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

  •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
    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急,患者可出现严重昏迷,治疗需解除其脑出血原因,否则可激发二次出血甚至丧失生活能力。病因包括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或外伤因素导致局部出血等。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多通过介入栓塞使其不再出血,也可通过外科手术将畸形血管或动脉瘤局部切除或钳夹止血。若为外伤引起,一般进行局部自我修复即可,但需避免严重并发症。
    2023-07-30
  •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死亡率会占到25%左右,即使在幸存者中还有3/4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所以,在急性期的时候一定要抢救生命,尽可能终止出血,防止血肿继续扩大。发病后24小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并发症、脑水肿,所以,基础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及维持好心肾功能,这些措施尤为重要。以后也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勿用力排大便,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要积极治疗,按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防止脑出血再发。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时间(视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的时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开通血管治疗较为重要,恢复灌注能有效减少病患的残疾。时间窗是一个时间,如果在3.5小时之内能到医院接受影像学排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可以在时间窗4.5小时之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的药物主要包括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都可以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溶栓。如果是大血管闭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开通率比较低。此时如果是在多普勒影像评估的基础上,能发现更大的缺血半暗带,在挽救脑组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桥接治疗,即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采取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血管内血栓治疗,是目前治疗由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较有效的方法。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具体如下: 1、如果出血量较少,没有压迫关键部位,无明显神志不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患者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根据平时血压情况由医生随时调整血压,应用营养神经、降颅内压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头CT,了解出血吸收情况; 2、如果出血量较大,颅内压较高,患者神志不清,可能需要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 3、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其它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还要注意预防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4、出血部位位于脑叶皮层,还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癫痫发作,必要时给予抗癫痫治疗; 5、急性期脑水肿消退后需要进行科学康复训练,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方法
    出血性脑卒中针对不同损伤有不同康复策略,具体如下: 1、吞咽训练:保证患者充足营养。因为吞咽障碍在脑出血康复过程中占比较大,如果没有能量支持,患者无法进行康复锻炼; 2、语言训练:包括词、句子及文章段落训练,由简单至难,逐渐增加难度; 3、能力训练:教患者翻身、坐起,具备一定能力后训练站立,然后练习行走。
    2023-08-01
  • 轻微中风严重吗(视频)

    轻微中风严重吗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轻微中风一般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动脉硬化或血管狭窄,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所致。轻度中风若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静脉疏通血管的药物,预后一般较好。但是中风尤其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病史的患者,中风会反复发作,并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更加严重。 因此对于轻度中风一定要及时治疗,预防卒中的复发。平时一定要保持血压平稳,因血压过低容易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而血压过高会引起出血,出现出血性脑卒中。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定义(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定义
    讲解医师:孙艳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是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应的,也就是脑出血的意思。它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此处要排除外伤性原因导致的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室内的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叫做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压增高的症状。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有促进血液吸收以及控制血压,还有外科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大,此时可以用氨甲苯酸止血治疗,也可以积极控制血压,可以用降压药,比如络活喜,进行降压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出血量比较大的时候有生命危险,这时候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开颅,将血吸出。
  • 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区别(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区别
    讲解医师:赵宏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心血管内科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两种。所谓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供应于脑部的脑血管发生狭窄、阻塞,造成其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脑细胞死亡。根据缺血脑组织的部位不同,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缺血脑组织负责支配的功能缺失,会出现偏瘫、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血栓。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患者自身存在脑动脉畸形、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硬化比较严重,血管比较脆,而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脑中无法被吸收,压迫正常的脑组织,使大脑无法发挥相应的功能,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出血。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原则(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原则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就是要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减低颅内压,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止并发症等,1、血压的紧急处理是降压不能过快过低,以免影响脑血流量,导致脑梗死出现,将舒张压降到100mmHg就可以。2、控制脑水肿,脑出血后的48小时脑水肿会达到高峰,脑水肿可以使颅内压增高,甚至是脑疝,常用20%的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30分钟内滴完。3、维持生命功能和防止并发症,保持水电解质和营养的平衡。4、如果大脑半球出血量在30ml以上,或者是小脑出血量在10ml以上,要考虑手术治疗。
  • 出血性脑卒中分类(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分类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血性脑卒中根据出血部位,首先可以分为基底结节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由于出血常累及内囊,并以内囊损害体征为突出表现,即对侧不同程度的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其次是脑叶出血,以顶叶最常见,患者常突然发病,可出现头痛、呕吐、失语,还有肢体抽搐、精神症状及智能障碍。还有脑桥出血,该病是非常凶险的疾病,其典型特征是同侧周围性面瘫及对侧偏瘫、交叉性瘫痪,双眼凝视瘫痪肢体侧,瞳孔呈针尖样大小和四肢瘫痪。重者会迅速昏迷,出现中枢性高热、呼吸障碍、血压不稳,病情迅速恶化,可能在48小时内就会因为呼衰而死亡。另外还有小脑出血,常表现为眩晕、呕吐、眼球震颤、一侧共济失调。脑室出血是继发性,原发性脑室出血很少见,若脑室出血量少,仅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则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