最常见的死因也要分期,如果是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最常见的死因就是脑卒中并发有脑水肿,然后再出现脑疝而导致死亡。如果是在脑卒中的恢复期及其后遗症期,目前来说,临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一般来说,肺部感染的患者多见于脑卒中后合并有言语不利、吞咽障碍,因为他出现吞咽障碍,就很容易造成肺部感染,或者像偏瘫比较重的病人长期卧床,也会出现肺部感染。一般来说,肺部感染一次、两次、三次,可能有药物能控制,如果反复的肺部感染,就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