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

  • 老年精神障碍的症状(音频)

    老年精神障碍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惠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老年精神障碍,一类是功能性的精神障碍,也就是我们普通所说的精神疾病,主要以幻觉、妄想、情感障碍为主。另一类老年期的精神疾病就是器质性的,主要症状有痴呆,谵妄或者人格改变,这两类的症状是不同的。现在大家特别关注的一个症状就是老年期的痴呆,痴呆症状首先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特别是近记忆力的减退,然后往前推演,遗忘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第二个表现为执行能力的下降,比方说原来能够操作的一些日常生活的工作,或者家务事,慢慢的就不能正常操作,还会带来生活上的很多的不便。
  •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不是精神病(音频)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不是精神病
    讲解医师:黄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精神科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精神病中的一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一般急性起病,病情迅速发展到高峰,临床表现症状多样。有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例如患者兴奋、乱语、自言自语、大喊大叫、乱走、幻觉、妄想、易激惹、冲动伤人毁物等症状。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可以在精神科住院吗(音频)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可以在精神科住院吗
    讲解医师:黄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精神科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一般是可以在精神科住院的,但住精神科前需要进行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来决定。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患者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精神异常,临床可以表现兴奋乱语、行为异常、幻觉、妄想,临床以嫉妒妄想较常见,情绪的改变等症状。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临床上治疗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应先治疗原发病,即脑外伤。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期:应对症进行干预; 2、慢性期:长期病变可导致患者的人格改变以及情感方面的问题,如易怒、攻击行为,甚至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对于精神病性症状,应给予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情感方面的症状,应给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对于抑郁或焦虑症状,应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3-07-30
  • 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怎么治(视频)

    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怎么治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症状,即血管性痴呆的相关表现。脑动脉硬化、脑出血和脑卒中,最终伴发的精神障碍,即为痴呆的症状。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症状分为认知功能和非认知功能精神性症状两类,对于非认知功能精神性症状,动脉硬化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如果硬化部位位于大脑前额叶或颞叶,可能会出现精神和情感相关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023-07-30
  •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视频)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包括:1、不自主的抽动,如眼睑、口角、摸鼻子、挠头等不正常的动作;2、咽喉部的肌肉紧张,导致不自主的发声,形式多变的多种声音,可以在短时间内靠意志力进行控制;3、行为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因不自主发声与不自主的动作,引发自卑感,继而焦虑、抑郁,出现精神障碍和行为障碍。
    2023-07-30
  • 小儿抽动症的分类有哪些(视频)

    小儿抽动症的分类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小儿抽动症可分为短暂性抽动、慢性抽动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短暂性抽动病程不超过一年,且有缓解期;慢性抽动病程超过一年以上,且每年缓解期不超过两个月;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特殊分型,合并肢体抽动和发声抽动。
    2023-07-30
  • 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视频)

    小儿抽动症如何预防
    小儿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其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无法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仅能在孩子不自觉出现症状时,家长及时发现,避免患儿发作过久,应及时就诊,寻求医生协助处理。早期通过心理干预、推拿按摩、心理暗示等方式可以治愈,并非一定要应用药物治疗。
    2023-07-30
  • 青少年抑郁症原因有哪些(视频)

    青少年抑郁症原因有哪些
    青少年抑郁症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期的一类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包括: 1.遗传因素; 2.家庭环境: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暴力、受到忽略、家庭教养方式不当(过度溺爱、包办); 3.社会因素:社会暴力、学习竞争压力等; 4.应激生活事件:精神创伤、失恋等。
    2023-07-30
  • 什么是社交焦虑症(视频)

    什么是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发病年龄较低,多见于青少年时期(13-19岁),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害怕、恐惧及焦虑、心跳加快、出汗、发抖、口吃、脸红、肌肉紧张及恶心、腹泻等症状。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