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史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增殖性或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轻度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每年随访1次;中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每3-6个月随访1次;重度非增殖性的视网膜病变每3个月随访1次。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控制代谢异常与干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实行内科辅助治疗,包括抗氧化应激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中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突发失明和视网膜剥离的患者,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2023-08-03
  • 糖网病的症状(视频)

    糖网病的症状
    糖网病的全称叫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中国习惯上将糖网病分为六个分期,Ⅰ、Ⅱ、Ⅲ期叫做背景型,也叫单纯型,这三期的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因为不影响黄斑,不影响中心视力,所以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只有当出现比如玻璃体积血或者出现其它更严重病变的时候,才会出现比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飞蚊,有黑影飘动这一系列的症状。 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1型糖尿病发病三年以后,一定要进行散瞳检查眼底,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发现,就建议立刻散瞳检查眼底。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标准
    根据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底病学组的分级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2级、6期。根据视网膜有无新生血管分为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可以分为Ⅰ-Ⅲ期,主要包括: 1、Ⅰ期:在眼底镜下面检查,可以看到一些红色的血管瘤或者是小的出血点: 2、Ⅱ期:在Ⅰ期的基础上出现一些黄白色的硬性渗出; 3、Ⅲ期:在Ⅰ、Ⅱ期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白色的棉团样的病变。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Ⅳ、Ⅴ、Ⅵ期,主要包括: 1、Ⅳ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引发玻璃体出血; 2、Ⅴ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的病变; 3、Ⅵ期:视网膜增殖膜加速发展,导致视网膜的脱离。 更严重者除了以上6期外,还可以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往往视力丧失,还会出现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非常难受。
    2023-08-03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什么药(视频)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用什么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首先还是针对基础病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来源于糖尿病,因此利用一些降糖的药物把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好,这个是首先要做的,第二个要降低血脂,一些糖尿病合并有高血脂症的患者,血脂高会使视网膜黄斑区以及周围出现更多的渗出,应该摄取一些低脂的饮食,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地去应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还有就是要控制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当高血压得到控制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会显示眼底的渗漏会明显减轻,故应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积极的用药物控制血压,再有就是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血液的高黏滞性、血小板的高活性有明显的抑制和逆转作用。
    2023-08-03
  •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方法(视频)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方法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定期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如果患者同时有高血压、高血脂,可能会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也要积极治疗。另外,吸烟的患者要戒烟,因为抽烟是影响毛细血管的重要因素。通常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5年内,无论有无视力减退,都应该每年常规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早期给予治疗,使视力得以保存。 具体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从12岁开始每年检查一次,或根据患者的情况3-6个月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患者应及时进行眼底检查。如果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建议及时行眼底血管造影,以了解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或者根据患者情况3-6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以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怀孕后遵医嘱定期复查眼底。
    2023-08-03
  • 得了糖网病怎么办(视频)

    得了糖网病怎么办
    糖网病早期可以用改善循环的药物,但对于糖网病的患者,最重要的并不是早期的治疗,而是进行早期的筛查。因为有资料表明如果进行早期筛查,患者的失明率会降低80%-90%,所以这一点非常关键。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来讲非常关键,要特别提醒糖网病的患者,假如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得病三年以后要进行第一次散瞳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要立刻散瞳检查眼底,而且检查时间要求每年散瞳检查一次。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如何(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如何
    对2型糖尿病患者或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视网膜病变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体上可以分为增殖型与非增殖型,二者预后不同,主要如下: 1、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此类预后较差,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失明。此类患者除了控制血糖、血压外,还应积极请眼科医生处理视网膜病变,建议使用眼底激光或新型眼底药物进行治疗; 2、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此类患者预后较增殖型视网膜病变好。应注意定期眼底检查,同时强调血糖、血压的控制。
    2023-08-03
  • 2型糖尿病能吃荔枝吗(音频)

    2型糖尿病能吃荔枝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吃荔枝,因为荔枝的含糖量较高,容易使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水平的波动,而引起热卡摄入超标,进一步加重脂肪的堆积、体重的增加,从而加重胰岛素抵抗状态。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在控制好总热卡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合适的水果来进食,建议每天摄入250g左右的水果,而且要选择含糖量不太高的水果,像荔枝、桂圆、香蕉等水果含糖量可以达到20%以上,不太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食用,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苹果、梨子、桔子、柚子、草莓、樱桃等,这些水果含糖量约在10%左右,可以放在两餐之间少量进食,既能补充纤维素、水分以及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对血糖不会造成太大的波动。\n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没有控制好,这时应该选择含糖量更低一点的水果,像含糖量在3%-5%的水果黄瓜、小番茄等,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谨慎食用荔枝。
  •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音频)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讲解医师:樊琳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体型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有分娩巨大儿的病史、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还有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监测血糖,要求每年至少监测空腹血糖一次,必要时完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尽早发现血糖异常的情况,进行干预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平时要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预治疗,比如要加强运动锻炼、控制饮食量、减轻体重,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 2型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音频)

    2型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
    讲解医师:马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医学部
    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可以存活很多年,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存活20-30年以上。2型糖尿病肾病指的是继发于2型糖尿病的肾病,其主要的特点是病人会出现尿中白蛋白增多。2型糖尿病一般可以分为1-5期,主要分析如下:\n1、第一期:主要表现是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这一期在临床上一般找不到明确的证据,这时给病人做肾脏超声可能发现肾脏体积增大。如果是给病人检测肾小球滤过率,也可以发现病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n2、第二期:运动以后病人会出现微量蛋白尿。\n3、第三期:病人会出现微量蛋白尿,这时尿蛋白一般在30-300mg。\n4、第四期:病人会出现显性的蛋白尿,也就是会出现临床蛋白尿。\n5、第五期:病人出现肾衰竭。\n从上述分期来看,2型糖尿病肾病的前三期其实病情相当轻,只有发展到第四期、第五期时,病情才算重一点,所以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的存活时间可以很长。如果给病人控制的较好,将血糖控制好,血压、血脂、尿酸都控制好,则病人可以存活20-30年以上,甚至存活时间更长。即便是治疗不及时、不恰当,病人进入了尿毒症期,尿毒症期的病人在临床上也还是能够存活很长时间。因为现在的透析技术和透析理念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透析的病人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病人透析可以透析10-20年,甚至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