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 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视频)

    如何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
    肾脏检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尿常规检查:在糖尿病早期通常不易发现,尿常规检查可能正常; 2、尿里白蛋白检查:此为较有用的方法,认为可能是金标准; 3、可能要做尿肌酐、血肌酐、尿钠、血钠比值方面的检查。 以上检查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有帮助,可通过检查肾脏滤过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检查糖尿病肾脏方面的改变情况。 一旦诊断糖尿病以后,应该进行眼底检查以及肾脏方面检查。因为糖尿病对人体侵害除血糖影响外,最主要的是对微血管影响。其中影响最多的即为眼睛,其次是肾脏。国际上规定确诊后半年内必须此检查。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预后(视频)

    糖尿病肾病预后
    一般患糖尿病,Ⅱ型糖尿病5年以后就可出现肾脏损伤,Ⅰ型糖尿病10年以后都可以出现肾脏损伤。早期控制好糖尿病以后,就有可能推迟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 患者应严格控制糖尿病、原发糖尿病治疗,可能让糖尿病肾病发生的时间推后;例如5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得较好,有可能70岁才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损伤,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损伤以后,按照医生的治疗,加用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比如控制血压、尿蛋白排泄,适当加用抗炎的药物治疗以后,糖尿病肾病又发生延缓,就不容易进展到尿毒症。 如果通过十几二十年的进展,发展到尿毒症以后,可以通过透析治疗,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这些病人又可以维持生命15-20年,甚至有些病人透析、移植、腹膜透析交替进行,可以延缓其生命。所以如果认真治疗,50岁发生糖尿病严格治疗,10年以后得肾病,在10-15年以后,肾功能才出现减退;如果再认真治疗,80岁才出现肾衰竭。所以严格科学的治疗会有良好的预后。
    2023-07-31
  • 肾炎会转成尿毒症吗(视频)

    肾炎会转成尿毒症吗
    尿毒症是所有肾病的最终结局,临床上如果肾病失治、误治、治疗不当都会引起尿毒症,只是尿毒症发生的时间不同,但临床上部分肾炎可以治愈,如急性肾炎,如果及早针对病因治疗,肾病可以恢复。还有急性肾盂肾炎,也是由于炎症侵袭肾盂和肾脏系统引起的炎症,这时采用敏感药物,使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可以杀灭细菌,肾盂肾炎也可以治愈。 而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能治愈,它会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发展到尿毒症。还有继发性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都是在控制原发性疾病的基础上减轻肾脏损害。部分肾炎疾病可以发展为尿毒症,部分肾炎可以治愈,大部分肾炎会发展成尿毒症,早期治疗和适当治疗非常关键,意味着最后进入尿毒症的时间会延长,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023-08-01
  •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治疗(视频)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怎么治疗
    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又可以称为糖尿病肾病,也是一种慢性肾脏病,由于病因是糖尿病,也可以称为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此病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即糖尿病,这时要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血压,还有饮食疗法,把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另外,已经进入慢性肾脏病阶段,意味着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受损。这时要针对患者肾功能异常进行相应治疗,出现大量蛋白尿时,要给患者服用降蛋白药物,如ACEI或者ARB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从而延缓患者肾功能进展。 如果已经进入肾功能衰竭情况,这时要按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进行,包括饮食控制,即低蛋白饮食。还可以联合必需氨基酸,服用肠道吸附毒素药物把毒素排出体外,通过以上治疗达到延缓肾功能进展目的。
    2023-08-01
  •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视频)

    如何引起的肾功能衰竭
    肾衰竭包括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引起肾功能衰竭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一、急性肾衰竭:1、肾前性的因素,如腹泻、失血等引起血容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2、某些肾脏疾病,如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病、安卡相关性血管炎或者新月体IgA肾病、新月体狼疮性肾炎;二、慢性肾衰竭:常因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病。因此对于肾衰竭的患者,要明确引起肾衰竭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从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如果是急性肾衰竭,常常通过积极干预,肾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2023-08-01
  •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视频)

    尿毒症做什么检查确诊
    慢性肾脏病最严重结局是尿毒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慢性肾脏病例如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经过数年或数十年治疗,肾功能逐渐损害,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显示下降至15ml/min,可诊断尿毒症。此时肌酐上升至442μmol/L左右,血肌酐如果超过707μmol/L则已为终末期尿毒症。慢性肾脏病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可能为尿毒症,此类患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原有肾脏病出现无法解释的病情变化,或新近发现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需进行肾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可帮助确诊是急性或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2023-08-01
  •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视频)

    尿毒症会不会传染
    尿毒症为多种慢性肾脏病所致的肾功能严重受损,其并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种条件,而尿毒症多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可逐渐向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方向发展;2、糖尿病肾病:随着病变进展,蛋白尿可逐渐增多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及出现浮肿,肾功能逐渐衰竭;3、高血压肾损害: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肾脏损害, 尤其血压控制不佳时,会引起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最终向尿毒症方向发展;4、多囊肾: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亦会最终发展至尿毒症。部分传染性疾病可导致肾脏受损,但尿毒症并无传染性。尿毒症并发症包括肾性贫血、代谢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亢进等,因此尿毒症主要针对原发病及并发症进行治疗。
    2023-08-01
  • 肾衰竭到尿毒症要多久(视频)

    肾衰竭到尿毒症要多久
    肾衰竭到达尿毒症的时间,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到达尿毒症的时间不一定,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期限,以下是具体内容:1、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即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损害,如果血压控制达标,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甚至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此时患者肾脏病进展就比较缓慢,可能需要10年,甚至10年以上,才会到达尿毒症期;2、增生硬化性IgA肾病:通常4-5年患者就会进入尿毒症期;3、糖尿病肾病:如果糖尿病、肾脏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受累,这时慢性肾脏病进展非常迅速,到达尿毒症的时间明显缩短。如果血肌酐到达300μmol/L或400μmol/L以上,可能2-3年的时间患者就会进入尿毒症阶段。患者的原发病必须积极控制,如果患者有贫血,需要控制贫血,血红蛋白要控制到110-120g/L。同时血压需要达标,血压最好控制140/90mmHg,如果有尿蛋白要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另外需要控制钙磷代谢紊乱,使血钙、血磷、iPTH(甲状旁腺激素)达标。只要提前对临床表现进行治疗,患者从肾衰竭到达尿毒症的时间就会延长,对预后有益。
    2023-08-01
  •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视频)

    尿毒症早期能治愈吗
    尿毒症早期多半不能治愈。引起尿毒症的原因通常是慢性肾脏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进而出现肾功能减退,即慢性肾功能不全或者慢性肾衰竭,此时的治疗原则如下:1、控制原发病:主要是针对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针对糖尿病肾病,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针对高血压,甚至还需要控制血压。针对免疫系统疾病,比方狼疮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损害,需要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控制病变的活动等;2、延缓肾脏病快速进展:治疗包括低盐饮食,减少或者控制蛋白质饮食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等,并且要结合尿毒症并发症进行治疗。比方需要纠正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最终的治疗目的是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进入到透析阶段的时间。
    2023-08-01
  • 肌酐13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视频)

    肌酐130一般多久到尿毒症
    血肌酐130μmol/L多久发展至尿毒症,取决于血肌酐增高的原因,更关键的是取决于是否进行规范性治疗与随诊。血肌酐130μmol/L,应寻找引起血肌酐增高的原因,比如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或者是其他疾病引起血肌酐增高,不同的疾病,肾脏病变的进展速度不同,具体如下: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肌酐130μmol/L,可通过选用RAAS阻断剂,如ACEI、ARB,充分应用,控制血压,同时针对蛋白尿进行治疗。若蛋白尿较多或者肾脏病变处于活动期,可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多数患者通过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即使血肌酐130μmol/L,若经过合理的规范化治疗,肾功能可长时间地受到保护,不会很快发展为尿毒症;2、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充分选用RAAS阻断剂,如ACEI、ARB,将血压控制好,饮食上注意低蛋白饮食,也可长期保持肾功能稳定。若蛋白尿较多或者血压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或者使用肾损伤的药物,即便血肌酐为130μmol/L,也容易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