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药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以有机铁剂为主,包括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铁、氨基酸螯合铁等。服用铁剂时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建议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如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的储备。 特别提示:以上药物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7-30
  •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铁缺乏,常见的原因包括:小儿缺铁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铁缺乏,常见的原因包括: 1.初生时机体铁的含量: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脐带结扎过早等因素都可使胎儿体内储铁减少; 2.饮食缺铁:人乳的含铁量、铁的吸收率较高,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 3.生长速度过快: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可出现明显的缺铁性贫血; 4.长期少量失血:胃肠道畸形、息肉、溃疡病、钩虫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少女月经量过多等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5.其他原因: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长期呕吐和腹泻、肠炎、脂肪痢等,影响营养的吸收。
    2023-07-30
  • 7个月宝宝流鼻涕怎么办(视频)

    7个月宝宝流鼻涕怎么办
    7个月宝宝流鼻涕可能是着凉流鼻涕,也可能是过敏流清鼻涕,更多见的还是感冒。开始流鼻涕时可以多喝水,煮梨水喝。因为宝宝不会诉说嗓子不舒服、鼻子不舒服,而大人感冒时流鼻涕可能伴有头部不舒服、嗓子不舒服,知道自己感冒,但小宝宝自己不能诉说。 如果1-2天不见好转,可以吃一点副作用很小的药,中成药也可以,比如健儿清解液,是个非常温和的中成药,也是个老药,已经用了几十年,非常安全有效。如果孩子流鼻涕的天数比较多,并且出现其它伴随症状,比如咳嗽等症状,建议家长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因为婴儿病情变化很快。
    2023-08-02
  • 什么是小儿腹泻(视频)

    什么是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 小儿腹泻的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全身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糊状或黄绿色稀水便、蛋花汤样,可混有黏液和脓血,发热、精神不佳,呕吐,脱水时产生口渴、眼窝凹陷,危重时可出现呼吸加快、昏迷等。
    2023-07-30
  • 满月的宝宝一天几次大便正常(视频)

    满月的宝宝一天几次大便正常
    满月宝宝大便情况因喂养方式不同而不同。纯母乳喂养宝宝,大便次数会稍微多一点,因为母乳中含水分比奶粉多,不需要在2次奶之间喂水,所以宝宝一天大便3-4次都是正常,甚至大便可能次数更多,达到5-6次,即糊状大便。如果宝宝没有明显肚子胀、不舒服、烦躁,或体重长得不好的情况,大便次数还在正常范围内。 奶粉喂养的宝宝,由于奶粉浓度比母乳高,所以大便次数会减少,而且奶粉中蛋白质不如母乳中好消化吸收,所以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是1-2次,但一定在2次奶之间少量喝水。因为奶粉浓度偏高、蛋白质不太容易消化,脂肪也不太容易消化,会导致孩子大便偏干。
    2023-08-02
  •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1.初期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烦燥、多汗、睡眠不安、夜惊、夜醒等,由于汗液剌激,患儿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或环形脱发。 2.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
    2023-07-30
  • 佝偻病能治好吗(视频)

    佝偻病能治好吗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包括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 治疗佝偻病主要通过补充VD,并且使用钙剂来加以辅助。目的是为了防止骨骼的畸形和复发。根据患儿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表现来分为早期、活动期以及恢复期,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由所不同。如早期佝偻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获得临床治愈。重度佝偻病通过治疗,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会遗留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023-07-30
  •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视频)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原因多数是饮食不当,故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贫血为轻度者,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为黑木耳、海带、动物血液和肝脏,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乳类中含铁量少。蛋黄中含铁量也不少,但其铁质常与含磷的有机物紧密结合,使铁的吸收率仅为3%。豆类、玉米类吸收率可达5%~10%。而动物血、肝脏、瘦肉和鱼类不仅含铁丰富,而且吸收经高达11%~22%,是补充铁剂的良好来源。母乳铁含量虽不多,但吸收率高达50%。因此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2023-07-30
  • 儿童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鼻子不通气是怎么回事
    儿童鼻子不通气多见于感冒症状,感冒可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水肿等情况出现,从而堵塞鼻子气道,使患者通气的气道变得狭窄,出现鼻部不通气。此外,鼻窦炎,包括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以及鼻炎等,患儿都可以出现鼻子不通气,过敏性鼻炎也会出现鼻堵。 若为感冒所致,患儿可服用小儿伪麻美芬滴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缓解鼻堵症状,也可以让孩子多喝水,或是用葱白水煮后,用葱白水的热气熏一熏鼻子,都可以缓解鼻堵症状。如果患儿鼻堵很难受,而且除了鼻堵以外,还有其它伴随症状,比如发热或者咳嗽等比较严重的情况,不建议在家自行处理,建议及时就医。
    2023-08-02
  • 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视频)

    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即营养性佝偻病,是由钙缺乏或合并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生长板骨矿化异常,引起的一系列骨骼异常,如方颅、鸡胸、肋外翻、腿部畸形。故钙和维生素D都很重要,缺乏钙、缺乏维生素D都有可能造成佝偻病。 治疗佝偻病每天至少保证500mg钙的摄入,2000个单位维生素D的摄入,至少坚持3个月,期间要监测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和腕骨片的改善情况。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