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崔文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
    维生素D是维持高等生物生命所必须的一个营养素,是钙磷代谢最重要的生物调节因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就是以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就是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是由皮肤经日照产生的,但是现在尤其在大城市中,高大建筑物遮挡了日光的照射,还有大气污染,以及冬季日照时间比较短,紫外线也比较弱,相对室外活动也比较少,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不足。第二、就是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天然食物含维生素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只有少数的动物性食品中有少量的维生素D,比如像鸡蛋黄、牛肉、黄油,这些里面有少量的。而新生儿和小婴儿一般都是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的维生素D含量更少,是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出生后就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原因之一。第三、就是孩子生长发育过快,需要量增多,比如像早产儿、双胎、低体重,这些孩子本身体内储存的维生素D就少,再加上生长发育快,他就需要更大量维生素D来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些孩子一般在头三个月也会相应地多给一些维生素D来满足他的需要。
  • 佝偻病怎么治?(音频)

    佝偻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李时莲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营养膳食科
    佝偻病是由于钙缺乏或者维生素D缺乏,或者维生素D和钙同时的缺乏,造成骨骼变形,如有鸡胸、漏斗胸或者肋缘外翻、O型腿、X型腿、方颅、串珠肋,这就叫做佝偻病。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补充的过程中,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药物补充的同时要进行食物的调整,加强维生素D,还有钙含量比较高的饮食的摄入。
  • 佝偻病是遗传的吗(音频)

    佝偻病是遗传的吗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佝偻病有两种,通常所说的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或者钙摄入的不足所导致的佝偻病。这种不是遗传的,主要是由于食物、从辅食当中补充的维生素D不足,由于日晒不够所导致的。\n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的,由于维生素D不足,就会出现缺钙的情况,临床上就表现为佝偻病的表现。只要及时添加上维生素D,并且多晒太阳,就是可以治好的。\n还有一种叫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这是一种伴性的遗传病,主要多见于男孩,是由于先天肾小管发育问题所导致的,是一种遗传性的。
  • 佝偻病多大就不好治了(音频)

    佝偻病多大就不好治了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一般来说,佝偻病在三岁之后就不好治疗了。通常佝偻病的好发年龄是在生后三个月到三岁,当孩子患有佝偻病时,如果早期诊断,在一岁之前进行治疗,一般是属于最佳的时间。此时只要积极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而且让孩子多晒太阳、补充钙剂,往往能够使佝偻病很快得到恢复和痊愈。\n等到孩子年龄大了以后,尤其年龄到三岁之后,由于佝偻病有可能让孩子出现鸡胸、漏斗胸,或者是双下肢呈现O形腿、X形腿等情况,即使积极的治疗,年龄在三岁之后,所以有时候身体的畸形也会作为后遗症遗留下来。
  • 佝偻病分期(音频)

    佝偻病分期
    讲解医师:李宏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
    佝偻病的分期,佝偻病是婴幼儿由于钙磷代谢异常紊乱引起的一类疾病。原因主要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从而会引起骨的矿化异常,因此临床上又称为骨软化症。一般把佝偻病不同时期的表现分为四期,具体如下:\n第一、疾病的早期,常见于六个月大的婴幼儿,此期由于维生素D缺乏,会出现血钙浓度下降。但是此期并没有骨骼异常,患儿可以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容易出汗、易激惹、夜间不易入睡、容易啼哭等。如果此期没有经过纠正,往往会进入活动期。\n第二、活动期,在六个月患儿可以出现颅骨软化,颅骨有乒乓球感,六个月之后可以出现方颅畸形,到一岁左右可以出现鸡胸、漏斗胸,以及相应的胸廓异常。如果在活跃期进行相应的治疗,往往会进入恢复期。\n第三、恢复期,经过补充维生素D,恢复期的时候化验指标可以逐渐变的正常,比如碱性磷酸酶、血钙浓度、血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n第四、后遗症期,多见于两岁以后的儿童。由于佝偻病或者是骨的发育、代谢异常,可以出现鸡胸、漏斗胸,以及相应的X形腿、O形腿畸形等。
  • 佝偻病是因为缺少什么元素(音频)

    佝偻病是因为缺少什么元素
    讲解医师: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综合内科
    佝偻病又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对于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早期可以出现多汗、枕秃、夜间哭闹等,之后会出现骨骼的改变,例如方颅、肋骨的串珠样突起,以及鸡胸等。佝偻病缺乏的元素是维生素D,因此佝偻病的治疗就是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一般每天补充2000-4000IU的维生素D,补充一段时间后每天可以改为预防量400IU。除了补充维生素D,还要均衡营养,保证足够的奶量,坚持每天户外活动和晒太阳。
  • 新生儿佝偻病怎么治(音频)

    新生儿佝偻病怎么治
    讲解医师:曲朋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烟台龙矿中心医院儿科
    对于确诊的佝偻病的孩子,主要的就是补充维生素D,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的畸形。口服维生素D,一般来说,每天的生理需要量是400U。对于确诊的佝偻病孩子,治疗剂量的维生素D应该是2000-4000U,一个月以后才能改为预防剂量。大剂量治疗应该有严格的适应症,当重症的手足口病有并发症或者没有办法口服的,可以大剂量的维生素D肌肉注射,三个月以后改为预防剂量。治疗一个月以后需要复查,比如看一下孩子的临床表现,还有血生化以及骨骼X线的表现。除了给孩子维生素D进行治疗以外,需要适当的加强营养,保证足够的奶量,及时添加转奶期间的食品,坚持户外运动。皮肤表面合成维生素D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已经有骨骼畸形的孩子,需要加强锻炼,可以采用主动或者被动按摩的方式进行矫形治疗,效果是相当不错的。严格的骨骼畸形,可以考虑手术或者矫形治疗。
  • 佝偻病症状有哪些(音频)

    佝偻病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马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患儿出现佝偻病,可以有很多症状。一、精神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好哭等。骨骼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头部颅骨的软化,头颅的畸形,如方颅,前囟变大,延迟闭合,甚至推迟到2-3岁才闭合。出牙晚,可延长至1岁才出牙,严重者牙齿排列不齐。胸部的表现可有肋骨串珠,胸廓的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四肢和肌肉的表现有外踝部的增大,形成佝偻病、手镯或足镯样的改变。下肢畸形可表现为O型腿或X型腿,也就是专业中的膝内翻或膝外翻。严重的佝偻病可以引起脊柱的弯曲,可有脊柱侧弯或后突的畸形,甚至也出现了髋外翻、骨盆畸形等。
  • 佝偻病是什么病(音频)

    佝偻病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陈艾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佝偻病简单来说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我国属于儿科的四大疾病之一,和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并列四大疾病。首先要知道,充足的太阳光照射肌肤是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充分的照射皮肤,而不是靠口服维生素D。如果太阳不出来,可以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是400单位/天,而早产儿或者双胎是800单位/天,一直要补到2岁多。至于好不好治,就看症状出现是在初期、活动期、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比如初期发现症状,经过补充维生素D就会好转,而已经是后遗症期,出现鸡胸、漏斗胸,再补充维生素D也不会好转。所以是否好治,肯定是越早发现越好,建议看一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文章,切记400-800单位/天的摄入量,一直到2岁以后。
  • 佝偻病如何预防(音频)

    佝偻病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肖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佝偻病在小婴儿或者婴幼儿中是比较容易发生的现象,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在小婴儿中,比如六、七个月的孩子更多表现为前囟比较大、枕秃、夜晚睡眠不安、方颅,头方方的,头围也比较大,大一点的孩子会引起鸡胸、漏斗胸或者O型腿等。到底应该怎样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主要是通过以下方面:一、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二、多晒太阳,因为孩子晒太阳后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也要看本身摄入的钙量是否够。如果维生素D已经补充了,还出现夜惊、容易出汗、枕秃等现象,必要时还需要补充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