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心房颤动是指什么(视频)

    心房颤动是指什么
    心房颤动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指心脏不规则跳动。心脏是均匀跳动,称为心脏节律,心房颤动特点为引起心脏的绝对不规则跳动,完全紊乱的心率。心房颤动发病率高,主要危害如下: 1、心房颤动大幅度增加,导致卒中或者中风风险,与同龄人比,有房颤比没有房颤的人群中风风险大五倍以上; 2、人体心脏一收一缩有节奏、有规律,而不规则的节律会导致心脏射血呈现不规律状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心动过速、心慌。部分慢性房颤患者刚开始有症状,但是时间久以后会逐渐耐受,症状并不明显。 心房颤动病因包括高血压、年龄、肥胖、大量饮酒,治疗过程复杂。
    2023-07-31
  • 心房颤动怎么治疗比较好(视频)

    心房颤动怎么治疗比较好
    心房颤动根据心房颤动的危害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抗凝治疗:心房颤动主要危害为大幅度增加患者卒中,即脑中风风险,因此抗凝治疗为首位。如果专门的评分标准评出患者属于血栓高危风险,则建议用抗凝药。平时多数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药,只针对低危患者。对于血栓高危患者,推荐更好、更强的抗凝药,比如华法林或者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能更好地预防房颤患者脑中风的风险; 2、其他:射频消融手术、电复律均可终止房颤发作,建议有条件的患者根治房颤。但部分患者房颤无法根治,或者没有条件根治时,可在抗炎基础上用控制心率的药物,让房颤对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2023-07-31
  • 老人心颤危险吗(视频)

    老人心颤危险吗
    房颤本身一般不会危及生命,除非合并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而房颤致命点为并发症。 房颤反复发作可造成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随时脱落随血流四处流动,造成各种栓塞。若栓塞至脑部可引起脑栓塞,导致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栓塞至内脏,如肠系膜,可导致肠缺血坏死,严重者需要手术切除;若栓塞到下肢,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因此65岁以上的老人一旦发生房颤,若无用药禁忌,均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以降低发生房颤相关栓塞的风险。其次,房颤发作时,心房基本丧失收缩功能,且长期心动过速可导致心腔扩大,心肌纤维化,进一步损伤心功能,导致心衰发生。 因此发生房颤需尽早规范治疗,在左房未见明显扩大时,可考虑通过射频消融术进行根治。若丧失手术机会,需进行规范抗凝治疗,控制心室率,最大限度规避可能发生的不良预后。
    2023-07-31
  • 心房颤动怎么治(视频)

    心房颤动怎么治
    心房颤动分为三种,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不同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略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种,包括转复窦性心律,即从心房颤动转为正常窦性心律;维持心房颤动,长期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如果维持心房颤动,最要紧的是预防血栓栓塞,即维持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口服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 转复窦性心律存在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射频消融,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尤其适用,射频消融手术可以达到根治心房颤动的效果。此外则是药物转复,应用某一种药物,如胺碘酮使得心房颤动转复为窦性心律,之后口服一种药物长期维持。能够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包括胺碘酮、决奈达隆,优点是相对比较简单,缺点是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或者带来经济困惑。
    2023-07-31
  • 心房颤动的原因(视频)

    心房颤动的原因
    心房颤动是最常遇到的一种心律失常,具体原因如下: 1、高血压:属于最常见原因,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部分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控制不理想,长此以往左心房会逐渐扩大,左房扩大是导致心房颤动的基础。随着高血压患者群体越来越多,其成为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瓣膜病:随着年龄增长,或既往患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受累而导致的心脏疾病越来越多,比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都是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的常见原因;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甲亢没有被早期发现,或治疗不及时,治疗没有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甲亢控制不理想,影响心脏功能时会发生心房颤动; 4、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终末期都有发生房颤的可能。该部分人群一旦发生房颤,疾病情况随之会急转直下,心衰程度会进一步加重。
    2023-07-31
  • 房颤三大特征是什么(视频)

    房颤三大特征是什么
    房颤三大特征是心率和脉率不同,脉搏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即为房颤的三大特征。心脏结构包括心房、心室,心房的功能是把血液送到心室,心室收缩使血液到达全身。房颤即心房不按照窦性心律跳动,而是发生颤动,颤动的频率明显比窦性心律快。窦性心律正常是60-100次/分,房颤时心房颤动的频率在400-600次/分,称为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发生以后,心脏跳动和血管的脉搏不一致。 上述三大特征是医学生或者患者在学习房颤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是对房颤最基本的的特征定义。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现在对房颤的认识不限于上述三大特征,更大的特征还在于心内电生理的标测。因此,发生房颤的时候若测量脉搏是50次/分,心跳可能是80次/分,而脉搏是80次/分,心跳可能是90次/分,二者并不相等,所以这也是房颤的一个特征。因为房颤心率快慢不一,心率快慢不一会导致有时心脏跳动时没有射血或射出血量非常少,不足以使脉搏搏动起来,因此脉搏就会减少一次。
    2023-07-31
  • 怎么判断自己房颤(视频)

    怎么判断自己房颤
    自身判断是否房颤比较困难,房颤主要表现为心跳较快、紊乱,比如心率超过100次/分,并且心率不规律,出现忽强忽弱、忽长忽短现象。如果房颤患者对脉搏进行计数,可发现脉搏不规律。诊断房颤的准确办法是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频率快而不规则,应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患者的房颤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次数较少,则诊断相对较困难。
    2023-07-31
  • 什么是永久性房颤(视频)

    什么是永久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指患者心房颤动难以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转复后难以维持窦性心律。根据最新的心房颤动专家共识,把永久性房颤的定义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其他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商议后决定放弃转复为窦性心律或放弃维持窦性心律,是医生和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商讨后的一种共同临床决策,不完全反映房颤疾病本身的病理、生理状态。如果患者后期有转复意愿,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换治疗措施。心房颤动是心房失去了正常节律,以400-500次/分的高频进行颤抖。心房颤动按照房颤的发作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指7天以内自行终止或经过治疗干预终止的心房颤动,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心房颤动,以及长程持续性房颤,指心房颤动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年。
    2023-07-31
  • 阵发性房颤如何治疗(视频)

    阵发性房颤如何治疗
    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时心脏表现为心脏乱跳、不规律,部分病人发作次数较多,可能每天都会发作,而部分发作较少,可能1个月偶有发作。持续时间也不同,部分病人持续时间长,部分病人持续时间短,此时使用药物治疗主要是减少阵发性房颤的发作,心脏功能良好且结构正常的病人可以选择普罗帕酮、胺碘酮;2、抗栓治疗:如果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较多,而且病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血栓风险高,此时需要抗栓治疗,使用华法林或者新型口服的抗凝药物来预防;3、电复律:如果阵发房颤心跳较快且血压偏低,此时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在医院可以使用电复律,有利于恢复正常;4、射频消融手术:主要是消融左心房内四个肺静脉的开口,通过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有60%-70%的病人可以明显好转甚至根治。
    2023-07-31
  • 房颤患者应注意什么(视频)

    房颤患者应注意什么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严重的临床后果,包括栓塞和心脏结构的重构,从而导致心衰的发生。故房颤患者应注意自身是否出现栓塞相应症状,如栓塞可表现为脑血管意外,若房颤患者脑梗时需注意吐词、行动,肢体感觉,若有异常,应及早去医院救治。房颤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用药,可降低栓塞风险。推荐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及近年新出的新型口服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对来说较安全,但价格较贵。传统华法林效果好,但与较多药物和食物有相互作用,出血风险较大。故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注意监测自身凝血功能,观察INR比值是否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之内,注意出血情况。对于口服新型抗凝药的病人,亦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如皮肤有无瘀斑,大便有无黑色等。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