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复发的概率(音频)

    心肌梗死复发的概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n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冠脉介入手术和外科搭桥手术治疗等等。对于单纯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患者心肌梗死复发率非常高,往往可达30%左右。对于介入手术后如果长期规律服药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会明显降低。另外,对于心肌梗死如果合并糖尿病,研究中发现一年发生心梗复发的几率在40%左右。所以,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后并不等于一劳永逸,要坚持药物的长期治疗。
  • 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时间(音频)

    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时间
    讲解医师:李彩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发病72小时之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内科疾病,死亡率极高。因此,心肌梗死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尤其在发病72小时之内。此外,患者应谢绝探视且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容易出现焦虑、情绪低落,此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以给予适当安慰,患者也可以听轻松的音乐放松心情。此外,心肌梗死患者卧床期间特别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一旦出现便秘症状可以口服乳果糖或者给予开塞露纳肛,千万不要用力排便。
  • 慢性心肌梗死能治疗吗(音频)

    慢性心肌梗死能治疗吗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肌梗死是可以治疗的,在治疗方式上有扩冠、抗凝治疗以及溶栓治疗、营养心肌,还可以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治疗,一旦出现慢性心肌梗死,首先要前往医院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A、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慢性心肌梗死的部位、程度和范围,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结束后,需要长期服用扩冠抗凝的药物,比如单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等,做好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 心肌梗死的化验指标(音频)

    心肌梗死的化验指标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旦出现心肌梗死,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冠脉造影以及核素心肌显像,以确定心肌梗死严重的程度以及部位。另外,还要通过化验的指标,比如血清心肌酶的检测,来确定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一般血清心肌酶包括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如果这些指标异常升高,说明心肌梗死的程度非常严重。一般的治疗心肌梗死有药物的保守治疗、溶栓治疗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上述治疗方式均能够缓解心肌梗死的症状,使患者最快恢复健康。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在发病初期一定要相信医生,尽快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救治时间有非常大的关系,时间越长,坏死的面积越大,出现的后期并发症也就越多。最好在六小时内快速开通血管,选择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一定要注意不要多吃饭,以好消化的蔬菜以及淀粉类食物为主,每餐吃七到八成饱。不要早期下床活动,因为早期下床活动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容易导致心脏破裂、心衰等严重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后期,则是严格进行药物治疗,不要认为放入支架或者开通血管后病就好了,这只是治疗的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本身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长期、规范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 心肌梗死吃什么食物好?(音频)

    心肌梗死吃什么食物好?
    讲解医师:杨飞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对于急性发病的心梗的病人来说,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的饮食就可以了,因为心肌梗死的病人实际上是不缺营养的,以前有很多患者存在误区,就会认为病人得了这么重的病,要大补,熬上排骨汤,给上大油的汤补身体,这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所以,心梗的病人就以清淡的饮食就可以了,低盐、低脂、清淡的饮食,萝卜、白菜就行。像动物内脏、肥肉、无鳞的鱼、鸡蛋黄,这些食物少给病人吃,少给病人喂很长时间的十全大补汤,病人就能够很好的康复,没有必要给太多的营养。
  • 心肌梗死发热怎么办(音频)

    心肌梗死发热怎么办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肌梗死,说明心肌的损伤程度非常严重,患者会有持续的心绞痛、发热、大汗、紧张,甚至濒死感。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积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时,可以口服阿司匹林4片或者替格瑞洛2片。在等待医护工作人员到来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以及环境的安静。到达医院后,如果体温过高,可以给予降温的处理,比如用消炎痛栓在肛门进行塞入,可以尽快的退热,也可以口服或肌注退热的药物,使患者的病情减轻。要根据心电图、心脏彩超,明确心肌梗死的症状,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方法(音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一种分型,在心电图的表现为二导联、三导联以及AF导联,出现ST段弓背抬高或者极度压低,还有T波高尖或者倒置。患者一旦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会有大汗淋漓、濒死感、呼吸困难以及持续不能缓解的心绞痛。所以出现下壁心肌梗死首先要前往医院,通过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管腔堵塞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有冠脉溶栓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甚至外科开胸搭桥手术,都能够缓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症状。
  •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音频)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几大方面:第一大方面是一定稳定住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大多数心肌梗死生命体征是稳定的,这时候不需要关注,但是有一些患者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的情况,所以需要用升压药,比如多巴胺,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有室速、室颤及时给予患者进行电复律、电除颤,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第二大方面是尽早给予患者血管再通,这是治疗的关键之本。一般六小时之内当然越早越好,越早可以患者血管再通,应用溶栓或者放支架的方式、手术的方式,不管怎么样,患者血管再通了,治疗就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越早再通患者预后愈好,心肌损伤的面积和范围就越小,预后越好。第三大方面是治疗,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是一个多方面治疗,临床上可能用一些抗血小板药物、抗凝类药物、稳定粥样斑块的药物或者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改善预后的药物,这些药物临床上都要给予患者规律应用才能降低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心肌梗死的前兆是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的前兆是什么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在发生之前,有50%-80%的患者可能会在发生心肌梗死前的数日内出现乏力、心前区不舒服,活动后有明显的心慌、心悸。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烦躁的情绪或者在原有心绞痛的基础上疼痛症状更加剧烈,每日发生心绞痛的频次逐渐增多,每次发生心绞痛所持续的时间更长,含服硝酸甘油治疗后效果比较差,而且每次发生心绞痛时并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有一些患者可以出现心电图一过性的改变,比如ST段一过性的抬高或者T波的倒置、增高,也就是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电图假性正常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