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 小苏打的作用(视频)

    小苏打的作用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比较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小苏打不仅在生活中是常见的食材,在医学用途中也有很多的功效。 1、中和胃酸,胃酸可以促进机体的消化,但是如果胃酸过多会损伤胃肠道黏膜。而小苏打是偏碱性,可以和胃酸有效的中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是这种中和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一般不单独使用,和碳酸钙或氧化镁联合使用比较好。 2、碱化尿液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因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嘌呤排泄不出去,而通过补充小苏打可以起到碱化尿液、促进肾脏排泄的作用,以缓解高尿酸血症,预防痛风的发生。 3、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因为小苏打是碱性,所以,临床上也用口服小苏打来治疗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但是,对于重度代谢酸中毒,一般不口服碳酸氢钠,而是采取静脉输注的方式。 小苏打不仅在医学中有很多用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祛除农药、茶垢,祛除异味等。在使用小苏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免引起中毒,小苏打在使用中容易在胃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对于胃溃疡的病人要慎用。
    2023-07-30
  • 脂肪肝怎样能治好(视频)

    脂肪肝怎样能治好
    脂肪肝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方法如下:一、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与长期大量饮酒有关,治疗酒精性脂肪肝需要戒酒;二、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数与脂质的代谢有关,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第一步应管住嘴、迈开腿、减重,第二会辅以药物治疗,具体如下,1、对于只是代谢异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常会合并代谢综合征其它表现,包括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血糖异常等,多数患者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善,成功减重后,脂肪肝会有很大程度恢复或逆转。2、对于已经存在脂肪性肝炎、肝细胞破坏、转氨酶增高的脂肪肝患者,除了要从饮食和运动着手外,还要辅以保肝药物,通过药物治疗改善或保护肝脏功能,让酶学逐步降到正常。3、有一小部分脂肪肝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此时需要针对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2023-07-31
  • 脂肪肝看什么科(视频)

    脂肪肝看什么科
    脂肪肝属于肝脏疾病,建议患者去肝病科、感染科以及消化科就诊。导致脂肪肝常见的原因包括肥胖、营养过剩,所以脂肪肝患者通常伴有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以及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同时还会让患者到内分泌科、心内科以及神经内科,根据患者所伴随的疾病,到相应的科室做综合的治疗。针对患者的营养过剩、代谢综合征,进行饮食的调整的同时,如果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到内分泌科进行血糖的调整和控制,结合应用降糖药物,同时结合饮食的调整,控制脂肪肝。如果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并伴有心脏疾病,就要到心脏内科进行应用降血脂的药,进行心脏疾病的综合的治疗。如果伴有脑血管的疾病,要到神经科同时对脑血管病进行治疗。
    2023-07-31
  • 脂肪肝接吻会不会传染(视频)

    脂肪肝接吻会不会传染
    脂肪肝不会通过接吻传染,因为脂肪肝不是传染病。脂肪肝的原因是由于营养过剩、超重,营养过剩且超重的人群,常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腹型肥胖。患者由于过剩的营养物质,会转化成脂肪,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导致肝组织中会有脂肪变性。另一个导致脂肪肝的常见原因就是饮酒,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导致脂肪肝少见的诱因,还有部分疾病会合并脂肪肝,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也会影响肝脏脂肪代谢,诱发脂肪肝。部分药物也会诱发脂肪肝,比如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胺碘酮等药物。所以脂肪肝不属于传染病,而是由一定的诱因导致,常见的诱因是超重,患者要积极控制体重,只有通过减重,才能控制脂肪肝。酒精导致的脂肪肝,患者需要戒酒,如果是药物诱发的脂肪肝,则要停止容易诱发脂肪肝的药物。如果部分疾病诱发脂肪肝,需要治疗原发病。
    2023-07-31
  • 什么是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视频)

    什么是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是因为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缺陷所导致的一个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它是由于ALDOB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这种代谢性疾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摄入果糖、蔗糖或者山梨醇后出现低血糖、乳酸酸中毒、低血磷、高尿酸血症、高丙氨酸血症等一些代谢指标的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如果长期反复摄入相关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肝肾功能异常;短期大量摄入,可能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这个疾病的发病率是二万分之一,甚至说三万分之一,但是在不同的人种之间有一定的差异,目前还没有中国人群发病率的数据。发病年龄与所饮用的食物成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婴儿时期吃的奶配方中含有大量的蔗糖,可能在出生后,给予这些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喂养,这些孩子在两三天之内就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脱水、休克、出血倾向等一些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症状;但是母乳的喂养儿,一般可能都会延续到婴幼儿期,因为婴幼儿期可能添加辅食,这些辅食中可能含有一些蔗糖或者果糖的辅食,可能会发病,一般在喂养30分钟之后,可能会出现呕吐、腹痛、出冷汗,有些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昏迷、惊厥等低血糖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终止这些食物,这些患儿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不增、肝大、黄疸、水肿和腹水等一些表现。有一些婴儿在婴儿时期可能会因为屡次进食所谓的甜食后,发生不适应的症状而自主拒食,这种保护性的行为其实可以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到成年人,但是有一部分患儿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诊断,而死于进行性肝功能衰竭。
    2023-07-31
  • 肥胖挂什么科(视频)

    肥胖挂什么科
    肥胖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肥胖时,可以挂普通内科,也可以挂内分泌科。由于肥胖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到其它科室一并就诊,比如发生冠心病,心脏科对肥胖症也可以进行治疗。如果发生脑出血、脑血栓,要到神经内科进行检查。如果患者想进行手术减肥,需要挂外科。肥胖对于机体不利,肥胖与上述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肥胖的患者需要减重,否则发生上述慢性代谢性疾病,对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对每天的进食大卡进行控制,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下来,只有入量少于出量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2023-08-01
  • 男性肥胖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男性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男性肥胖与女性肥胖的危害类似,包括易导致慢性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综合征、高尿酸血症、骨关节病、心脏病等,也可能增加患肿瘤风险。对于男性而言,肥胖可能增加勃起不良的发生,导致不育、精子质量不佳或生殖系统发育异常。还可能导致抑郁、情绪不良、社交综合征、自卑、胆怯等情绪问题。男性肥胖主要是向心性肥胖,表现为大肚子、细胳膊细腿,较多男性体型从背面看肥胖不明显,而正面能较明显地看到大肚子,所以较多男性的肥胖呈隐匿性。但向心性肥胖主要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较女性肥胖的危害更加明显。
    2023-08-01
  • 女生过度肥胖的危害(视频)

    女生过度肥胖的危害
    女生过度肥胖可以带来较多危害,具体如下:1、慢性代谢性综合征: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指标升高;2、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等;3、影响心肺功能:女生过度肥胖时心肺功能可能会明显下降,通常轻微活动后容易出现胸闷、气喘的现象;3、生殖系统的危害:可能会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闭经、卵巢功能下降、不排卵、生育功能下降;4、其它:如出现黑棘皮以及其它皮肤的改变。所以女性患者要关注肥胖,如果出现体重超重和肥胖状态,建议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通过控制饮食的总热卡、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同时配合运动来控制好体重,以免进入过度肥胖。因为这时减重比较困难,通常需要在医生的辅助下使用药物或者选择手术治疗。
    2023-08-01
  • 肥胖人群容易得什么病(视频)

    肥胖人群容易得什么病
    肥胖的人群容易患很多慢性的疾病,具体如下:1、糖尿病:肥胖容易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内脏脂肪堆积后可出现胰岛素抵抗,因此容易得糖尿病,肥胖人群一定要监测血糖水平,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增高,需积极予以干预;2、代谢综合征:肥胖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都属于代谢异常所引起,且容易与糖尿病并存;3、呼吸系统疾病:肥胖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出现阻碍,如患者在睡眠时,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时患者会由于呼吸障碍导致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4、其他:由于肥胖患者还会出现其他的不良事件,如在神经系统方面,肥胖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情况,育龄期的女性肥胖还会导致卵泡成熟障碍,或者出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患者正常的生育功能。此外,肥胖还会导致脂肪肝、骨关节病等。 因此肥胖的危害不可小觑,大家可以计算个人的体重指数,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8,则需考虑存在肥胖症,需要就诊。
    2023-08-01
  • 肥胖病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肥胖病是什么引起的
    机体发生肥胖病时,脂肪细胞的数量及其分布发生异常。身高减105为患者的理想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10%称之为过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称之为肥胖。发生肥胖时需要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密切相关,都有一个共同的致病因素,即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发生时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其代谢产物增多,可以抑制骨骼肌胰岛细胞的转导,同时在肥胖发生时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其代谢产物也可以对骨骼肌的胰岛细胞转导发生一定的抑制,产生胰岛素抵抗。肥胖发生与上述慢性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一定要进行减重。减肥的同时要管住嘴、迈开腿,对患者进食的总热卡进行控制,按照患者的身高计算出理想体重,再根据患者所从事的职业计算出每天所食用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果、蔬菜,进行总量控制后,再选择一项适合患者的运动坚持下来,使入量少于出量,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如果入量多、出量少,机体会把多余的能源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久而久之造成肥胖。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