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音频)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损伤之后可以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第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也是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是泌尿系结石和泌尿系感染,最主要是因为腰骶髓为脊髓的反射中枢,一旦损伤之后,可以出现尿潴留、尿失禁等一系列表现;第三、是压疮,特别见于骶部、跟骨结节、大转子、坐骨结节等区域;第四、是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第五、是体内失调,需要予以相应的治疗;第六、是异位骨化;第七、是神经源性膀胱;第八、是性功能障碍。
  • 脊髓损伤怎么办(音频)

    脊髓损伤怎么办
    讲解医师:王富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脊髓损伤怎么办?对于脊髓损伤,往往会导致四肢的肌肉无力、麻木,甚至导致瘫痪。出现脊髓损伤以后要严格的卧床,避免受凉,多注意保暖。如果只出现了四肢的麻、疼以及无力,可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配合针灸、理疗治疗,以促进损伤脊髓的恢复。如果病人出现了四肢瘫痪,主要看脊髓有没有明显的压迫,如果有脊髓明显的压迫,要行手术减压治疗,以解除脊髓的压迫,同时术后应用脱水药物,以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如果有条件可做高压氧治疗,以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同时要被动活动四肢,防止长时间瘫痪以后,出现的肌肉萎缩。
  •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方法(音频)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方法
    讲解医师:周红俊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康复评定类似于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但不是确定疾病的性质与类型,而是确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与程度。1、运动功能的评定,通过运动指数评分法:10条肌肉,每条最高5分,共5×10×2=100分。2、感觉功能的评定,通过感觉功能评分法:28个点,分别检查痛觉和轻触觉,共28×4×2=224分。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4、关节活动度评定。5、肌张力评定。6、二便功能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的评定共10项(满分100分),包括排便、排尿、梳洗、入厕动作、进食、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四肢瘫功能指数的评定内容共10项(满分100分),前9项是日常生活有关的各项动作,包括转移、梳洗、洗澡、进食、穿脱衣服、轮椅活动、床上活动、膀胱功能、直肠功能,第10项是护理知识测验。
  • 脊髓损伤的残疾预防(音频)

    脊髓损伤的残疾预防
    讲解医师:张洁  (主管技师)
    就职单位: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损伤残疾预防的三个阶段,包含急救、治疗及康复的全过程。一级预防及预防残损,主要是指在急救的过程中,搬运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脊髓损伤的发生,在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尽早采取急救措施,制动、固定、药物治疗和正确的选择外科手术适应症,防止脊髓二次损伤或继发性损害,防止脊髓功能障碍的加重,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二级预防即预防残能,脊髓损伤发生以后,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开展早期康复,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残存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立,防止或减轻残疾的发生。三级预防即预防残障,脊髓损伤造成脊髓功能障碍后,应进行全面的康复,包括医学上的、工程上的、教育上的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残存功能,并适当的改造外部条件,如房屋的无障碍改造,如使用物件的改造,使患者尽可能的在较短的时间内重返社会,生活独立,用药物来控制。
  • 脊髓损伤的康复注意事项(音频)

    脊髓损伤的康复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损伤的康复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强调尽早进行康复治疗,也就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进行各种手段的康复治疗;第二、是多种康复措施同时进行,以争取最大限度的神经功能的恢复;第三、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康复手段使用不当,造成脊髓的继发性损伤;第四、是针对患者的肢体康复和患者的心理康复同时并进,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 脊髓损伤的呼吸与排痰训练方法有哪些(音频)

    脊髓损伤的呼吸与排痰训练方法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根林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
    脊髓损伤的呼吸与排痰训练方法有哪些?适应症:呼吸肌无力的四肢瘫患者。这些患者会有:肺不能有效扩张;咳嗽无力痰液堵塞气道;肌肉痉挛致胸壁顺应性下降;胸廓运动的减少出现废用性关节挛缩。传统呼吸训练法有:吹气球训练、腹部放置沙袋训练、深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训练等。现代肺部物理疗法有:体位引流、胸部叩拍、徒手呼吸功能训练以及辅助排痰等。
  • 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措施(音频)

    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措施
    讲解医师:史建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
    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有很多的方法,首要第一个方法就是要做高压氧,因为脊髓的恢复需要高氧的状态,有了高氧的状态,就有便于神经的修复。第二个就是要常规的康复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自主的运动的康复技术,被动的运动的康复技术等。强调的是高压氧,这是最主要的技术。
  •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如何进行康复训练?(音频)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讲解医师:郝盼富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
    脊髓损伤之后,最常见的就是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功能障碍。对于脊髓损伤,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可以通过针灸、推拿。针灸的时候要根据脊髓损伤处于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如果是急性期,我们要用强刺激,可以在针灸的同时配合电针去治疗。如果是后期恢复期,对于肌张力高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要侧重于用推拿手法,推拿时要用相对轻缓的手法,这样可以防止肌张力继续升高。另外,还可以用辅助的器械,常用的有起立床。起立床是为了让患者能够尽早的站起来,它可以调整患者站立的角度,让患者更好地适应从卧位到站位的姿势转变。
  • 颈椎脊髓损伤能恢复吗?(音频)

    颈椎脊髓损伤能恢复吗?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颈椎脊髓损伤是否能够完全恢复,取决的因素比较多,如脊髓是否为完全性损伤,患者的救治时机也是很关键的因素。还有脊髓损伤的节段,如上颈髓的损伤患者,症状往往会比较重,一般会出现膈肌瘫痪和四肢痉挛性瘫痪,以及面部的感觉丧失,或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下节段的脊髓损伤患者,一般表现为双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双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还可以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如果患者为不完全性的脊髓损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 脊髓损伤的症状(音频)

    脊髓损伤的症状
    讲解医师:范存刚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损伤之后,患者突出的表现是不同程度的瘫痪、呼吸肌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肢体感觉障碍,以及躯干有出现感觉局面等一系列的表现,根据损伤的部位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如上胸段的损伤,患者可以出现膈肌瘫痪,而有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等表现,可以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性截瘫,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对于胸段脊髓损伤,一般是完全性的脊椎损伤,常有下肢截瘫,与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消失。对于腰膨大的损伤,患者一般会出现下肢的迟缓性瘫痪,提高反射消失、腹壁反射存在,排便、排尿障碍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