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

  •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什么(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什么
    讲解医师: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肠动力性疾病,是指由于食道下段括约肌松弛,而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反酸、烧心症状以及黏膜损伤。针对这一类疾病,临床上往往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治疗:\n1、生活方式的调整,需要注意心平气和、细嚼慢咽,避免焦虑、抑郁,避免辛辣、刺激性大的食物,增加锻炼、减轻体重、戒烟戒酒。\n2、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临床上往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n3、可以加用黏膜保护剂。\n4、使用调节胃肠蠕动的药。\n5、在这些治疗的基础之上可以联合使用中医中药来进行治疗,中医中药可以全身性的、系统性的调整胃肠动力的状态,尤其是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中医中药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讲解医师:陶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中,中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西医的治疗主要就是抑酸为主,很多患者都会发现吃抑酸药的时候,症状能够明显的减轻,但是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很快的复发。中医的治疗还是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现在诸多的医家,还有中国的中医药学会,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学会都是有共同的一个观点,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它一般就会表现为肝胃不和、肝胆郁热,或者是中虚气逆,或者气郁痰阻这些常见的证型。我们医院也在这方面进入了一些深入的研究,发现证型跟中医的证型,跟西医的一些表现还是有很多的相关性,发现有些食管的运动不协调,比如食管的运动过快、痉挛性的收缩,跟脾虚的相关性就更大一些。食管的运动无力,特别低下的蠕动,跟肝郁的表现也是有很多的规律可循的。所以通过中医的治疗,把食管的动力能够明显的改善,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善了发病的机制。所以中医治疗之后,很多的患者都能够减少了抑酸药的服用次数、服用的量,而且能够得到一个相对的比较长的疗效的保持。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有哪些(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有哪些
    讲解医师:李学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有三方面,因为我们知道食道下段有个功能区,我们形容叫胃食道下段括约肌,而胃食管反流病往往是括约肌的功能失调,这是第一大机制。第二大机制是我们胃酸反流对食道的刺激作用。第三类机制是食道对反流物的清除功能的减退。所以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 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吗?(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吗?
    讲解医师:张厂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
    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性主要与病变类型有关系,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主要是可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除此之外,反流性食管炎由于具有并发出血、梗阻等继发病变的可能,所以严重程度进一步加重。而Barrett食管由于具有发展为食管腺癌的潜在风险,所以严重程度应该最重。\r\n
  •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陶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它有两个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反流和烧心。具体解释一下,反流指的是有胃里的内容物往上反,我们有时候没有感觉到有东西反上来,那是因为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只有反流到口腔里,才会觉得是反流。但是有时候它仅仅可能就反流到我们食管内,可能就感觉不到有反流的情况了。还有一种就是烧心,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其实就是我们胸骨后。这一片好像有火烧似的灼热的感觉,我们很多老百姓把胃里的烧灼感也作为烧心,其实在这儿不是一个正确的解释,这是两个最典型的症状。咱们大部分的胃食管反流病,比如我们中国人,70%以上的人都是有反流的,80%以上的人都是有烧心的,还有一些是不典型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的不适,上腹部烧灼的感觉,还有一些腹胀的感觉,还有一些人会有呃逆,会有打嗝、嗳气,还有胸骨后堵闷的这种症状,这是一些不典型的症状。还有一些就是食管外的症状,因为它有可能会反流到食管以外,它还会反流到咽部,甚至于反流到肺部,所以会出现一些像是喉炎、慢性的咳嗽、咽部的异物感,就是嗓子里头总觉得有东西堵着,咳也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这种的表现,这就叫做食管外的一些症状。再有严重的,甚至还有人会出现哮喘的表现。
  •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陶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有一个叫做一般治疗,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起居的一些调养,饮食方面的治疗,还有一个就是药物的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药物治疗就是抑酸的治疗,它包括是制酸的治疗和抑酸的治疗。抑酸是我们最首选的,现在作为一线的治疗,包括两种药物,一种就是H2受体拮抗剂,还有一种就是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时间长,抑酸的效果更强,所以我们现在首选都是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大家都很熟悉的,比如像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这一类的。还有一种叫做抗酸的,比如像是碳酸氢钠,还有一些就是中和胃酸,比如像是达喜,它是不会吸收的,主要是起到中和胃酸和中和胆盐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手术的治疗,可以选择胃底折叠术或者是内镜下的一些射频的治疗。当然中医中药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它能够起到改善我们的症状以外,还能够改善食管的动力,起到一个比较长久的疗效。
  •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
    讲解医师:郭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普通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应该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服用引起胃排空延迟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及抗胆碱药物,要戒烟禁酒,白天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两个小时不宜进食,同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cm。
  • 胃食管反流病会癌变吗?(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会癌变吗?
    讲解医师:陶琳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分成三种,一种是叫做非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一种是糜烂性的胃食管反流病,还有一种叫做巴瑞特食管。巴瑞特食管指的是我们胃的上皮细胞长到了食管里头,有些病人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再继发,由轻度的非典型增生,再发展到中度,再发展到重度,慢慢的可能会迁延发展成食管腺癌。我们中国人的食管腺癌的发生率非常低,多半都是西方人群发生食管腺癌的比例比较高,我们中国人多见的一个食管癌,它是以食管鳞癌为主的。如果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发生巴瑞特食管以后也不要过于恐慌,定期复查,定期的服药,系统的治疗,不用过于的担心。
  •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鉴别诊断(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王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是反酸和烧心。当然它也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以及食管外的症状,这主要是针对症状诊断的疾病,所以鉴别诊断也要从症状入手。如果病人表现的是典型的反酸和烧心,还要进一步地分析有没有其它合并的症状,比如除了反酸烧心之外,合并了吞咽困难、贫血、消瘦、黑便、低热这些报警症状。首先应该考虑是不是存在肿瘤疾病的可能,包括食管癌或者胃癌,一定要做胃镜来明确诊断。如果除了反酸烧心,最主要的症状是合并了很严重的上腹痛,有可能是以胃炎或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为主的疾病,不应该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胃食管反流病上,而是需要做胃镜来看胃里的情况,然后以治疗胃炎甚至胃溃疡为主。再有就是病人只有很单纯的反酸和烧心,没有合并的症状,但是经过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无效,做了24小时的食管的酸监测,发现没有异常酸暴露,那这个病人就不是胃食管反流病,应该叫做功能性烧心。功能性烧心是跟精神、心理以及内脏的高敏感性相关的疾病,和胃食管反流病不一样。这是典型症状的鉴别诊断,还有非典型症状的鉴别,比如胸痛的病人,有可能是心绞痛,也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那就要鉴别这两个疾病的区别。胃食管反流病最常出现在饭后平卧位,比如吃抑制胃酸的药或者中和胃酸的药,症状可以缓解。而心绞痛引起的胸痛,最常见的是在活动中,比如上楼梯、跑步的过程中出现了胸痛。所以也要通过仔细的问病史来鉴别到底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胸痛,还是心绞痛引起的胸痛。
  •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注意事项(音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吕林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胃食管反流病首先要注重起居习惯,为减少卧位和夜间反流,可将头端的床头抬高15-20厘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便秘和束紧腰带可增加腹压,尽量避免餐后抑制反流,故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也不宜立即卧床。饮食方面需要控制饮食,少食多餐,戒烟以增强食管黏膜抵抗力。酒、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均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由于高脂饮食能够促进缩胆囊素和促胃液素分泌增加,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应该减少脂肪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