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在发病初期一定要相信医生,尽快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救治时间有非常大的关系,时间越长,坏死的面积越大,出现的后期并发症也就越多。最好在六小时内快速开通血管,选择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一定要注意不要多吃饭,以好消化的蔬菜以及淀粉类食物为主,每餐吃七到八成饱。不要早期下床活动,因为早期下床活动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破裂、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后期,则是严格进行药物治疗,不要认为放入支架或者开通血管后病就好了,这只是治疗的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本身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长期、规范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 心肌梗死吃什么食物好?(音频)

    心肌梗死吃什么食物好?
    讲解医师:杨飞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急性发病的心梗的病人来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的饮食就可以了,因为心肌梗死的病人实际上是不缺营养的,以前有很多患者存在误区,就会认为病人得了这么重的病,要大补,熬上排骨汤,给上大油的汤补身体,这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心梗的病人就以清淡的饮食就可以了,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萝卜、白菜就行。像动物内脏、肥肉、无鳞的鱼、鸡蛋黄,这些食物少给病人吃,少给病人喂很长时间的十全大补汤,病人就能够很好的康复,没有必要给太多的营养。
  • 心肌梗死发热怎么办(音频)

    心肌梗死发热怎么办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肌梗死,说明心肌的损伤程度非常严重,患者会有持续的心绞痛、发热、大汗、紧张,甚至濒死感。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积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4片或者替格瑞洛2片。在等待医护工作人员到来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及环境的安静。到达医院后,如果体温过高,可以给予降温的处理,比如用消炎痛栓在肛门进行塞入,可以尽快的退热,也可以口服或肌注退热的药物,使患者的病情减轻。要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明确心肌梗死的症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方法(音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分型,在心电图的表现为二导联、三导联以及AF导联,出现ST段弓背抬高或者极度压低,还有T波高尖或者倒置。患者一旦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会有大汗淋漓、濒死感、呼吸困难以及持续不能缓解的心绞痛。所以出现下壁心肌梗死首先要前往医院,通过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管腔堵塞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有冠脉溶栓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甚至外科开胸搭桥手术,都能够缓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症状。
  •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音频)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几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一定稳定住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大多数心肌梗死生命体征是稳定的,这时候不需要关注,但是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的情况,所以需要用升压药,比如多巴胺,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有室速、室颤及时给予患者进行电复律、电除颤,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第二大方面是尽早给予患者血管再通,这是治疗的关键之本。一般六小时之内当然越早越好,越早可以患者血管再通,应用溶栓或者放支架的方式、手术的方式,不管怎么样,患者血管再通了,治疗就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越早再通患者预后愈好,心肌损伤的面积和范围就越小,预后越好。第三大方面是治疗,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治疗,临床上可能用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抗凝类药物、稳定粥样斑块的药物或者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改善预后的药物,这些药物临床上都要给予患者规律应用才能降低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心肌梗死的前兆是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的前兆是什么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在发生之前,有50%-80%的患者可能会在发生心肌梗死前的数日内出现乏力、心前区不舒服,活动后有明显的心慌、心悸。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烦躁的情绪或者在原有心绞痛的基础上疼痛症状更加剧烈,每日发生心绞痛的频次逐渐增多,每次发生心绞痛所持续的时间更长,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后效果比较差,而且每次发生心绞痛时并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一些患者可以出现心电图一过性的改变,比如ST段一过性的抬高或者T波的倒置、增高,也就是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表现。
  • 心肌梗死的溶栓指征(音频)

    心肌梗死的溶栓指征
    讲解医师:任浩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的溶栓是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进行的,其他的心肌梗死不能进行溶栓。它的治疗指证包括:第一个,要两个以上的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或者心肌梗死伴发左室传导阻滞,起病时间要小于12个小时,患者年龄要小于75岁;第二个,ST段显著抬高性的患者,如果他的年龄大于75岁,患者一般情况也可以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酌情的使用溶栓;第三个,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梗发病的时间,如果已经超过了12到24个小时,但患者仍然有进行性的缺血性胸痛,仍然可以考虑进行溶栓治疗。
  •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音频)

    什么是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上又称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以,它的临床检查的表现是心电图没有ST段抬高,只是ST段有的可以正常、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酶检查有明显的升高,但升高的幅度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幅度也没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相对而言,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要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好,因为损伤的部位不大,对心脏的功能影响一般不大。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普通的冠心病心绞痛也是很相似的,患者会出现反复的胸痛、胸闷,有的可以呈持续性的,伴有大汗等情况。如果规律用药治疗,预后相对而言都是不错的。如果不早期干预,它有可能变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也就是透壁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重的。
  • 什么是心肌梗死(音频)

    什么是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孔令秋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里面最严重的类型。它指的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而且是完全的中断,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这样一种临床表现。在我们目前冠心病里面它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而且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冠心病是导致心肌梗死、导致患者出现猝死的一个非常常见的表现。所以冠心病如果出现了心肌梗死,应该尽早的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者进行支架治疗。
  • 心肌梗死患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患者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对于已经发作心肌梗死的人群饮食上要注意以清淡为主,如果患者不存在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可以正常进食时选择小米粥、馒头或者比较烂的蔬菜为主,尽量不要吃肉类、蛋类、奶制品以及豆制品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本身心肌比较虚弱,导致心全身的射血量不足,如果吃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加重胃肠道的负荷,从而导致心肌梗死的症状加重。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恢复期或者已经稳定状态,可以适当的多摄入瘦肉、蛋类以及奶制品,恢复人体的必需的微量元素。还要多摄入水果、蔬菜,不要吃肥肉以及盐分含量高的食物,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