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

  •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常见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即为红细胞生成和破坏需保持平衡,由于红细胞缺陷,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不足,从而出现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的症状。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与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表现各不相同。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寒战、发热、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甚至并发有胆结石等症状。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并发症(视频)

    溶血性贫血并发症
    溶血性贫血顾名思义为红细胞破坏,红细胞破坏会产生血红蛋白,代谢后可产生嘌呤等。如果为急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大量分解,体内不能代谢,可以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对于慢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胆红素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可以导致胆红素升高,形成胆结石,影响肝功能,导致肝功能不全。 如果溶血性贫血长期不能纠正,还会对人体的心脏产生影响,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导致病人出现心悸、乏力甚至心功能衰竭。如果出现胆结石,要低脂饮食,避免胆结石引起胆绞痛发作,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要吃优质蛋白补充蛋白质。
    2023-08-01
  • 红细胞增多症并发症(视频)

    红细胞增多症并发症
    红细胞增多症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实还要把概念说清楚,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个独立的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贫血,最常见的是容易出现溶血,也容易出现血栓,因为它是个溶血性疾病,容易出现血栓。除此外,还可以出现胆囊病变,就是胆囊结石,因为胆红素升高,堆积到胆囊会引起胆结石,另外也可以有其它表现,比如可以出现铁过载等情况,这是特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如果红细胞增多症因为概念太宽泛,比如里面有一些继发因素,需要确定原发病,不同原发病可能表现不一样,所以觉得这是非常复杂的情况,原因非常多。
    2023-08-01
  • 妊娠胆汁淤积症状(视频)

    妊娠胆汁淤积症状
    妊娠期胆汁淤积是妊娠晚期出现的以皮肤瘙痒和血胆汁增高为主的病变,可引起孕妇凝血功能的异常以及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南方高发。主要好发于孕妇的年龄大于35岁,有慢性的肝胆疾病,如丙肝、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等,还有家族史中有胆汁淤积综合征者,前次妊娠是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病人,再次的复发率大约会在40%-70%。临床主要症状以瘙痒为首发症状,一般都是手掌、脚掌和脐周瘙痒,可逐渐加剧延及四肢躯干和颜面。瘙痒的程度各有不同,一般以夜间加重,严重者会失眠。70%的一般都发生在妊娠晚期,在妊娠30周后,也有在孕中期出现,瘙痒大多是在分娩后24-48小时缓解,少数>1周。一般身上的皮肤症状就是没有原发的皮损,主要以抓挠皮肤,出现条状的抓痕,皮肤的活检没有明显的异常。而且瘙痒发生2-4周后,多数病人就会出现黄疸,一般都是轻度,分娩后1-2周会就会消退。还有少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如腹胀、腹泻等非特异性的表现。还有的孕妇会表现为体重下降,如果发现有这些症状,一般在门诊跟踪血胆酸的变化,发现黄疸、甘酶和胆红素升高,测定总胆汁酸。一般情况下在孕28-32周测,结果如果正常的3-4周后重复测定,主要的诊断依据就是靠总胆汁酸≥10mmol/L,即可诊断。
    2023-08-02
  • 壶腹周围癌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壶腹周围癌是怎么引起的
    壶腹周围癌是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以及胰管开口处、十二指肠下壁等部位癌症的总称。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考虑和饮食、环境,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相关,其恶性程度相对于胰头癌较好。 壶腹周围癌在治疗上以早期治疗为主,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如果患有胆结石、胆囊炎症状,需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等到病情进展、炎症刺激明显时再处理,这种情况下良性病变也容易发展成恶性病变。所以,及时发现较为重要,对于壶腹周围癌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也能有一定帮助。
    2023-08-03
  • 体检前吃护肝片能降转氨酶吗(视频)

    体检前吃护肝片能降转氨酶吗
    在进行体检前服用护肝片,可以降低机体转氨酶水平。如果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需要查明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内科性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药物不当使用,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2、外科性原因:包括胆结石以及胆道、肝脏肿瘤,同样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体检时一过性地使用护肝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进行对因治疗。如果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若由于长期酗酒引起转氨酶升高,建议及时戒酒。对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需要停止使用相应药物,再服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苷等。对于外科性的问题,建议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结石、肿瘤,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从而使转氨酶恢复至正常水平。
    2023-08-03
  • 胃穿孔的鉴别诊断有哪些(视频)

    胃穿孔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胃穿孔是很常见的急腹症,需要与上腹部疾病进行鉴别,具体如下: 1、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于暴饮暴食、肥胖、胆结石、大量饮酒的人群,通过淀粉酶检查、CT检查可以鉴别; 2、胆囊疾病:比如胆结石患者平时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但疼痛可能是间断发作。如果结石堵塞胆囊管或者胆总管,疼痛则会加重。如果患者因为胆结石疼痛进行B超检查,很容易发现胆囊增大,而且此类患者在右上腹的墨菲氏点可出现明显的压痛; 3、其它疾病:早期胆囊炎、阑尾炎的患者可以出现疼痛从上腹部转移到右下腹。而肠系膜疾病的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复发概率(视频)

    急性胰腺炎复发概率
    急性胰腺炎复发的概率实际上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明显相关,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患者伴有胆道结石,如果不处理胆道结石,胆管结石一旦通过胆管进入胆管与胰管的交汇处,就有可能出现复发; 2、其他的胰腺炎病因中,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高血脂的状态,特别是高甘油三酯的状态,血脂浓度长期>10mmol/L,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为100%,所以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完成之后,一定要对病因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比如有胆结石的患者,要进行胆道处理,有高血脂的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使血脂下降。大量饮酒的患者,有可能因为运气好,胰腺炎未出现复发,患者未出现疼痛、呕吐等症状,但是有时患者会发现食用油腻的食物后,会出现腹泻,会伴发糖尿病,此时急性胰腺炎已转变为慢性胰腺炎。部分患者会出现发黄,经CT检查,胰腺可出现胰腺癌。长期饮酒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急性胰腺炎初次发作后,必须戒酒。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常见的疼痛部位(视频)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常见的疼痛部位
    一般而言,急性胰腺炎有一些诱因,比如大鱼大肉、饮酒过量、吃一些油腻的食物,或者患者本身有胆结石病史。腹痛突然发作,腹痛的部位一般在剑突下上腹部,就是肚脐以上、胸骨以下摸到的部位,有些人会认为是胃的所在部位,确实亦为胃的所在部位,但胃在体表,位于胰腺的前部,此部位出现疼痛,需要考虑胰腺炎,此类疼痛的特征如下: 1、持续性疼痛,不会因为患者的体位改变有明显的改变。有些病人前倾或按住此部位时,疼痛感会稍稍减轻,但无法缓解; 2、疼痛有可能向背部或者肩膀放射,因为伴有胆道结石的情况下,这些部位会出现牵扯样的疼痛; 3、患者有时会伴有一种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有些病人会觉得想吐,但是吐不出。有些病人呕吐后,不会觉得舒服。出现腹痛的基础上,患者伴有发烧,体温>38℃,疼痛持续2-6小时之后,小便无法解出,有些病人会觉得全身发冷,有些病人会发现腹部出现花斑,此情况下,患者一定要立刻就诊,因为有可能是重度胰腺炎,此类胰腺炎的危险度很高,死亡率很大,临床上此类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30%,所以患者一定要警惕腹痛之后的其他症状。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能痊愈吗(视频)

    急性胰腺炎能痊愈吗
    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若能确诊并及时进行治疗,可以痊愈。急性胰腺炎常由下列因素引起: 1、不良生活习惯:如常年饮酒、吸烟、暴饮暴食等; 2、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既往有胆道系统疾病,尤其是胆结石患者,反复发作易诱发胆汁淤积,胆结石的梗阻易压迫十二指肠壶腹部,影响胰液的排出而继发胰腺炎的形成。 患者早期确诊胰腺炎应该及时进行抗感染,对症治疗。通过静脉补液及营养支持,患者的症状能够逐渐好转,而反复发作的胆源性胰腺炎应及时将胆囊切除,通过胆道探查引流去除结石所导致的梗阻性因素。平时生活中应注意饮食结构,拒绝暴饮暴食、远离烟酒等不良环境刺激。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