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前壁心肌梗死定义(音频)

    前壁心肌梗死定义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前壁心肌梗死,主要是前降支供血来供应前壁,当前降支血管阻塞就会导致前壁心肌梗死,引起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还有发热、体温升高、心衰、低血压、休克这些全身的症状。当出现先兆的时候,比如夜间端坐呼吸、心烦意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通过血液检查,还有血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检查、超声心动图,确诊以后及时治疗,最好是住院,遵医尽快恢复心肌血液再灌注,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 老年心肌梗死不典型者的首发症状(音频)

    老年心肌梗死不典型者的首发症状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胸痛常常不典型,或者没有胸痛的表现,而以其他系统的症状为主要和首发症状来就诊。有些患者会突然的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发作为首发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头晕、晕厥、突然的意识丧失,甚至偏瘫、抽搐为首发症状;有些患者突然出现的首发症状,是低血压或者休克;有些患者表现为消化系统的症状,为首发症状,比如上腹痛、恶心、呕吐、食管的烧灼感;有一部分的患者是以牙痛、咽痛为首发症状;甚至还有一些患者,是以猝死为首发症状。
  • 心肌梗死后冠脉再通的最佳时期(音频)

    心肌梗死后冠脉再通的最佳时期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患者如果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一般进行冠脉再通的最佳时期是要根据心肌梗死的类型来决定,主要分析如下:\n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此类人群要遵循时间就是先机、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也就是越早开通冠状动脉,越早使血流恢复,此类人群获益越大;\n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此类患者一般要进行Killip评分,相应的评级及治疗时间分析如下:\n1、Killip评分是极高危:等同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处理方式,应该在两小时之内尽快手术;\n2、Kllip评分是高危:建议在发病后一天内进行手术;\n3、Killip评分是中危:建议48小时之内进行手术;\n4、Killip评分是低危:建议在三天之内进行手术。
  • 心肌梗死挂什么科(音频)

    心肌梗死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心内科疾病,心内科的冠心病血管狭窄到80%-90%,甚至100%堵塞时,大量血液无法正常通过心脏的冠状动脉滋养远方的心肌细胞,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乃至坏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是属于心内科的疾病。\n一般来说,出现急性心肌梗塞时,在基层医院无法得到非常完整的救治治疗。如果在基层医院,首选到急诊内科,急诊内科判断以后,如果确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当地医院如果有进行进一步的药物治疗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资质,就可以收治入院。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则需要在当地内科医生会诊下协同转院,转到有资质的三级以上的医院进行治疗。到达三级医院后,一般直接挂急诊内科,急诊内科喊心内科会诊,通过会诊进一步确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后,会收到心内科的重症监护室,也叫做CCU。
  • 心肌梗死放支架后危险期是多久(音频)

    心肌梗死放支架后危险期是多久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死)放支架后的危险期,一般是术后一周。急性心肌梗塞从发作之后开始算,一般5-7天作为心肌梗塞的急性期,尤其以ST段抬高型心梗为主,此类人群不管做支架还是药物保守治疗,其发病之后在一个礼拜都称之为心肌梗塞危险期。这个危险期危险在于其发病的前两天和发病七天内的最后两天,最容易出现心脏破裂,而贯穿整个危险期容易出现的有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等。\n因此,可以做如下总结,心肌梗塞后其危险期大概是一周,这个危险期和放支架其实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围手术期,也就是放支架这种手术的前后,患者危险程度明显增加,要密切关注。
  • 心肌梗死适合喝什么汤(音频)

    心肌梗死适合喝什么汤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以后一定要严格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少吃猪肉、羊肉、牛肉等肥腻的食物,可以适当吃鱼肉、虾肉,鱼肉、虾肉要以捣碎做成泥状,并且煲汤为主。撇去煲的汤表面的油层,只喝下面相对清澈的汤。\n患者还可以喝稀粥,但要注意不能仅喝稀粥,过分强调软烂,而忽略了饮食的多样性也不对。蔬菜粥、烂菜、烂面都可以食用,但在急性心梗的急性期,尤其要注意食用的食物都要经过特殊处理,要少油、少盐,并且以软烂为主。
  •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办(音频)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办
    讲解医师:马永刚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
    突然出现剧烈胸痛时患者一定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立刻拨打120并尽快到附近的医院进行就诊。一旦确定为心肌梗死,要及时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合理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心肌梗死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心肌梗死是病人能感觉到的前兆症状,心肌梗死通常涉及药物治疗,症状出现时立即服用药物,症状减轻后应到医院急诊治疗,根据心电图检查以判断心肌梗死是ST段抬高还是非ST段抬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例中,多数患者需要植入支架。
  • 心肌梗死患者饮食护理(音频)

    心肌梗死患者饮食护理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梗患者的饮食护理,在刚生病的第一天一定要吃流质饮食,然后是半流质,比如先吃小米粥,再吃软面条、米糊。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就能改成软食。在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口味,一定要低盐,不能吃太咸,而且不要吃咸菜、酱菜、酱类。要保持低胆固醇,不能吃动物的内脏、蛋黄。也要保持低脂、容易消化的食物,高油腻类的、油炸的都是不行的。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韭菜、豆角、白菜,利于大便的通畅,少量多餐,一天可以吃4-5顿饭,每顿饭都不能过饱,而且要注意不能喝酒,不要饮用浓茶、咖啡,也不要吃辣椒、芥末这种辛辣刺激类的食物。
  • 心肌梗死出院注意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出院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出院后,要注意合理的膳食、起居规律。在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不要吃动物的内脏,比如心、脑、肾以及肥肉、煎炸、烧烤等食品;戒烟、戒酒;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浓茶、咖啡;要多吃绿色的蔬菜以及水果。另外,不要熬夜,要保持一定量的活动量。最重要的是定时、定量、定期的服用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做好近期的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只有服药和生活、饮食共同协同作用,才能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 心肌梗死出院条件(音频)

    心肌梗死出院条件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旦出现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行系统的治疗。而心肌梗死出院的条件一般为行心电图时,没有看到明显的心电图上有缺血表现,比如ST段正常、t波正常、无病理性q波出现;在血清心肌酶的检测上,指标都处于正常状态;还可以做心脏彩超,通过心脏彩超可以探讨心肌的动度以及左室没有明显的反常运动。这些都是心肌梗死出院的条件,但是出院以后,患者还需要长时间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扩冠抗凝的药物,定期复查,做好药物的增减,才能保持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