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

  • 佝偻病最佳恢复期(音频)

    佝偻病最佳恢复期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一般来讲,小孩子佝偻病的最佳恢复期应该是在两岁之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恢复,超过两岁的孩子所遗留下的骨骼畸形,可能没有办法完全恢复,会遗留终身,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对佝偻病至关重要。\n佝偻病一般分为四个期,分别是初期、极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在初期的时候,症状不是十分的明显,孩子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睡眠不踏实、比较烦躁、爱哭、容易出汗等,而且容易出现枕秃等表现。如果在疾病初期能够早期诊断,并积极的给予治疗,佝偻病会得到最佳的恢复。
  •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音频)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或者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失调而导致的骨骼改变,这是一种营养性的慢性疾病。佝偻病常发于婴幼儿期,主要发生于两岁以下的婴儿。佝偻病的症状常见的就是孩子烦躁、多汗、睡眠不安、夜惊、夜醒,此外还有一些骨骼的改变,比如方颅、矢状沟、鸡胸、肋骨外翻、郝氏沟、手镯征等等。
  • 佝偻病长大有多高(音频)

    佝偻病长大有多高
    讲解医师:杨晓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
    佝偻病的孩子长大的身高与正常同龄儿的平均身高一样,佝偻病的孩子的身高主要取决于遗传,与父母的身高关系比较大,也取决于后天生长的环境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佝偻病对身高的影响比较小,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而导致骨钙化异常,是一种以骨骼畸形为病变的慢性营养性疾病。\n佝偻病在激期骨骼的改变主要有颅骨软化、肋骨串珠、手足镯、鸡胸、漏斗胸、X形腿、O形腿以及脊柱侧弯等,后遗症期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多见于两岁以后的儿童。如果导致骨骼畸形改变,出现X形腿、O形腿以及脊柱侧弯,会对身高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比较小。
  • 孩子患佝偻病时的体征(音频)

    孩子患佝偻病时的体征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孩子患佝偻病的体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1、前囟的增大:对于小婴儿来说,孩子主要是表现为前囟的增大,有枕秃、出牙延迟等等,还有方颅现象。\n2、骨骼的改变: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表现为骨骼的改变,主要是表现为鸡胸、漏斗胸,以及在手腕和足踝部会形成隆起,称为手镯征或者是脚镯征。\n3、O形腿:有些孩子可以表现为双下肢的O形腿或者是X形腿。\n4、肌张力减低:由于佝偻病的出现,孩子身体会发软,所以肌张力会减低,肌力也会减弱。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音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吴志全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病因包括五大方面:第一、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由皮肤经日照产生,如日照不足,尤其是冬季,需定期通过膳食补充;第二、维生素D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是天然的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属于动物肝脏等维生素D2的良好来源,从鸡蛋、牛肉、黄油和植物油中也可获得少量的维生素D2,而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较少,天然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D不能满足婴幼儿对它的需要,需多晒太阳,同时补充维生素AD滴;第三、生长过速,尤其是生长发育快速的第一年,早产儿因生长速度过快和体内除钙不足而已患佝偻病,婴儿生长发育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增加,故易患佝偻病,2岁以后因生长速度减慢,户外活动增多,佝偻病的发病率较少;第四、钙含量较低,食物中的钙含量不足,以及钙、磷比例不当,均可影响钙、磷吸收,人乳中的钙、磷含量较低,但比例2:1示意容易被吸收,而牛乳钙、磷含量较高,钙、磷比例1.2:1,钙的吸收率较低;第五、疾病的影响和药物的影响,肝肾及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D、钙、磷吸收和利用。
  •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音频)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莉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
    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通常对于轻度的佝偻病一般每天补充2000-4000单位的维生素D,一个月以后要复查一下,孩子的腕骨片、维生素D的水平,根据这个结构再调整维生素D的用量,减少到600-800单位,持续复诊是需要的。大概两个月以后,可以改成预防量,也就是常说的每天400-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重度的佝偻病的孩子,就需要更大剂量的维生素D治疗,比如口服一次15万单位,甚至30万单位,也有肌注的制剂,治疗的周期就会更长一些,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当然不是说从一开始治疗到3个月,全是这么大剂量的维生素D,也是需要每个月来复诊,根据孩子的表现还有检查结果来调整维生素D的用量。佝偻病学名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但也不能够忽视钙的补充,尤其是在诊断佝偻病以后,大剂量应用维生素D的时候,最好提前给孩子应用一些钙剂,否则容易在应用维生素D以后,促使血钙往骨钙的转移,造成血钙一过性降低,这个时候孩子会出现手足搐搦种症状。钙剂也是我们在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是原料,维生素D是促进钙往骨的沉着,如果钙的摄入量不足,效果也不会很好。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何治疗(音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张素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如肝、蛋黄等,建议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孩子久站、久坐,防止骨骼的畸形。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期。如果不能坚持口服或者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一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的惊厥。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补充钙剂,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的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做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
  • 佝偻病的症状(音频)

    佝偻病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丽亚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早期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在枕头上摇头、摩擦出现枕秃。激期以骨髂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用手指按在3-6个月患儿的枕骨及顶骨部位,感觉颅骨内陷,随手放松而弹回,称乒乓球征;8-9个月以上,头颅长成方形,前囟大及闭合延迟;18个月时,前囟尚未闭合,两侧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如珠形成肋串珠,胸骨中部向前突出,形成鸡胸或下陷形成漏斗胸,胸廓下缘向外突起为肋缘外翻;脊柱后突、侧突,会站立的小儿,两腿会形成向内或向外弯曲畸形,o型或者x型腿;患儿的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因腹部肌肉软弱而使腹部膨大,平卧呈蛙状腹。因四肢肌肉无力,学会站走的年龄都较晚,因两腿无力容易跌倒,出牙较迟,牙齿不整齐,容易发生龋齿。恢复期经过治疗后各种临床表现消失,肌张力恢复。后遗症期多出现在三岁以后的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重度佝偻病遗留下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 预防佝偻病应该吃什么(音频)

    预防佝偻病应该吃什么
    讲解医师:曲朋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儿科
    维生素D缺乏,就会出现佝偻病。这是由于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可以导致钙、磷在骨骼表面沉积。有维生素D缺乏,就会导致佝偻病的出现。需要给孩子常规的补充维生素D,每天的生理需要量至少是200IU-400IU。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对维生素D的摄入量也在逐渐的增加。另外,还需要让孩子适当的多晒太阳,这样可以有利于皮肤表面合成维生素D。妈妈在怀孕期间,也应该适当的强化营养,多吃含蛋白质和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这样也可以预防孩子出生以后佝偻病的发生,晒太阳的时候,最好是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的直晒,冬天不可以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 佝偻病吃什么药(音频)

    佝偻病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佝偻病可能会导致骨骼的畸形,所以需要积极治疗,治疗方面分为以下几点:\n第一、及时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用量一开始是每天2000-4000U,一个月以后就改为预防量,就是每天400U,一定要坚持吃。\n第二、因为佝偻病虽然说是由于缺钙所引起来的,因为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的,所以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同时也要补充钙剂。一天需要的钙量是400-600mg,所以要加强比如从食物当中补充,要加强每天奶的摄入量。\n第三、一定要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为晒太阳,通过皮肤日晒以后,机体可以合成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