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

  • 男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音频)

    男内分泌失调怎么调理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调理男性内分泌失调来。男性往往会出现像痤疮、多毛,或者是情绪低落、失眠、乏力,甚至出现脱头发,往往还有出现像性欲的减退,内分泌医生、皮肤科等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憩室性的疾病,归结于所谓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独立特殊的疾病,需要进行对症治疗。\n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合理的局部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某些中医调理治疗,最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改变内分泌失调,合理均衡的营养,少油、少盐、少糖,科学的运动帮助改善心肺功能,减轻压力。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和耐力运动,每周五次以上,每次40分钟以上,运动的时候要达到微微出汗,微微喘,能说话不能唱歌,最佳的心率170次/分减年龄,喜欢的运动方式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甚至结合器械,把运动养成爱好,终身都会获益。一定要记住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心理的平衡同样重要。男性内分泌失调最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音频)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内分泌失调不是独立的疾病,也不是特异性的规范诊断。治疗上,一方面需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需要进行专科的对症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很多症状,比如女性痤疮、多毛或者月经紊乱,甚至皮肤出现褐色斑,男性可能出现失眠、脱头发,各个专科进行详细的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这时归结为内分泌失调。\n治疗上,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均衡的营养,科学适度的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非常重要,不要忘记充足的睡眠同样重要。如果症状仍然不缓解,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比如痤疮、多毛,皮肤科进行局部或者物理治疗,甚至使用女性抗雄激素的治疗。如果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有可能需要妇产科调整治疗,可以去专门的正规中医科,医生帮助辨证施治,并进行对症治疗。
  • 内分泌失调会有什么症状(音频)

    内分泌失调会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由于内分泌失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不是规范的诊断。当遇到皮肤出现的老化、皮肤色素明显的沉着或者是色斑,比如女性月经不规律、月经量比较少、时间失去了明显规律,比如出现了明显的肥胖或者长期不孕、不育,女性乳房明显的胀痛、增生,体毛过多、耳鸣、脸上长痘痘,可能会归于内分泌失调。\n因为进行了各种专科的详细检查,没有发现特殊的疾病。专科医生会说,症状是由于内分泌紊乱或失调导致的,实际上并不是最终的答案,往往这些症状需要进一步的随诊观察。建议除了定期复查以外,从生活方式上要注意,比如均衡的营养、适度的锻炼、戒烟、限酒、良好的睡眠以及心理的平衡。内分泌失调并没有特指的临床症状,是当出现某些刚才提到的症状找不到原因的时候给的描述性原因。
  •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音频)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内分泌失调并不是病因诊断,往往是存在某些临床症状,像面部痤疮或者皮肤长黄褐斑、女性月经失调,进行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疾病,归决于所谓内分泌失调。\n内分泌失调仅仅是笼统功能上的一种描述,并不是特指的某种特殊疾病。因此,其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需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帮助减轻症状。另外,中医科医生也可以辨证施治帮助缓解症状,比如女性出现面部痤疮,甚至皮肤出现黄褐斑,或者男性脱发出现相应症状,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比如面部痤疮可以去皮肤科治疗,女性月经紊乱应该去妇产科进行对症治疗。\n另外,中医科医生也可以根据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帮助减轻症状。同时特别强调的是,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均衡的营养,科学适度的锻炼,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非常重要,也要作息规律、充足睡眠。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并不是所谓的对因治疗。
  • 为什么内分泌失调(音频)

    为什么内分泌失调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由于内分泌失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不是一个规范的诊断,因此内分泌失调没有具体唯一的原因。内分泌失调往往是出现了某些症状,比如男性出现了脱头发或者是性欲的减退,女性出现了面部长痤疮、面部明显的出现色素沉着,长黄褐斑或者是月经紊乱,经过专科的检查,没有发现各种器质性的疾病,这样就归结于所谓内分泌失调。\n内分泌失调并不是明确病因的一个疾病,往往是各种症状临床表现,它可能更跟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关系,比如有大量的饮酒、吸烟、生活没有规律、缺乏睡眠、缺乏运动。另外,有些人吸烟同时不注意锻炼,要想调理需必须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均衡的营养、科学适度的锻炼、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充足睡眠,另外心理平衡非常的重要。内分泌失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因。
  • 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音频)

    1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并不能治愈,1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造成免疫系统破坏了胰腺的β细胞,或者由于其他的因素造成胰岛的功能完全损伤。身体绝对缺乏胰岛素,这样会造成高血糖、血脂异常,甚至出现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可以出现各种急慢性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n1型糖尿病往往出现在儿童青少年起病比较急,测定血糖往往比较高,病人比较消瘦,通过测定胰岛功能有助于帮助分型诊断。1型糖尿病不能够治愈,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胰岛功能完全恢复。但是通过胰岛素通过饮食以及适当运动,血糖自我监测能够让1型糖尿病长期控制稳定,预防1型糖尿病的各种急慢并发症,使得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能得到保障,寿命和健康人一样。\n1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可以有蜜月期,胰岛功能有部分恢复,在半年左右可以不使用胰岛素,仅仅是使用饮食和控制运动,定期监测血糖,但是要警惕蜜月期往往比较短。如果发现经过蜜月期血糖明显的变化,病情加重就需要及时的在医生指导下能恢复胰岛素的治疗,正规控制好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怎么治疗最好(音频)

    1型糖尿病怎么治疗最好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1型糖尿病的治疗涉及两个关键的步骤,一个要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当然,监测如何具体操作,以及监测多长时间的频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一个采用注射胰岛素或者是胰岛素泵,让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不能够间断,另外胰岛素泵是贴身佩戴在身体,通过一根细细的管子连接到皮下脂肪,帮助泵入胰岛素。\n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治疗当中最主要的药物,因为1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像自身免疫性的损伤或者是病毒的感染,造成自体的胰岛完全瘫痪,只有通过替代胰岛素的治疗,才能够维持生命。另外,还可以仔细计划饮食和活动水平,因为进餐增多会升高血糖,活动加量会降低血糖。虽然可以严格的计划,但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正常进餐,也可以外出就餐,参加各种活动,和其他的人一样,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保证其健康,比如戒烟。\n另外,每年也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同时,1型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学会自我的管理,像饮食、运动,以及血糖的监测,应该仔细记录,出现症状,应该也相应的记录,这样可以和医生好的沟通,帮助不断的调整治疗方案。另外,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千万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比如糖尿病肾病的尿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以及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筛查,以及眼底的检查,另外定期进行血的化验。1型糖尿病治疗最好的方式是饮食、运动、胰岛素的治疗,和糖尿病患者不断的自我学习完善知识,在医生、家人共同的努力下治疗最好。
  • 2型糖尿病能喝啤酒吗?(音频)

    2型糖尿病能喝啤酒吗?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可以少量喝啤酒,但是不建议每天都喝啤酒,而且喝的量非常多。啤酒是用粮食酿造,如果喝得过多肯定热量会超标,另外,啤酒当中的酒精会影响肝糖的输出和糖异生,喝完啤酒以后短时间血糖会降低,甚至糖尿病患者没有吃主食时喝酒,造成血糖降低引起低血糖。\n但是随着酒精作用的逐渐减弱,和啤酒一块吃的其他的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会进一步增加血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另外,如果啤酒喝的过多,会增加肝脏的损伤,很多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啤酒喝的过多会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情况。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喝啤酒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而且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也不理想,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喝啤酒。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着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过量喝啤酒不利于血糖、血脂和嘌呤、血压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偶尔可以喝啤酒,像逢年过节、朋友聚会,但是千万不能过量。
  • 2型糖尿病最新疗法(音频)

    2型糖尿病最新疗法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没有所谓2型糖尿病最新的疗法,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和医生进行沟通,医生帮助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体化2型糖尿病治疗的方法,相对于自己就是最新的疗法。\n2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的因素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绝对缺乏,这样就会出现高血糖、高脂血症,甚至出现其他的代谢紊乱,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控制,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让寿命缩短。通过饮食和运动是治疗的基础,不能够仅仅凭药物治疗达到满意控制,合理均衡的营养,科学适度的锻炼。\n另外,糖尿病患者需要不断的积累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自己测好血糖,规律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医生定期沟通,医生帮助我们个体化的安全降糖,同时医生还会帮助控制好血压、血脂以及体重,这样全面的综合管理才能让糖尿病患者预防各种并发症。\n另外现在也有所谓新型的降糖药,主要是仅仅控制血糖,不能够明显避免心脑血管疾病,所谓的SGLT-2和GLP-1受体激动剂,带来心血管的获益,当然一定是在医生指导下帮助选择,不能自己去寻找所谓最新的疗法。
  • 二型糖尿病怎么治疗(音频)

    二型糖尿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胡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或环境的因素造成身体里面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血糖增高。可以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危急2型糖尿病主要的是大血管病变,也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它的治疗首先是医学营养治疗,在医学营养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的进行饮食控制,主食粗、细搭配适度,适度、适量,米饭、馒头、包子、饺子、面条、稀粥,种类都可以,但是不要吃得过饱,七成饱。另外,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都应该摄入,但是要注意适量,水果最好是掌握在一个拳头大小,蔬菜可以一天吃一斤左右,肉、蛋、奶也要掌握在每天半斤左右。饮食方案要结合工作、运动、学习强度,灵活进行调整。\n另外,要坚持运动,运动能帮助控制体重,更好的降低餐后血糖,千万要注意适度、适量、科学进行。学会自己监测血糖,把血糖监测好,评估治疗的效果,如果血糖增高会相应的找原因。同时要多积累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的知识,这样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更好的和医生进行沟通。同时医生会帮助选择适合的降糖药物,有口服也有注射类的药物,既要保证血糖全面控制,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体重增加,防止低血糖。还需要在降糖的同时关注血压的治疗或者血脂的控制,因为光有血糖的控制还不能够完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要进行抗血小板的治疗。需要和医生定期的沟通,定期的复查,长期坚持降糖、降压,控制好血脂,长期的坚持才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各种并发症,让我们能够和健康人一样活得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