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 什么是小儿腹泻(视频)

    什么是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 小儿腹泻的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全身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主要症状包括大便糊状或黄绿色稀水便、蛋花汤样,可混有黏液和脓血,发热、精神不佳,呕吐,脱水时产生口渴、眼窝凹陷,危重时可出现呼吸加快、昏迷等。
    2023-07-30
  • 重用葛根能治疗颈椎病吗(视频)

    重用葛根能治疗颈椎病吗
    葛根入脾胃经,性凉、味甘,张仲景《伤寒论》记载葛根可以治疗项背强几几,目前临床认为所有类型的颈椎病均可使用葛根治疗,且可大量使用,起到解肌、生津、通经络的作用,治疗效果较好。常用方剂桂枝加葛根汤,或独用葛根汤治疗受风后的颈椎病,尤其适用于受冷、劳损、长期伏案所致的肩背发僵,但重用葛根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配合桂枝、姜黄、桑枝,可使上焦经络得以濡养,改善颈椎僵硬,同时达到轻微降压的作用。
    2023-07-30
  • 手脚冰凉怎么回事(视频)

    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主要发生于女性的身上,尤其年轻女性,身体消瘦、血压过低、血糖过低、精神紧张的女同志,会导致手脚容易冰凉。实际上即末梢血液循环的障碍,还有体温调节功能的欠佳,这就是其主要因素。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也可以手脚冰凉,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也可以手脚冰凉。中医认为主要是阳虚,血虚和气虚。阳虚时可以用姜汤、阳和汤温阳,包括张仲景伤寒论里边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温阳补气补血。如果方便也可以用四逆散治疗手脚冰凉,还可以平时多吃温补的药,如羊肉、生姜、桂圆等,都可以起到温补的作用,这样会减少手脚冰凉的发生。
    2023-08-02
  • 治疗湿热黄疸的最佳药物

    治疗湿热黄疸的最佳药物
    治疗湿热黄疸最佳的药物是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最早是来源于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上的一个方子,主要用于湿热中阻引起的黄疸。张仲景认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所以,这个黄疸一定跟湿邪有关系。另外,茵陈蒿汤里面的主要成分茵陈,有清热化湿、退黄的作用。其中的山栀也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大黄有泻腹去热的作用。实际上湿热从大便而泻下,所以,这3个药合用,起到很好的清热化湿、退黄的作用。现在治疗一些湿热黄疸,通常都是以茵陈蒿汤为底方来加减运用。当然,后世通过加减给茵陈蒿汤变了很多的方子,比如茵陈五苓散。湿热中阻的黄疸,如果是湿重于热,经常用茵陈五苓散来加减治疗;如果是脾胃虚寒,用茵陈术附汤来加减治疗。
    2023-08-20
  • 伤寒肠穿孔怎么治(音频)

    伤寒肠穿孔怎么治
    讲解医师:戚敬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病科
    肠穿孔是伤寒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大概在1%到4%之间。通常发生于病程的第2到3周,最主要的部位是在回肠末端,成人发生肠穿孔的几率比儿童要多一些。对于肠穿孔的患者,如果穿孔部位比较局限,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进食,以使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加强抗感染治疗,即抗生素的应用。如果出现腹膜炎的情况,要加强抗生素的应用,必要的时候要联合使用。如果并发腹膜炎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加用足量的有效抗生素来控制腹膜炎,大多数的患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 伤寒的临床表现(音频)

    伤寒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四期,分别为初期、急期、缓解期和恢复期。初期是病程的第一种,患者起病比较缓慢,通常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畏寒、疲倦、全身乏力、头痛、干咳、食欲减退、恶心、腹痛、轻度腹泻或便秘等表现,随后进入急期,也就是病程的第2-3周,本期可出现伤寒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呈稽留热型,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下降等,以及出现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肝脾肿大等表现。在病程进入第四周后进入缓解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下降,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减轻,至第五周左右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症状消失,肝脾肿大也恢复正常。
  • 伤寒的症状(音频)

    伤寒的症状
    讲解医师:王之浩  (住院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普外科
    伤寒的潜伏期在10天左右,它的长短与感染菌的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以短至2天,而水源性可达到30天。它的症状在初期往往会有发热的表现,在急期,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就会有伤寒的典型表现,到了第3-4周的时候,就到了伤寒的缓解期,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的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在缓解期,往往会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威胁。到了第4周末,就到达恢复期,体温也恢复到正常,食欲也恢复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 伤寒杆菌要治疗多久(音频)

    伤寒杆菌要治疗多久
    讲解医师:戚敬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对于伤寒,首先我们要进行一般的治疗,包括消毒和隔离。一般要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症状消失以后,每隔5到7天,要对大便进行伤寒杆菌的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同时,要患者卧床休息,加强生命体征的护理,注意给予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同时,如果发热,应该给予积极的降温治疗,大多采用物理降温。另外,针对其它的一些症状,如便秘、腹泻、腹胀,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果病人病情比较重,出现一些严重的毒血症状的时候,要尝试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伤寒杆菌最主要的还是病原的治疗,首选是第三代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大概疗程需要两周左右。同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另外,要针对于一些并发症,如肠出血、肠穿孔进行积极的治疗。
  • 伤寒性心肌炎(音频)

    伤寒性心肌炎
    讲解医师:戚敬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肝病科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的疾病。可以引起多器官的损伤,包括肝脏、心肌、神经系统的损伤。伤寒性心肌炎,大概出现在病程的第2到3周左右,大多继发于一些严重毒血症者,病人可以表现为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同时,可能会出现心肌酶的异常。我们对其进行心电图的检测,可以发现ST-T改变,以及PR间期延长等。这时候要尝试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使用一些保护心肌、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可以选择第三代的头孢类,或者是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进行病原治疗。大多数病人的愈后是非常好的。
  • 伤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音频)

    伤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化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伤寒性心肌炎是由伤寒杆菌感染以后,侵犯到心肌出现的心肌炎症。治疗方案是积极的治疗原发病,抗伤寒治疗,可以应用氯霉素、氨苄西林以及头孢类抗生素类药物。伤寒性心肌炎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可以酌情的应用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果有心律失常以及有心衰,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症处理。如果合并有伤寒性的心内膜炎,要按感染性心内膜炎来治疗。对于伤寒性心肌炎,预后都还可以,但是对于重型的,有可能预后比较差,会有心脏的扩大、心力衰竭,往往会带病生存,并且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会严重的影响到生活质量。所以,有了伤寒性心肌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病,同时结合心脏的情况进行对症的治疗。一般来说,预后还都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