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点(音频)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点
    讲解医师:邢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各期的心电图表现,超急期心肌梗死发生1-3个小时之间,心电图表现为,T波高尖,两支不对称,随着心肌梗死时间的延长,可以出现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相曲线。在心肌梗死24小时之后,升高的ST段逐渐回落,可出现病理性Q波,升高的T波也逐渐的倒置形成两支对称,宽而深的T波。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心肌梗死后一周左右,可看见Q波的形成,T波的倒置,叫陈旧性心肌梗死。如果ST段抬高,在三个月左右还不能恢复到水平位,要考虑心肌梗死后合并室壁瘤。
  •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音频)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一直沿用WHO的诊断标准:一、有缺血性胸痛症状。二、有心电图特征性ST-T动态演变,或出现异常Q波。三、有血清心肌酶或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回落。 满足其中任意两条,可以诊断心肌梗死,但许多临床情况下,患者并不具备两条完整的诊断标准,此时,心肌梗死的诊断并不成立。但考虑到心肌梗死的病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过程,因此,当患者仅符合其中一条,但临床特征非常符合心肌梗死表现时,即可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数日可以出现先兆症状,主要为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促、烦躁或者心绞痛症状。心梗早期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含用硝酸甘油多数不能缓解。此外还会出现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约1/3的患者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感,部分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会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头晕等不适症状。
  • 心肌梗死的症状(音频)

    心肌梗死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有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既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n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n2、少数患者可无疼痛。\n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n4、神志障碍。\n5、全身症状,如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等等。\n6、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等。\n7、心律失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n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n9、低血压、休克。
  • 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音频)

    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急性胸痛的患者需要进行心梗三项检查,也就是心肌梗死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其值是在0-0.4µg/L之间,包括肌红蛋白,其值在0-107ng/mL之间,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其值在0-4.3ng/ml之间,但是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根据不同医院采用不同的试剂会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参考正常值范围来判断心肌梗死标志物是否升高。心肌梗死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查明确,并进一步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
  • 心肌梗死时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音频)

    心肌梗死时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梗死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负荷影像以及静息影像中均显示局部心肌放射性稀疏或缺损,无再分布或再填充,通常为心肌疤痕或心肌梗死。混合性灌注缺损,静息显像原放射性缺损区呈部分填充,心室壁不可逆和可逆性缺损同时存在,通常见于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支循环形成。心肌灌注显像是心脏的无创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 心肌梗死的诱因包括哪些(音频)

    心肌梗死的诱因包括哪些
    讲解医师:万鹏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的诱因跟随病因而导致,心肌梗死主要病因是心脏血管被脂肪、斑块堵塞狭窄,表面又形成了血栓,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n第一、情绪因素:是否有生气,如果跟别人起争执,此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较快,心脏的收缩力比之前更强,而狭窄的血管不堪重负。患者如果是冠心病血管堵塞的状态,与别人发火、生气、争吵、争执,会使出现血管狭窄、心率上升,引起心肌梗死。\n第二、剧烈运动: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爬山、游泳、拳击等对抗性运动,会使患者出现血管狭窄、心率上升,最终引起心肌梗死的发生。\n第三、进食油腻:患者若经常吃东西比较油腻,此类人群血液比较黏稠,黏稠的血液同样容易形成血栓,最终引起心肌梗死的发生。\n第四、血液性疾病:如果有血液上的疾病,比如血小板过多,此类人群一旦斑块出现破裂,表面特别容易出现一堆血栓的聚集,聚集以后会导致血管狭窄加重,最终引起心肌梗死。\n因此,目前多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包括情绪激动,如跟人起争执,以及剧烈运动,还有饮食过于油腻、患者有其它血液性疾病等。
  •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音频)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广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是在Ⅰ导联、aVL导联、V1-V6导联出现广泛的ST段抬高以及T波的高尖,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ST段回落,T波倒置,以及q波的形成,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及动态演变。\n可以结合心脏彩超的检查,了解心脏的前壁心肌运动情况,从而帮助急性心肌梗死的判定。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会影响到心脏功能,需要积极的开通狭窄的血管。
  • 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有哪些(音频)

    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有哪些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强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心肌缺血。同时,积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n积极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来改善心脏的重构。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栓塞,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来扩张心脏血管,改善心肌的供血。
  • 心肌梗死如何诊断(音频)

    心肌梗死如何诊断
    讲解医师: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以下几点:\n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胸痛症状,表现为剧烈、持续的心前区疼痛,可以为绞痛、压迫性疼痛等,疼痛持续时间比较长,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n其次,要有心肌酶的升高,包括肌钙蛋白、CK-MB等指标明显升高。\n然后,心电图上可以出现相应导联S-T段改变。\n以上三者是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当然明确其血管狭窄情况,还应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直观判断血管病变程度和部位,并且进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解除血管狭窄,挽救坏死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