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临床表现(音频)

    脑卒中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症状都有不一样,但是总体上有几个相似的地方。比如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也可能会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等。比如不能行走、手不能持物,言语功能障碍表现在不能说话或者是能发音,不知道在说什么。有的相对比较典型的一些症状,比如会出现抽搐也就是抽风的表现,有的人严重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一些临床表现形式。也有一些其他腹泻典型症状比如认知功能的下降、大小便的失禁等。
  • 脑卒中急救的方法(音频)

    脑卒中急救的方法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急救方法主要就是快速的识别。任何的脑卒中,基本有三大类的症状,1、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这种呕吐有的时候是喷射性的呕吐;2、肢体的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这种症状就是突然走着路,出现肢体的无力,瘫倒在地上,或者是手拿杯子突然拿不稳掉在地上;3、昏迷的情况,任何人出现昏迷,一定要及时的复查头部CT,明确一些病情指标。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一旦出现脑出血的情况,则血压会严重升高,当时一定要进行血压的测量。如果血压仍然高到200mmHg以上,需要紧急口服降压药进行处理;呼吸道的管理,如果发生脑卒中之后出现了呼吸节律的改变,甚至是呕吐之后产生误吸的情况,这个时候要将患者侧卧位,让呕吐物充分的吸出,甚至可以用手进行扣除,这样来减少肺部感染以及误吸的发生可能性。
  • 脑卒中该如何预防?(音频)

    脑卒中该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浦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病因有很多种,脑卒中分为两大类,一个是脑出血和脑梗死。出血病因有很多是由于动动静脉的畸形所造成。这个病因一般很难预防,多是先天性的。脑梗或者是由于血压升高所造成的血管破裂而造成出血,就要调整患者的血压。平时患者应该多监测血压,按时服药,然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门诊随访、随诊。如果是梗死,患者多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所造成。所以建议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情况,饮食上面尽量是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 脑卒中有哪些并发症(音频)

    脑卒中有哪些并发症
    讲解医师:朱明瑾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老年病科
    脑卒中的并发症,患者会出现肢体不便、长期卧床肺部感染,吞咽困难、褥疮,还有泌尿系的感染,因为如果长期卧床的话,老年人会引起泌尿系感染,其他比较严重的还有一些,像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果血栓脱落了,有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肺栓塞或者是其他部位的栓塞。所以对患者的预后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这些情况如果出现的话,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防止患者再进一步的病情加重。
  •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秋庭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才是预防的重点人群,高危人群通过“8+2”的标准,大家就可以知道。主要是有一些基础病,这是第一个类。第二类,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这些人群是重点检查的人群。重点检查人群,首先是建议到有神经专科的医院去进行专科的检查,或者叫做脑卒中的高危筛查。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体格检查,身体的检查,神经科专科医生看你到底有没有一些可疑的症状,包括肢体的无力、麻木,手脚疼痛的减退等等专科的检查。血压、心肺功能这些都要做检查。第二个,就是试验室检查辅助检查,比如早期的做脑血流图检查和血管的评估,就是颈动脉彩超,再根据情况,必要的时候再增加头部的CT或磁共振,或者是平扫加增强,同时还可以做血管的评估,叫做CTA或者MRA做血管评估,这样才能够确定风险最主要的是哪些。
  • 脑卒中是什么(音频)

    脑卒中是什么
    讲解医师:任崇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是脑血管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破裂出血或者栓塞、梗死、缺血,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脑卒中85%以上是缺血性脑卒中,例如腔隙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脑栓塞,15%-20%左右是出血性脑卒中,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等情况。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等四高的特点,对于脑卒中的治疗重点就在于预防,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积极的治疗原发病,例如控制血压、血糖的平稳,减轻体重等。
  • 脑卒中如何预防?(音频)

    脑卒中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赵忙所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脑卒中的预防一般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指的是病因学的预防,病因学的预防就是根据患者的脑血管病的可能病因,首先把病因预防了,可能不得脑血管病了,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一些不良的嗜好,比如吸烟,可能也是脑血管的危险因素,比如体重过大、肥胖,也是脑血管的危险因素,这一类的预防措施称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就是教已经发生脑子的缺血或者梗塞的患者,如何做到三早的预防,如何早期的发现、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治疗,这些方面里面会使用一些药物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另外,还采用一些抗酸的药物进行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是临床预防,患者已经得了脑血管病、脑梗或者脑出血以后,如何预防并发症呢?采用康复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在所有脑卒中病人当中二者发生的几率分别为20%和80%。脑出血的病人往往发生在工作中,或者是白天的活动当中,容易出现脑出血的发生,病人往往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呕吐常呈喷射样,无法控制。并且还可以出现一些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比如一侧肢体的偏瘫、失语、感觉障碍、走路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相应的症状。严重的可以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相应的情况。对于脑梗死的病人,往往发生在比较安静的时间,比如深夜或者清晨还未活动的时候。脑梗死和脑出血发生出现的临床症状,往往比较类似,都会出现一些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但是脑梗死患者出现呕吐的症状比脑出血少。所以一旦出现相应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出现误诊,影响和耽误病人的病情,最终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 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奕蕾  (副主任中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
    脑卒中的后遗症在临床多表现为:第一、就是我们最常讲的偏瘫。何为偏瘫?指的就是偏身瘫痪,多表现为右侧肢体或者是左侧肢体的半边瘫痪,合并有面肌的瘫痪。第二、偏身感觉障碍,是指偏侧肢体出现麻木、疼痛,或者是难受。第三、中风后的言语障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的就是言语不流利、言语不畅,或者是言语说不清楚,或者是言语不清晰,这都属于言语不利的症状。第四、也就是精神人格的变化,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在中风之后,会留有性格和人格的变化。
  • 急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音频)

    急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许俊萍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急性脑卒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分级护理。第一、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要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客观规律,鼓励其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有抑郁的患者要按照医嘱给予抗抑郁治疗。第二、饮食方面。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糖尿病患者要给予糖尿病饮食。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要给予半流质糊状饮食,中重度的吞咽功能困难患者要留置胃管,鼻饲,要戒烟、酒。第三、体位与活动。要根据病情尽早活动,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偏瘫侧肢体要处于功能体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良肢位的摆放,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双下肢尽量避免输液,以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请康复科会诊,可以行床旁康复治疗,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计划的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第四、在基础护理方面。要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及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整,预防压疮发生,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保持大小便通畅。第五、呼吸道的护理。要协助病人翻身、拍背,鼓励教育患者做有效的咳嗽、咳痰。对于年老体弱的无力咳嗽的患者,或者昏迷、舌根后坠者床边要备有口咽通气道,即负压吸引管装置,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第六、病情观察。在急性期一定要观察病人的血压、血糖、意识、语言、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活动、肢体功能等有无变化,再就是有专科护理。第七、安全护理方面。床栏要拉起,家属要全程陪护,预防跌倒、坠床、拔管、烫伤等意外事件。第七、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患肢受压,勿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冷敷或热敷,因为病人的偏瘫侧感觉是迟钝的,以防冻伤或烫伤。要按摩患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施以相应的康复治疗,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