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

  • 甲亢怀孕了孩子能要吗(音频)

    甲亢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甲亢患者怀孕了,孩子可以考虑要。建议甲亢患者怀孕了以后,应该立马去内分泌科,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换为孕期对胎儿损伤小的一类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检测一下甲状腺功能,了解一下甲状腺功能目前的状态,如果确实控制不佳,要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同时,在整个怀孕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随访,及时根据检测出的甲状腺功能结果,调整药物的方案。\n在产科也要进行随访,及时告诉产科医生自己的甲亢病史。在整个怀孕的过程中,产检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孩子观察。甲亢患者在怀孕过程中,切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或者是停用口服抗甲状腺药物,因为这些都可能会导致甲亢病情加重,而导致出现流产、胎儿畸形。
  • 甲状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甲状腺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甲状腺疾病由以下几种原因所引起:1、遗传背景: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遗传背景存在一定关系,有些父母患有甲状腺疾病,子女可能会得甲状腺疾病,是遗传所导致;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由于年龄因素会导致甲状腺细胞增生;3、自身免疫情况:甲状腺疾病与自身免疫有很大关系,目前很多的甲状腺疾病都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导致,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包括格雷夫斯病、桥本甲状腺炎等,格雷夫斯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地区环境:有些地区是缺碘地区,在缺碘地区容易出现因为缺碘所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如克汀病,这种疾病表现为甲状腺体型增大,同时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还容易出现呆小症患儿的出生,会表现为呆、聋、矮、哑、瘫,同时在高碘地区像海边,甲状腺疾病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发生率也会高;5、电离辐射:有些青少年在儿童时期接受过电离辐射,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2023-08-02
  • 绞股蓝能降血糖吗(音频)

    绞股蓝能降血糖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绞股蓝并不能够帮助降低血糖,对于降低血糖,应该正规的使用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口服类降糖药物、注射类降糖药物治疗,像绞股蓝并不能够代替药物。对于血糖高,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具体如下:\n一、缺乏胰岛素的患者,缺乏胰岛素的人群使用绞股蓝代替胰岛素是万万不可,能诱发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导致生命危险,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终身治疗。\n二、一种血糖升高是由胰岛素作用下降,胰岛素抵抗所引起,而绞股蓝并不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状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同时,可以选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帮助降低血糖。\n总之,不可以使用绞股蓝,代替平时正规的降血糖药物。
  • 甲亢会影响记忆力吗(音频)

    甲亢会影响记忆力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甲亢确实会影响到记忆力,甲亢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处于高水平状态,在这个情况下,对于患者的精神神经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同时学习和工作能力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记忆力。所以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控制病情,当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到正常以后,对记忆力的影响可逆,所以不要过于担心。\n甲亢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或者放射性碘-131、手术治疗。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制定方案,待患者T3、T4水平逐渐恢复到正常以后,记忆力下降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都会得到好转。
  • 甲减吃中药可以治愈吗(音频)

    甲减吃中药可以治愈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甲减患者吃中药通常难以治愈,导致甲减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这种疾病的患者体内会存在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这种自身免疫状态通过吃中药,并不能够逆转或者是消失,所以甲减通常持续存在,需要终身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n导致甲减还有其他的原因,如缺碘地区的碘元素缺乏,这个时候吃中药也不能够进行碘元素的补充,需要进行食物当中碘的摄入,如食用加碘盐。有些垂体或下丘脑疾病,由于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下降,也会诱发甲减,而吃中药并不能够治疗。垂体或下丘脑的疾病也不能治愈甲减,所以甲减患者应该规范使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替代治疗。
  • 甲亢会不会发生传染(音频)

    甲亢会不会发生传染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甲亢不会发生传染,因为甲亢这个疾病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而是属于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异常所引起,所以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也不会通过接触而传播,因为它并不是病原体所导致。\n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处于增多的状态,导致甲亢常见的原因有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疾病、格雷夫斯病,患者体内通常会存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由于这种自身免疫的存在,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水平增多。由于这些增多的甲状腺激素,所以会出现交感兴奋的高代谢状态,表现为怕热、心悸、多汗,这些症状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逐渐消失。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或者进行放射碘-131治疗、手术治疗,通过针对甲亢的治疗,甲状腺激素水平会恢复到正常,这些甲亢的相关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并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 甲亢会导致整夜睡不着觉吗(音频)

    甲亢会导致整夜睡不着觉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甲亢患者会出现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甲亢患者在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水平较高,而没有得到控制的时候,对精神神经系统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患者会表现为失眠,整夜睡不着觉。\n在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的情况下,甲亢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些患者会患上焦虑症、狂躁症,这个时候也会导致睡眠受到影响,整夜睡不着觉。甲亢患者整夜睡不着觉,睡眠质量下降,会严重影响到甲亢病情的控制,不利于甲状腺激素恢复到正常,所以甲亢患者出现整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建议必要时还应该予以一些药物,来进行辅助睡眠的帮助。当然如果出现焦虑和狂躁的状态,建议应该在心理专科或者精神专科,来使用专科药物进行调理,帮助改善睡眠。
  • 男生多高才算标准身高(音频)

    男生多高才算标准身高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男生多高才算标准身高,其实因人而异。每个男生标准身高的数值均不同,这是因为每个男生的遗传背景以及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通常可以参照父母的身高来计算遗传身高,然后参照遗传身高了解具体差距,用父亲身高加母亲身高,加上13,用这个数值除以2,所得的数值即是男生的遗传身高,单位是厘米,来判断目前身高与遗传身高的差距。\n如果差距确实较大,要观察男生既往的身高增长幅度,以及身高绝对值所处的区间。如果既往每年身高增长幅度小于正常值范围,目前身高绝对值也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男孩的两个标准差以上,就要考虑缺乏生长激素。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了解是否需要补充生长激素,同时要进行骨龄的判断,骨龄可以反映真实的生物年龄。另外,要鼓励多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平时不要偏食、挑食。
  • 多吃玉米会长胖吗(音频)

    多吃玉米会长胖吗
    讲解医师:罗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多吃玉米确实有长胖的可能性,因为体重增加主要与能量摄入过多、消耗过少有关系。无论吃玉米,还是其他食物,只要容易导致总热卡超标,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变胖的现象。玉米属于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须摄入的食物,而且玉米当中含有的粗纤维较多,作为主粮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如果进食过多,就会导致总热卡超标。\n通常1g碳水化合物约可以提供4Kcal,和蛋白质提供的热卡相同,可以根据标准体重、每天劳动输出量计算好每天可以摄入的总热卡,总热卡的5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按照该比例和数量计算好每天可以进食的主粮,按照相关数量控制好玉米的进食量,对体重增加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有些人群在偶尔进餐时出现了进食增多,比如多吃一点玉米,这时想控制体重就可以增加饭后的运动,如在吃完玉米一小时以后增加散步、快走、慢跑等运动,通过能量消耗,也可以帮助机体控制好体重。
  • 胆固醇高可以吃牛肉吗(视频)

    胆固醇高可以吃牛肉吗
    胆固醇高可以吃牛肉,并且非常合适,因为牛肉中的脂肪含量并不是特别高,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对于胆固醇高患者,选择牛肉可能会优于其他脂肪含量较多的肉类,如牛肉通常会优于猪肉,因为猪肉的脂肪含量高于牛肉。胆固醇高患者在选择肉类的时候,尽量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物,牛肉是非常好的选择,另外,还可以选择鱼肉、虾类等,都非常合适,在饮食上面尽量选择低脂肪食物,尽量饮食清淡。胆固醇水平升高由脂质调节障碍所引起,所以在饮食上要控制好总热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对于胆固醇水平升高,除了饮食要注意以外,还建议增加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提高机体新陈代谢率,加快脂质代谢,帮助控制以及调节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水平升高多与遗传、代谢异常有关,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后,发现胆固醇水平不能控制在正常水平,应及时加用药物调理,如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他汀类。长时间的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容易导致血管损伤。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