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如何(音频)

    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如何
    讲解医师:于丽红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医学影像科
    心肌梗塞经过治疗痊愈以后,面临着出院,在出院的时候,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心脏彩超以及心肌扫描等,对心脏进行全面的评估,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出院以后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进行药物的调整。患者也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可以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在出院的前三个月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完全的投入工作当中,要半休半工。随着机体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可以全天上班,但是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决定。
  • ST段心肌梗死病人怎么治疗(音频)

    ST段心肌梗死病人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治疗方面,不管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还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都是一样的,比如在心肌梗死发病后6小时之内可以进行溶栓治疗,使用尿激酶以及链激酶进行溶栓,但是容易有脑出血以及其他各器官出血的风险。还可以进行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通过急诊的方式使患者冠脉管腔重新撑开,血流得以恢复,可以恢复心肌供血,改善心肌梗死的症状。这两种治疗方案都能够快速缓解病人不适的症状,使患者恢复健康。
  • 怎么查心肌梗死的面积(音频)

    怎么查心肌梗死的面积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查急性心肌梗死的面积,主要是在急性期看心电图,如果心电图上缺血的导联比较多,说明梗死的面积比较大。在心肌梗死过了急性期以后,通过心脏彩超看心肌的活动度,如果出现局部的活动度异常,可以看到面积的大小。还有一种是心脏磁共振,可以看到心肌的坏死范围,比较精确。出现心肌梗死以后,如果不及时开通血管,梗死的面积也会进一步的扩大。对于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以后,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可以选择有胸痛中心的医院,尽快行溶栓或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
  • 如何治疗心肌梗死(音频)

    如何治疗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孟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可以发生猝死,其治疗需争分夺秒:1、诊断心肌梗塞的患者应尽可能在12小时内到有PCI,即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就诊,并在PCI下完成阻塞血管的第一次球囊扩张,使血管再通。必要时放置支架治疗,可以挽救大部分的心肌细胞;2、若当地没有具有PCI条件的医院,建议尽量在12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制剂,常用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打通阻塞血管,但成功率较PCI术低;3、药物治疗,对于心梗超过12小时,或是有禁忌症不能行PCI术或溶栓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他汀类药物调制稳斑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扩冠治疗,同时给予小量吗啡止痛治疗等,可以防止心梗进一步扩大;4、心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也十分重要,需要患者绝对卧床,监护生命体征。
  • 心肌梗死术后注意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术后注意什么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旦出现心肌梗死,需要通过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的治疗,以及外科开胸搭桥手术的治疗。在心肌梗死手术后,1、要注意持续的心电监护,通过心电监护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比如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的次数。2、给予持续的氧气吸入,注意刀口定时的换药,观察刀口的愈合情况,还要服用强心、利尿以及营养心肌的药物。3、做好定期的复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4、还需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不要吃油腻以及高脂肪的食物。5、戒烟戒酒,做好定期的复查,才能使心肌梗死更快的恢复。
  • 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音频)

    心肌梗死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任浩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当中的一种,它是因为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急性的、持续性的缺血,引起心肌的坏死。它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的疼痛,往往伴有出大汗、濒死感,常规的硝酸酯类的药物不能够缓解。在临床上面它可以表现为心电图的ST段的抬高或者说下移,引起缺血的改变,包括心肌酶学的动态改变。严重的可以并发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而死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 心肌梗死危险期死亡率(音频)

    心肌梗死危险期死亡率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在危险期的死亡率逐年出现下降趋势,以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的病死率大概在30%左右,但是,后来采用了溶栓疗法后,将心肌梗死危险期的死亡率降到了8%左右。如果患者能及时行冠脉介入治疗,将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研究显示,可以将患者的死亡率降至4%左右。大多数患者死亡是发生在患病的前1周,也就是得病的第1周内,尤其是在得病的前几个小时内,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在这个阶段极易发生心律失常或者心血管恶性事件,这个阶段的病死率是最高的。
  • 心肌梗死由什么引起(音频)

    心肌梗死由什么引起
    讲解医师:周大亮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了管腔的狭窄,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了破裂、出血等继发改变,并形成了血栓完全堵塞血管,就可以造成心肌供血完全中断,出现心肌梗死,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基础的疾病没有控制好,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病人没有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就能持续的对血管造成伤害,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不良的生活习惯,特别是熬夜、平时吃油、盐比较多,缺乏锻炼、吸烟、饮酒、肥胖的病人也不注意控制饮食,都有利于加重动脉硬化,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 什么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音频)

    什么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者糜烂,伴有不同程度表面血栓形成或者血管痉挛,以及远端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对于这样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冠脉介入治疗,不同意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及时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可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也就是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可以联合服用氯吡格雷。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还可以选择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如可以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或者硝酸异山梨酯。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可以联合应用β受体拮抗剂,代表性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最好可以将患者静息时的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相对而言患者的获益最大。
  • 心肌梗死后修复方法(音频)

    心肌梗死后修复方法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的患者,其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也就是只能尽量的开通罪犯血管,使心肌尽快的恢复再灌注,挽救濒死或者冬眠顿抑的心肌细胞,将心肌梗死的病情控制住,但是已经坏死的心肌细胞是不能得到修复的。当发现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当及时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如果存在重度狭窄,及时的安装冠脉支架,同时还要辅以口服药物治疗。建议患者要结合双联抗血小板,服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或者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这样的药物,还要口服美托洛尔、ACEI、ARB类的药物,还可以联合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使用这些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用药,才可以将心肌梗死的病情更好的控制住,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更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