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依据是什么(视频)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依据是什么
    糖尿病肾病如果发展到晚期,出现肾功能不全,其治疗就很麻烦,可能无法逆转。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从而给予早期的治疗,控制病程发展的方法如下: 1、糖尿病肾病有五个病程,第一个病程是在高滤过期,第二个是个正常滤过期,第三个就是微量白蛋白尿期。早诊断就是在3期以前能够作出诊断,就是个相对比较早的过程。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10年后,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肾病的表现。此时如果去专科的医院,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相应的检查,比如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和血尿β2微球蛋白的表现,检查结果有可能提示早期的糖尿病肾病; 2、眼底的病变有时跟肾小球病变有并行效果,所以有时候会让病人去做眼底检查,查看眼底有没有糖尿病病变,可能对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随医学发展可能还有更多其他的发现,比如眼底病变和糖尿病的病变并不平行,但是目前为止,能做的主要是两点。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视频)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
    如果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可以影响机体各个器官,最主要器官就是影响肾脏,导致糖尿病肾病。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治疗,部分患者可以逆转或者不会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严重者可发展成尿毒症,需要透析或者肾移植手术。所以一定要关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 通常来说,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为下肢水肿或者颜面水肿,或者以前没有高血压,最近出现血压增高,则提示可能有肾脏损伤。但这些症状均不可确诊糖尿病肾病,如果要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指南推荐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年查尿尿白蛋白,出现尿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三期能治好吗(视频)

    糖尿病肾病三期能治好吗
    糖尿病肾病一共分为以下五期: 1、Ⅰ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本期没有肾脏病理学改变; 2、Ⅱ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如果在这一期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病人可长期稳定处于该期; 3、Ⅲ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也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实验室检查提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波动在20-260μg/min,同时患者可能会合并高血压; 4、Ⅳ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脏病理出现典型的K-W结节,持续性的大量白蛋白尿UAER>260μg/min患者临床上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浮肿; 5、Ⅴ期肾功能衰竭期,尿蛋白量因肾小球硬化而减少,GFR<10ml/min。 对于糖尿病肾病Ⅲ期的治疗,首先需严格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减轻肾脏的负担,同时可服用ACEI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或者ARB类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药物,可以减轻蛋白尿的漏出,并联合中药治疗,治疗效果可以控制稳定的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及恶化。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水肿治疗方法(视频)

    糖尿病肾病水肿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水肿通常出现在糖尿病肾病的Ⅳ期或Ⅴ期。治疗方案如下: 1、患者应严格控制水分摄入,控制饮水量及食物中的水分及严格限制盐的摄入; 2、患者可在医生医嘱指导下,通过利尿药物而进行消肿治疗。服用期间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谨防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而对于糖尿病肾病,出现肾功能异常,也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患者在临床上如果服用利尿药物,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的情况,谨防出现电解质紊乱; 3、控制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要控制在7%以下; 4、优质低蛋白饮食,多进食瘦肉、鱼肉,避免摄入植物性蛋白如大豆类; 5、若出现肾功能衰竭,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等进行治疗。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视频)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万变不离其宗,糖尿病肾病仍然以糖尿病为基础,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病变之一。预防措施如下: 1、积极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者合理范围内,以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或者加重; 2、定期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3、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延缓疾病进展; 4、建议低盐、低脂、低油、优质蛋白饮食,少进食红色肉类、豆类等劣质蛋白; 5、注意生活方式调整,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戒酒。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视频)

    糖尿病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表现: 1、蛋白尿,初为阶段性,逐渐转为持续性蛋白尿,用放免法测定尿中白蛋白或者微量白蛋白,可较早期诊断蛋白尿,对控制病情有益; 2、糖尿病肾病发生水肿时,多由于大量蛋白尿所致,这个阶段表明已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后期,多伴有GFR下降等肾功能减退临床表现,提示预后不良; 3、高血压出现比较晚,到糖尿病肾病阶段血压大多升高,可能与糖尿病肾脏阻力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密切关系。此外,水钠潴留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 4、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及肾病患者,可有轻度、中度贫血,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用铁剂治疗无效; 5、从蛋白尿出现到肾功能异常的间隔时间变化很大,如果糖尿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可多年蛋白尿而不出现肾功能异常,若控制不好,会出现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 6、糖尿病性肾病往往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吃什么食物好(视频)

    糖尿病肾病吃什么食物好
    糖尿病肾病患者首先控制好饮食,一定要按时按量进食,可以多吃粗粮、蔬菜等食物,以减轻饥饿感,血糖也不会升得很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都会有蛋白尿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下,饮食要做到低盐、低脂、低优蛋白饮食,要少吃植物蛋白,多吃动物蛋白,多吃肉、蛋、牛奶等动物蛋白,少吃植物蛋白,比如豆制品植物蛋白。另一方面蛋白摄入,除了要吃优质蛋白外,还要控制量,建议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d)之间。优质蛋白也一定要控制摄入量。 糖尿病肾病由于存在蛋白尿,也不推荐大量补充蛋白粉来补充蛋白。因为蛋白粉大部分都是植物蛋白,属于普通低脂蛋白,不建议多吃。另外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方面,油脂类食物也要适当控制,尽量多食用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比如猪油、羊油、牛油等动物脂肪。另外坚果类的食物,比如瓜子、花生、松子,也不建议多吃。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视频)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治疗具体如下: 1、Ⅰ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增强、蛋白尿排泄增加、肾脏出现扩大趋势,但是患者的血压正常,此时如果严格控制血糖可以逆转病情,也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患者需要把握; 2、Ⅱ期:肾小球滤过率比Ⅰ期时略高,蛋白尿的排泄也出现异常,但是患者的血压多数仍然正常,此时治疗仍然可以逆转病情,达到治愈目的,但是治疗的方法尽量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3、Ⅲ期:又称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时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者升高,出现持续性的少量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大,小动脉血管呈玻璃样病变,患者血压升高并出现轻度并发症,但这一时期仍可治疗,中医中药有明显优势; 4、Ⅳ期:称为糖尿病肾病期,这一时期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小球开始出现硬化,血压明显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肾衰竭,这一时期的并发症较严重且无法痊愈,只能控制病情; 5、Ⅴ期:又称为糖尿病肾病末期,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患者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继续升高,各种并发症更加严重,肾脏受损较严重,根据病情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适应症(视频)

    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适应症
    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到终末期时,开始出现尿毒症症状,此时应该行肾脏替代治疗,而肾脏替代治疗常见的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适应症具体如下: 1、血液透析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效果较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存在低蛋白血症、腹水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较适合。血透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当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即心衰较重时,行血液透析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脏事件; 2、腹膜透析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流动力学非常稳定。特别是严重心衰、心功能不稳定时,应用腹膜透析效果较好,但是因为腹膜透析用的腹透液含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感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多数的免疫力低下,感染发生几率相对较高,所以在腹透的操作过程中间,无菌观念要求较高,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要求较高。腹透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家庭居住环境,要求在无菌的状态,这样才能减少感染几率,但它的优势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保护有一定作用。
    2023-07-31
  •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分期(视频)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可分为五期,具体如下: 1、第Ⅰ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2、第Ⅱ期正常尿白蛋白期,通过检查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或者<30mg/24h,这时尿常规检测发现蛋白尿往往是阴性的,开始有肾小球轻微受损; 3、第Ⅲ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时出现标志性、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尿检测20-200μg/min,或者30-300mg/24h,肾小球病变在发展; 4、第Ⅵ期开始进入临床糖尿病的肾病期,开始出现大量的白蛋白尿,每天白蛋白尿的量可>300mg,尿常规检测可发现尿蛋白是阳性,病理检测肾小球病变更加严重,开始出现部分硬化; 5、第Ⅴ期为肾衰竭期,肾衰竭期会出现血肌酐的明显升高,出现尿毒症的并发症。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