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尿酸高了会有什么后果(视频)

    尿酸高了会有什么后果
    尿酸升高会对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当血尿酸升高>480μmol/L时,血液中的尿酸已经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沉积在关节会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如果反复发作,严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出现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可以直接沉积在肾脏,引起急性或慢性尿酸炎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严重的可以导致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此外,高尿酸血症还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高尿酸血症可以导致高血压,长期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导致高血压。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对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的发病也有影响,尿酸会通过影响肾小管来影响胰岛素的代谢信号,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研究发现,尿酸水平大于正常值范围,每升高60μmol/L,糖尿病发生风险会增加一倍。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同时使得血小板功能失调,容易出现黏附、聚集现象,导致冠心病。尿酸超过正常范围,并且每增加60μmol/L,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会增加1.5倍。所以尿酸升高对健康非常不利,需要避免尿酸升高。
    2023-08-02
  • 脑卒中的并发症(视频)

    脑卒中的并发症
    脑卒中并发症具体情况如下: 1、肺部感染:在急性期患者容易因为进食呛咳,误吸入气道导致吸入性肺炎,所以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在喂食时不能发生误吸; 2、泌尿系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加上会阴部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 3、褥疮:重症瘫痪卧床患者可能出现褥疮,预防方法是在患者绝对卧床时应勤翻身,一般2个小时翻身1次,还可以选择气垫床,并要加强护理,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 4、肢体痉挛、疼痛:中重度患者容易出现卒中后瘫痪肢体痉挛、疼痛; 5、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因为吞咽困难造成营养不良,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
    2023-08-02
  • 身体老是犯困瞌睡是什么原因(视频)

    身体老是犯困瞌睡是什么原因
    频繁出现犯困的原因可见如下几点:1、脑供血不足: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特别是有高脂血症、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而言,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壁比较硬、弹性下降、血管内径变窄会引起血流速度减缓,导致脑供血不足。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会诊,以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表现。中重度贫血患者,由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脑乏氧;2、慢性中毒:特别是一氧化碳中毒,及时脱离毒环境后可缓解; 3、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引起脑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是慢性缺血的状态,同时出现记忆力减退、集中力下降等症状。
    2023-08-03
  •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音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
    讲解医师:董爱芝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死亡率会占到25%左右,即使在幸存者中还有3/4的幸存者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痛苦,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所以,在急性期的时候一定要抢救生命,尽可能终止出血,防止血肿继续扩大。发病后24小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并发症、脑水肿,所以,基础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及维持好心肾功能,这些措施尤为重要。以后也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勿用力排大便,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要积极治疗,按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防止脑出血再发。
  •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
    当扩张型心肌病确诊时多是疾病晚期,主要是针对晚期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 1、抗心衰:首选利尿、强心治疗; 2、房颤:由于房颤后容易在左心房形成血栓,血栓随动脉血游走可能会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所以要进行抗凝,减少心房血栓的形成,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房颤的复律机会较小,主要以控制心室率,降低心脏损耗为主。
    2023-08-01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因(视频)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因
    血管性认知障碍顾名思义,是由于脑血管病而导致的认知障碍,脑血管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或中等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均可导致认知障碍,可能突发,患者表现明显认知障碍,甚至达到痴呆程度; 2、脑小血管病:临床最常见而往往忽略的诊断,患者并没有发现明显卒中过程,即没有明显半身不遂、脑出血、脑梗死,但是慢性间歇性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或行走不便,最后发现脑内大量白质疏松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甚至于一定程度脑萎缩,总称为脑小血管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硬化而造成的白质疏松症,这一类型导致的慢性进展性或慢性阶梯性认知障碍往往被大家忽略; 3、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或本身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经常会造成患者认知障碍。 总之,脑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病因包括卒中、脑小血管病和脑卒中危险因素三方面。
    2023-08-02
  • 脑血栓跟喝酒有关系吗(视频)

    脑血栓跟喝酒有关系吗
    由于个体以及其他差异,不论是人群大数据分析,还是实验室研究,都很难完全证实饮酒的利弊。但是已经明确饮酒可以诱发脑血栓,人的饮酒量与脑卒中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嗜酒者饮酒量不同,发生脑卒中的类型及预后也不相同。 过量饮酒绝对有害,酒精中毒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形成心脏附壁血栓,导致心源性脑栓塞。并且长期饮酒患者进食少,会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而且会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引起高脂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引起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增加脑血栓的发生几率。 避免酗酒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虽然轻中度饮酒对有些人有益,但对吸烟、糖尿病、肥胖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是弊多利少。不饮酒者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卒中,而饮酒者应该减少饮酒量或者戒酒。
    2023-08-02
  • 脑中风的前兆是什么现象(视频)

    脑中风的前兆是什么现象
    脑中风在医学上被称为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通常表现为偏瘫、失语或肢体麻木等症状。若以上症状持续发生,此时则不能称为前兆。 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一过性脑缺血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症状能够完全恢复,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或头颅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相应的责任病灶,这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称为脑卒中的前兆。 若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1/3的病人可自行缓解、痊愈,不再发作;有1/3的病人可能会持续发作;另外的1/3病人最后可能进展为真正的脑梗死,出现脑组织的缺血坏死灶。因此,如果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2023-08-02
  • 颈动脉狭窄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颈动脉狭窄的症状有哪些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与血管狭窄导致的脑缺血相关,主要症状包括单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障碍、嘴歪、言语不利、思维混乱、黑矇、头晕、复视、半身不遂等。根据其发病的时间特点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其区别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症状多于24小时内缓解,而脑卒中患者通常24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呈持续状态。
    2023-08-02
  • 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护理(音频)

    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护理
    讲解医师:高亦深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溶栓治疗的护理:1、观察病情的变化。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往往有肢体偏瘫、无力、麻木等状态。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有肢体的麻木、无力加重,非常有可能是再次出现栓塞,需要再次完善检查,明确病情变化,必要时需要再次进行溶栓治疗。2、生命体征的控制。一定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标准是收缩压维持在120-140mmHg之间,这样非常有助于控制再次脑出血的发生。3、观察其他的并发症状,比如突然的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喷射性呕吐,非常有可能是溶栓之后脑出血的发生,要及时复查头颅CT,必要时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4、气道的管理。长期卧床的患者,普遍都有肺部感染情况,一定要每隔两个小时翻身、拍背,注意肺部痰液的具体情况,及时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