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

  •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表现(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也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的主要疾病,与多发性硬化是同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一种重大疾病谱系。患者主要症状是视神经炎和横贯性脊髓炎两部分。部分患者是以孤立的视神经炎起病,另有一部分患者则是以孤立的横贯性脊髓炎起病,还有部分患者会累及到脑干,出现脑干的症候。如果累及到视神经,就会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失明或者出现视野的缺损,可以是单眼、双眼同时起病或者两者一前一后起病。如果产生横贯性脊髓炎的情况下,会出现横贯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所有深浅感觉运动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的大小便功能出现障碍,残疾的后遗症表现会比较严重。 视神经脊髓炎除了以上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神经根的症状,因为是横贯性损伤,所以会出现神经根的疼痛,或者出现类似多发性硬化莱尔米特征的表现。如果累及到脑干,就会出现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主要是累及到颈髓和脑干、颈髓和延髓交界区引起的症状。如果影响到间脑,则会出现嗜睡、困倦或者顽固的低钾血症表现。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表现(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表现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表现较多,临床根据不同累及部位存在不同表现形式,具体如下:1、视神经损伤:临床最常见,患者表现为单眼或双眼同时或相继出现视力损伤及视野损伤,损伤程度相对较重;2、脊髓炎表现:一般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表现,脊髓损伤较完全,患者可出现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或消失、尿便障碍。此外,可出现双下肢截瘫,严重时出现四肢瘫;3、延髓极后区综合征:表现为顽固性恶心、呕吐,所以多数患者初次可前往消化科就诊;4、脑干症状:可出现头晕、面部感觉异常、复视、共济失调;5、大脑症状:可出现意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发病原因(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发病原因
    视神经脊髓炎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免疫相关脱髓鞘疾病,较多发性硬化发病率更高。但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与病毒感染、特殊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有关。近年对于其发病机制研究存在一定进步,2004年发现特异性水通道蛋白抗体属于此疾病致病抗体。此类抗体的发现,明确视神经脊髓炎独立于多发性硬化外,成为单独疾病实体。水通道蛋白抗体可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水通道蛋白结合,进而激活一系列细胞毒性反应,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体存在水通道蛋白组织内,均可受到抗体攻击而产生病症,包括视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及脑干相应损伤。
    2023-08-01
  • 先天隐性脊柱裂能剧烈运动吗(视频)

    先天隐性脊柱裂能剧烈运动吗
    先天性脊柱裂患者能否进行剧烈运动,需要根据脊柱裂的严重程度决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局部脊柱裂:如果只是局部脊柱裂,没有合并脊髓栓系、骶管囊肿、脊髓纵裂畸形等一系列对神经结构造成影响的病变,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包括跑、跳等相对剧烈的运动。因患者只是棘突局部有裂缝,对患者脊柱稳定性及神经结构都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可以进行上述运动;2、合并神经损伤:如果患者在脊柱裂的基础上合并脊髓栓系,由于脊髓受到栓系带束缚,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加重脊髓损伤,甚至造成突发的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甚至造成瘫痪。因此对于先天性脊柱裂,应前往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合并神经损害,包括脊髓栓系、骶管囊肿、脊髓纵裂畸形等。如果没有合并病变,一般可以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和锻炼。如果合并神经病变,则需要适当限制剧烈运动。
    2023-08-02
  • 胸椎管内肿瘤手术风险(视频)

    胸椎管内肿瘤手术风险
    胸椎管内肿瘤手术风险和肿瘤性质、部位有关。人体脊柱最长部位是胸椎,占脊椎主体的12节。胸椎特点是脊髓粗细在椎管里和胸椎贴合紧密,因此胸椎椎管直径和脊髓直径接近,导致可调节的空间较小,风险也与此相关。 手术,外伤后脊椎损伤易导致脊髓损伤,腰椎脊髓损伤少见,而同样以胸椎最为常见。因为脊髓和椎管贴合紧密,骨折后易导致脊髓损伤。如果是进行脊髓外手术,相对手术并发症风险非常低;而脊髓内病变,因为手术时要切开脊髓才能切除病变,往往带来较明显并发症。主要并发症风险是胸椎导致影响到下肢,如下肢麻木、无力等感觉障碍,此外还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
    2023-08-03
  •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视频)

    脊髓损伤分级标准
    脊髓损伤后为方便临床诊断,还有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所以提出脊髓损伤标准,最早期国内脊髓损伤标准是根据截瘫指数区分。截瘫指数是0-6分,0分是正常,6分是完全脊髓损伤。分法较简单,是根据感觉、运动和二便功能区分,各是0-2分。若是脊髓完全损伤,感觉、运动完全丧失,就是感觉2分、运动2分、二便功能2分,也就是6分。 现在慢慢到国际上应用方法又较多,最常用Frankel分级,分成A、B、C、D、E五级。A级是脊髓完全性损伤,E级是脊髓功能完全正常,B-D级是不全性损伤,但根据有无功能性运动又有定向区分。现在国际上还有美国分类,是ASIA分类,将患者的神经功能量化后进行量化性评分,更加科学、标准,临床上也在应用。
    2023-08-03
  • 脊髓损伤伤员的搬运方法(视频)

    脊髓损伤伤员的搬运方法
    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一般使用硬担架进行搬运,如果条件不具备,在急救现场也可以用木板、黑板,或者工地上的跳板。搬运患者时先让患者从仰卧位,四肢伸直放在身边,将硬的单架跟硬木板放在伤员一侧。颈椎损伤患者至少要3个人进行搬动,一个人在头顶部,两手抓住患者的双肩跟双臂,夹起患者头部,让患者头肩颈保持一致,另外2人在患者同一侧将伤员托起,轻轻放在木板上,整个过程要协调统一、轻柔稳妥,保护伤员身体平起平坐,防止躯干扭转。 如果有颈围则需使患者颈部制动,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用硬纸板弯曲成简易颈围围在患者颈部,然后用沙袋或者衣物固定在伤员颈部两侧,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因为颠簸造成颈部摆动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胸腰椎损伤一般不需要扶住头部,可以2-3个人在同一侧双手从患者身体下方伸至身体对侧,一个人托肩背,一个人托腰背,还有人可以托下肢,协同动作把患者水平搬到担架上。
    2023-08-03
  • 脊髓损伤并发症(视频)

    脊髓损伤并发症
    脊髓损伤并发症有如下几条: 1、四肢瘫痪,脊髓损伤以后会导致四肢瘫痪,包括上肢瘫痪和下肢瘫痪,所以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理之后最常见并发症即为褥疮,因为患者不能翻身造成。对于压疮主要是预防,要给病人定期翻身拍背,一旦发现局部受压部位比较红、有破损时,要用气圈将受损部位垫空起来,对于褥疮主要是预防。对于大小便失禁病人,要防止因为长期穿尿不湿或者长期插导尿管,出现有尿液渗漏情况,从而加重褥疮情况。总之,患者要保持伤口部位干洁才能预防褥疮; 2、肺炎,因为四肢瘫痪病人无胸式呼吸,会有痰咳不出来,所以病人很容易出现肺炎,需要陪护人员主动帮患者翻身拍背,从而将痰拍出来。另外患者应注意避免受凉,主要目的是预防肺炎; 3、泌尿系感染,因为病人长期卧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有时候会插尿管。而尿管属于异物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另外有病人憋尿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尿液自行流出,容易造成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应尽量预防; 4、腹胀、腹泻,因为病人呼吸全靠膈肌运动即腹式呼吸且无胸式呼吸。一旦病人出现腹胀或者腹泻之后,因为病人肚子一胀之后,膈肌上下运动空间基本全部丧失,病人平时会感觉到呼吸困难; 总之,脊髓损伤以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腹胀、腹泻,这些并发症都应以预防为主。
    2023-08-03
  •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区别(视频)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区别
    完全性脊髓损伤指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功能完全丧失,肌肉运动和身体感觉消失,包括肛门和会阴部感觉消失,肛门括约肌主动收缩功能消失,患者无法自主控制排便和排尿。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部分保留,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可以存在不同程度感觉和功能异常。损伤平面以下肢体对于触碰、针刺、温度改变能够感受到或肌肉能够收缩或能够移动肢体,都是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鉴别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最重要是判定有无肛门周围、会阴部感觉和肛门括约肌功能。 患者即使下肢感觉肌力完全消失,但如果肛门、会阴部感觉依然存在,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良好,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功能改善和恢复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需要积极处理。但完全性脊髓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一定无恢复可能性,通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在一定程度得到功能改善,需要积极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2023-08-03
  •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视频)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
    脊柱骨折急救搬运原则如下: 1、在急救现场,如患者已有脊柱骨折的情况,则在搬运时应特别注意,对于怀疑有颈椎骨折的患者,应该避免擅自活动其头部,在未得到颈托的保护时应让病人平躺,使其头部和身体呈直线状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果怀疑患者有胸腰椎骨折,切记不能让病人坐位检查,也不可背驮运送和抱持运送,这时应尽快呼叫救护车,应用单架转运;如果没有单架,应采用三人平托的方法,将患者平托转运。转运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双下肢的活动情况,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脊髓损伤,如患者双下肢不能活动或有麻木感,则考虑存在脊髓损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