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

  • 气胸手术后复发率(音频)

    气胸手术后复发率
    讲解医师:万清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郑州人民医院胸外科
    气胸经过胸腔镜下肺大泡楔形切除术加胸膜固定术以后,术后的复发率很低,一般低于5%,是小概率事件。一般经过胸腔镜肺大泡楔形切除以后,如果假如再有肺大泡破裂,由于做了胸膜固定术,仅仅会出现局部的气胸,不会再出现大范围的肺被压缩,因此就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另外,如果胸膜摩擦做的好,不可能再出现局部的气胸,因此气胸术后复发率是相当低的。如果有肺大泡破裂引起的气胸,应该行胸腔镜下肺大泡楔形切除术。
  • 气胸怎么抽气(音频)

    气胸怎么抽气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抽气指的是胸膜腔穿刺抽气,胸膜腔穿刺抽气是气胸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胸膜腔穿刺抽气法适用于小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穿刺抽气可以加速肺复张,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具体的操作是患者可以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在患者患病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作为穿刺点,消毒后用胸穿针或细导管直接刺入胸膜腔,然后连接注射器或人工抽气机抽气并测压,直到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为止。一般情况下,单日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胸膜腔压力下降到零左右即可。\n抽气操作可以每天进行一次,或者隔日进行一次,如果是危及生命的张力性气胸患者,则需要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以达到临时减压的目的,穿刺部位与上述相同,但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首选部位。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医疗手套,在针头尾部制作一个单向活瓣,以免胸膜腔内压力下降后,空气被反吸入胸膜腔,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
  • 气胸麻醉怎么麻醉(音频)

    气胸麻醉怎么麻醉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治疗时的麻醉方法,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气胸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排气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大类,选择排气治疗法时,使用的麻醉方法为局部麻醉,即局麻。排气治疗的具体方法是胸腔穿刺抽吸法和胸腔闭式引流法,胸腔穿刺抽气是临床基础操作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外科手术的一种,这两种操作都需要局部浸润麻醉,但是在临床上,胸腔穿刺抽吸法已经很少应用,绝大多数气胸患者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n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严重的情况,还有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以及反复发作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相对简单,虽然创伤比穿刺排气略大,但是排气效果好。对于需要进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则需要全身麻醉。对于长期气胸、反复发作的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 气胸如何放气(音频)

    气胸如何放气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的放气方法,临床上一般有胸腔穿刺抽吸法和胸腔闭式引流术,大致情况如下:\n1、胸腔穿刺抽吸法:适用于小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较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抽吸治疗可以加速肺复张、迅速缓解症状。一般情况下,一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对于危及生命的张力性气胸,在没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或现场急救中,可用粗针头迅速刺入胸膜腔,以达到暂时减压的目的。如有条件,可用医疗手套在针头尾部制作一个单向活瓣,防止胸膜腔压力下降后,空气被反吸入胸膜腔。\n2、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不稳定型气胸、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严重、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还有反复发作的气胸患者。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患侧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经局部麻醉后置入引流管一枚,然后连接水封瓶,进行持续负压吸引。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排气效果较好,一般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到数天,肺脏即可完全复张。在目前的临床实际中,胸腔穿刺引流已经非常少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
  • 血胸气胸脓胸插管位置(音频)

    血胸气胸脓胸插管位置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血胸、气胸、脓胸临床上一般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既在胸膜腔内留置引流管,实现对血液、气体或脓汁的持续引流,引流管的具体留置位置需要根据引流目的决定,主要分析如下:\n1、单纯性气胸:插管位置一般选择在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便于在立位时气体排出,并促进肺叶复张。\n2、血胸、脓胸或血气胸:插管位置一般选择在患侧腋中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该位置操作安全性相对较大,很少发生副损伤,缺点是对气体引流的效果较差。\n3、其他特殊情况:比如严重的胸外伤或胸廓畸形,具体插管位置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状态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选择。如果病情需要,也可以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和腋后线第7-8肋间各放置一枚引流管,以实现气体和液体的同时引流,互不干涉。\n血胸、气胸、脓胸的插管虽然不是复杂手术,但可以迅速缓解肺脏受压,帮助肺叶复张,起到挽留生命的作用。
  •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音频)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血胸、气胸、脓胸的穿刺位置在临床上一般有两种选择方法,一种是根据诊疗常规和工作习惯,确定穿刺位置,另一种是经超声定位后,选择液体最深处,确定为穿刺位置,大致情况如下:\n1、根据常规操作习惯操作:如果是单纯性气胸,一般穿刺位置选在患侧的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也有资料推荐,可以选用腋前线的第4-5肋间,但是这个位置距离心脏比较近,穿刺中容易发生副损伤,损伤心脏,所以临床中一般不选用。如果是血胸或脓胸,一般选择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这个穿刺点操作的安全性相对较大,很少发生副损伤,缺点是无法对气体进行引流。如果是气胸合并血胸或脓胸,可能需要在以上两个穿刺点分别穿刺,才能实现引流的目的。\n2、超声定位后操作:对于特殊情况,比如严重的胸外伤或者胸廓畸形,具体的穿刺部位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状态和影像检查结果,综合选择判定。在目前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超声定位后,选取液体最深处进行穿刺,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 张力性气胸的判断与处理(音频)

    张力性气胸的判断与处理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张力性气胸为可以迅速致死的急性疾病,其判断和处理方法如下:\n1、判断:患者可以表现出严重、极度的呼吸困难,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漓、发绀、气管明显向健侧偏移、颈静脉怒张,大多伴有皮下气肿。如果是创伤导致的张力性气胸,受伤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且呼吸音消失,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胸腔内严重积气,肺叶完全萎陷,向纵隔移位。\n2、处理:发生张力性气胸后,应迅速使用粗针头穿刺胸膜腔减压,具体操作为以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交汇处为穿刺点,有条件者可应用局部浸润麻醉,将针头直接刺入胸壁进入胸膜腔,可见到有大量高压气体喷出,有效起到胸膜腔减压的作用。此外,有条件者可用医疗手套,在注射器尾端做成单向活瓣,防止胸膜腔内气体压力下降后,空气反吸入胸膜腔,操作时尽量做到无菌操作,但放气减压操作优先于无菌操作。完成上述操作后,患者需要迅速到医院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同时对张力性气胸进行病因排查以求根治。
  • 气胸什么症状(音频)

    气胸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一般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而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刺激性咳嗽。胸痛是由于胸膜牵拉的结果,一般为刀割样疼痛或针刺样锐痛,并随深呼吸而加重,逐渐转为持续性疼痛,少数患者可有咳嗽、气喘。大量气胸时,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张力性气胸可呈现进行性严重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和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常引起死亡。\n气胸临床表现的轻重,与三个因素有关:\n第一、有无肺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n第二、气胸发生的缓急;\n第三、胸腔内积气量的大小和压力的高低有关,原本肺功能严重减退,即使气胸量小,也有明显的呼吸困难。\n青年人肺功能较好,肺脏压缩达80%以上,症状很轻。气胸的体表症状与气胸量有关,少量气胸时体征并不明显,当气胸量达30%以上时,患侧的胸部表现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大量气胸时,可使心脏和气管向对侧移位。
  • 气胸有什么表现(音频)

    气胸有什么表现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气胸一般起病急骤,临床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而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是由于胸膜被牵拉,通常为刀割样疼痛或针刺样锐痛,并随深呼吸而加重,以后逐渐转为持续性疼痛,少数患者可有咳嗽、气喘。大量气胸时,患者感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可呈现进行性严重,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和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常引起死亡。气胸临床表现的轻重常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n第一、有无肺基础疾病及肺功能状态;\n第二、气胸发生的缓急;\n第三、胸腔内积气量的大小和压力的高低。\n如果原本肺功能严重减退,即使气胸量小,患者也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而青年人肺功能较好,肺脏压缩达80%以上,症状也可以很轻。气胸的体表症状与气胸量有关,少量气胸时体征并不明显,当气胸量达30%以上时,患侧的胸部表现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大量气胸时可使心脏和气管向对侧移位。
  • 气胸的保守治疗方法(音频)

    气胸的保守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保守治疗是气胸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或首次发作、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保守治疗时,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酌情使用镇静、镇痛等药物。剧烈咳嗽者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喷托维林或可待因,支气管痉挛者可给予茶碱类药物,或其他平喘气雾剂吸入平喘,如沙丁胺醇。卧床时需保持大便通畅,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治疗,吸氧可以加快气胸患者胸腔内的气体吸收,缩短卧床时间以及肺复张所需要的时间。\n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尤其是在气胸发生后24-48小时内。同时需要注意肺脏基础疾病的治疗,对于年龄偏大有肺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胸膜破口愈合较慢,呼吸困难症状较重,即使气胸量小,原则上也不主张采取保守治疗。此外,气胸患者应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直至胸膜腔愈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