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血栓跟喝酒有关系吗(视频)

    脑血栓跟喝酒有关系吗
    由于个体以及其他差异,不论是人群大数据分析,还是实验室研究,都很难完全证实饮酒的利弊。但是已经明确饮酒可以诱发脑血栓,人的饮酒量与脑卒中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嗜酒者饮酒量不同,发生脑卒中的类型及预后也不相同。 过量饮酒绝对有害,酒精中毒会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形成心脏附壁血栓,导致心源性脑栓塞。并且长期饮酒患者进食少,会出现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而且会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引起高脂血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引起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增加脑血栓的发生几率。 避免酗酒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虽然轻中度饮酒对有些人有益,但对吸烟、糖尿病、肥胖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是弊多利少。不饮酒者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卒中,而饮酒者应该减少饮酒量或者戒酒。
    2023-08-02
  • 脑卒中认知障碍如何做康复训练(视频)

    脑卒中认知障碍如何做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很大一部分会出现认知障碍,最常见命名性失语、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等很多类型。命名性失语是患者不知道东西叫什么名,他会用但不会说。运动性失语是东西知道叫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混合性失语,还有不认人、大小便障碍,上述都是可能会出现的认知障碍,属于认知障碍的一种。治疗一般选择康复科,以康复为主,通过平常训练或者各种锻炼,提高脑的认知能力,都是需要一个过程,逐渐缓解。因为患者脑卒中以后,部分功能丧失,所以需要重新认识、重新建立。祖国医学用针灸方法或者吃中药方法,开窍醒脑,填肾益精,调理阴阳方法,提高脑细胞再生能力。
    2023-08-02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视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轻型患者需要对症治疗,运用适当镇痛、镇静药物。如果在医院,患者要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可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缓解脑血管痉挛。必要时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卒中,也可做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脑脊液,缓解血液刺激脑膜症状。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颅脑外伤后,脑皮层细小血管损伤出血,血液流到蛛网膜下腔。人大脑表面有三层被膜,包括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蛛网膜是一层极其微薄的膜,因为上面布满网状血管而得名。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可能在伤后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2023-08-03
  • 身体老是犯困瞌睡是什么原因(视频)

    身体老是犯困瞌睡是什么原因
    频繁出现犯困的原因可见如下几点:1、脑供血不足: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特别是有高脂血症、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而言,血液粘稠度较高、血管壁比较硬、弹性下降、血管内径变窄会引起血流速度减缓,导致脑供血不足。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会诊,以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前期表现。中重度贫血患者,由于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脑乏氧;2、慢性中毒:特别是一氧化碳中毒,及时脱离毒环境后可缓解; 3、颈椎病:发病率较高,引起脑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不足,是慢性缺血的状态,同时出现记忆力减退、集中力下降等症状。
    2023-08-03
  •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音频)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讲解医师:郐国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神经外科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因此需要积极控制与监测血压水平。2、心脏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都可以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其中以心房颤动最为重要。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需要积极控制糖尿病。4、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患者会导致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极有可能会导致斑块的脱落,而引发脑卒中,因此需要口服降脂药物,进行积极的预防。5、烟、酒。饮酒和吸烟均可以诱发血管痉挛,而导致血压增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需要戒烟、酒。
  • 头痛腿酸软无力是什么原因(视频)

    头痛腿酸软无力是什么原因
    头部疼痛并伴有腿部酸软无力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个方面:1、脑血管病变:如存在高血压病史或动脉硬化病史,出现脑血管痉挛、短暂缺血、脑血栓、脑卒中等,即可出现头部剧烈疼痛,同时压迫或刺激脑部运动中枢,可出现相应支配区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腿部酸软无力,严重患者可出现偏瘫或截瘫;2、病毒感染:如比较严重的感冒,患者可出现脑部血管扩张,从而诱发头痛,同时病毒感染释放大量毒素,可引起四肢酸软、无力,以及发烧、咳嗽、咳痰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肺部感染,需住院使用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症状;3、颈椎病:颈椎在头部和躯干间起承上启下作用,如果颈椎出现病变,可能会压迫供应头部的血管,如椎动脉,导致头部缺血,从而出现头痛。如果压迫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脊髓,可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伴有踩棉花感。出现以上症状后,需具体分析病因,必要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3-07-31
  •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因(视频)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因
    血管性认知障碍顾名思义,是由于脑血管病而导致的认知障碍,脑血管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或中等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均可导致认知障碍,可能突发,患者表现明显认知障碍,甚至达到痴呆程度; 2、脑小血管病:临床最常见而往往忽略的诊断,患者并没有发现明显卒中过程,即没有明显半身不遂、脑出血、脑梗死,但是慢性间歇性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或行走不便,最后发现脑内大量白质疏松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甚至于一定程度脑萎缩,总称为脑小血管病,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硬化而造成的白质疏松症,这一类型导致的慢性进展性或慢性阶梯性认知障碍往往被大家忽略; 3、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或本身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经常会造成患者认知障碍。 总之,脑血管病性认知障碍病因包括卒中、脑小血管病和脑卒中危险因素三方面。
    2023-08-02
  • 什么是脑卒中二级预防(视频)

    什么是脑卒中二级预防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预防脑卒中再次发作,指已经得过一次脑卒中的患者,通过采取正确的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研究发现得过一次脑卒中的患者会有再发的高风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比例大约比普通人高9倍,而且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会更加严重,其中约25%人会第2次脑卒中,导致直接死亡。 脑卒中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合适的运动、合理饮食、清淡少盐、少糖、控制体重、坚持持续的药物治疗。合理使用抗高血压、降血糖、控制血脂、抗血小板的药物,控制好血糖、血压。只有坚持做好二级预防,才能更大概率的降低脑卒中的再次发作。二级预防提倡使用有效的药物、有效的剂量,做到吃药即有效。
    2023-08-02
  •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视频)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脑卒中的康复以恢复功能为主。原则根据病变在恢复期的各个时期特点决定,一开始肌肉没有活动,应促进其产生反应或反射。之后肌肉会变硬,变硬后,我们应该想办法让肌肉放松下来。还应让全身的肌肉协调运动,由全身的肌肉好像捆绑在一起的状态,到能够分离开来,各自独立做事。 按照此原则运用运动治疗,逐渐把六期全部贯彻下来,即能达到功能活动。
    2023-08-02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视频)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以后会有不同的后遗症状,具体如下: 1、轻型卒中后遗神经缺失功能较少,这些患者康复护理相对较简单,比如自行做康复训练,进行治理就可以; 2、稍微重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这时针对不同的神经功能缺失进行不同的康复护理;比如有些是肢体功能缺失的患者,如果不能行走,护理中要注意患者跌倒;如果是吞咽功能下降,就要注意进行吞咽功能康复,在护理注意其吞咽功能的评估,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分级,不同的分级采用不同的措施,让其容易吞咽的食物;如果不能进食,在短期之内如果能恢复,可留置胃管,通过鼻饲饮食进行;如果长期不能恢复者需鼻造瘘;有些患者是言语功能下降,通过言语功能康复,护理中要注意多跟患者进行交流; 3、所有的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都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避免出现卒中后的心理问题。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