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

  • 什么是颅脑损伤?(音频)

    什么是颅脑损伤?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颅脑部位的损伤。在临床上包括颅骨骨折,其中颅骨骨折可以分为颅骨的线性骨折、凹陷骨折、凹陷粉碎性骨折,也可以分为颅底骨骨折或者颅外骨骨折。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原发性的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以及弥漫性轴索损伤。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些继发性的脑损伤,例如外伤性的颅内血肿,可以是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也可以是脑内血肿,或者脑实质的出血。还可以包括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颅脑损伤之后引起的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脑外伤后综合征和颅神经的损伤等一大类的疾病。
  • 小儿颅脑损伤怎么治(音频)

    小儿颅脑损伤怎么治
    讲解医师:张广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小儿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相对于成人如脑损伤而言,小儿颅脑损伤和成人颅脑损伤并无本质的差别。皆是指头部外伤以后造成颅内的挫伤或者颅骨的骨折以及颅内的出血。针对颅内的出血,要根据出血的量进行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如超过30ml,可以开颅清除血肿;对于出血量较少,如小于30ml,甚至低于20ml,一般这种小儿颅脑损伤多,通过保守治疗即可痊愈。至于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降低颅压的药物,如渗透性脱水剂甘露醇等以及脑营养药物、脑止血药物,这一些皆是治疗颅脑损伤的基本药物。另外小儿颅脑损伤应注意严密的观察,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治疗。
  •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概念(音频)

    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概念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开放性颅脑损伤主要强调颅内脑组织与外界有沟通,因为脑组织到头皮表面至少需要经过硬脑膜、颅骨、头皮,所以开放性颅脑损伤一定会有头皮、颅骨、硬脑膜的损伤,同时与外界相通从而称为开放性颅脑损伤。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只要头皮、颅骨、硬脑膜其中有一个成分是完整的就不能称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如果硬脑膜未发生破裂,颅腔与外界不相通,脑损伤则为闭合性。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头部遭受到外力引起。
  •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音频)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罗宗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表现,讲起来很复杂,很多,根据伤情不一样,表现不一样。通俗的颅脑损伤,包括脑损伤和颅损伤,单纯的颅损伤,伴颅脑损伤,按程度分轻、中、重、特重,医学上面有格拉斯哥评分,根据打分来确诊,表现出轻重。表现轻的是头痛,头皮外面的损伤、肿胀或者头晕、记忆力障碍。脑震荡带来记忆丧失。重一点就是脑损伤,或者有颅内出血,有硬膜外水肿、硬膜下水肿、脑内水肿,病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昏迷、头痛、精神症状、手瘫痪、肢体异常的抖动,都是比较重的。严重的可以产生呼吸改变,还可以产生少见的,称之为神经源性的肺水肿,都比较重。重的就产生意识障碍,包括昏睡、嗜睡、昏迷、脑疝,导致病人丢命。
  • 轻度颅脑损伤能否鉴定伤残等级?(音频)

    轻度颅脑损伤能否鉴定伤残等级?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轻度颅脑损伤时,一部分病人可以鉴定伤残等级,比如颅骨的骨折,并没有影响到意识,颅骨只有一处骨折就可以定为伤残。对于法医界定的轻型颅脑损伤,头皮裂伤的伤口长度超过8cm依然可以定为轻伤。还有一部分轻微类脑组织蛛网膜下腔的出血,虽然没有脑挫裂伤,达不到界定中度颅脑损伤的标准,但是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目前界定的工伤认证来说,也是定为工伤处理,可以定为九级伤残,和脑挫裂伤是同一个等级。这是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规定出台的伤残鉴定的标准。
  • 颅脑损伤嗅觉丧失怎么治疗(音频)

    颅脑损伤嗅觉丧失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在临床当中颅脑损伤造成的嗅觉丧失,治疗还是以内科药物为主,比如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营养神经。但是也一定要注意,绝大多数的患者,如果嗅觉完全丧失,一点味道都没有办法闻到,这种没有办法恢复,就预示着嗅神经已经完全损伤。\n嗅神经是非常娇嫩的神经组织,稍微有一些力量就有可能完全损伤,后期无法恢复。如果嗅觉还有一点,哪怕是闻到异常的气味,其在后续经过营养神经治疗,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恢复,所以一定要明白嗅神经的具体原理,这样才能在后续有更好的治疗。
  • 颅脑损伤的病人如何护理?(音频)

    颅脑损伤的病人如何护理?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首先应注意了解患者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还应特别注意患者有没有休克、颅内血肿、脑疝以及其它部位的合并症。在护理方面,应该迅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的患者,立即滴注脱水药物。对于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应该做好术前准备,在后续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可以采取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有休克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输血补液,纠正休克。对于术后的患者或者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一般建议把床头抬高15-30°,这样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可以考虑半坐卧位。有脑脊液耳漏的患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于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在颅内感染的预防方面,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对于有脑脊液鼻漏、耳漏的患者,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尽可能避免掏耳孔、鼻孔和打喷嚏、咳嗽等。对于高热患者,应该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方法。中枢性高热一般以物理降温为主,比如酒精擦浴、冰袋降温、冰毯降温,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冬眠治疗。除此之外,对于昏迷程度比较深的患者,还应该注意定时翻身、扣背、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对于压迫比较重的骨突部位,还应该加强皮肤的护理,预防发生褥疮。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应该加强约束性保护,防止坠床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 特重型颅脑损伤怎么治(音频)

    特重型颅脑损伤怎么治
    讲解医师:赵文礼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特重型的颅脑损伤,说明是脑损伤非常严重。首先需要积极应用脱水、消肿的药物来减轻外伤或者脑水肿。像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甘油果糖和速尿等。另外需要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胞磷胆碱钠、神经节苷脂、乙酰谷酰胺。如果病人长时间昏迷需要进行气管切开,需按时进行吸痰,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翻身拍背,预防出现褥疮和肺炎。此外需要进行营养支持,如果无法进食可以插胃管,通过鼻饲流质饮食。如果病情稳定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可以做针灸和高压氧来促进恢复意识。另外,如果目前脑水肿特别严重,或者是有颅内的血肿导致形成脑疝,需要进行急症手术,清除颅内的血肿,做去骨瓣减压解除脑疝状态,对于恢复也有帮助。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颅脑损伤的伤员应怎样放置?(音频)

    颅脑损伤的伤员应怎样放置?
    讲解医师:郑慧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根据病人受伤的伤情轻重,是开放性颅脑损伤还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以及病人有没有合并性的损伤,应该采取病人的体位放置是有所不同的。对于开放性的颅脑损,如果有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应该使病人保持一个有利于血性液流出,不应该堵塞或者减少血液流出的体位。对于合并病人,有呕吐物或者呕吐的,应该使病人以斜俯卧位,减少分泌物窒息。对于闭合性的颅脑损伤,病人的体位可以保持30°左右的体位,有利于循环和减轻颅压。同时,对于有些颅脑损伤的病人,如果合并有四肢骨折,包括挥鞭样损伤,导致颈椎骨折的病人,应该注意颈椎和四肢骨折的保护,保持相应的体位,减少其他部位的副损伤。
  • 如何检测颅脑损伤?(音频)

    如何检测颅脑损伤?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患者到医院以后,首先主要是排除颅内器质性的损伤,最简单、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做颅脑CT扫描。因为颅脑CT扫描对脑组织的挫伤、裂伤、颅内出血、颅骨的骨折等都可以做出判断。根据病人情况和需要还可以做X光检查,也就是DR检查。DR检查主要是检查骨折,其准确性比较高。对于轻型的颅脑损伤或者判断不准确的轻微出血、脑组织挫伤,还可以做磁共振的检查,这样对脑组织的损伤的判断可能更精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