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障碍

  •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什么(视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什么
    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人体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后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中威胁性和灾难性事件包括地震、海啸、抢劫、强奸等危及生命的事件。患者表现如下: 1、侵入性症状:指机体安静时,头脑中会闯入性的出现灾难事件的画面、声音等,同时当侵入性症状出现时,患者有处在灾难事件中的体验; 2、持续性回避:如地震后部分人不会再去发生地震的地点,同时还会回避在灾难发生时候看到的人或物、灯光、声音等,并且为持续性回避; 3、认知和心境的负性改变:灾难事件发生后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认识会发生变化,同时患者的心境也会发生变化。如在灾难事件发生之前觉得生活环境安全,但创伤事件发生之后患者对世界的看法变得极端,认为世界和社会充满危险,患者会存在持续性回避或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4、警觉性增高:患者对声音特别敏感,如杯子从桌子上掉到地上的声音会让多数人群感到不适,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会出现剧烈心跳、心慌,甚至难以忍受。
    2023-08-03
  • 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视频)

    创伤性应激障碍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应激相关障碍中的一类疾病,是直接由于应激事件或者创伤性事件造成,患者应进行个体化或者经验性治疗,治疗以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来开展。 心理治疗主要让患者远离应激源,给予一定的支持治疗。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患者反复暴露在创伤事件的痛苦回忆中,实际上创伤性回忆是造成再次创伤的因素。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出现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时,可以给予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
    2023-08-03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视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日常生活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可出现情绪症状,包括对环境警觉性提升、敏感、易激惹,亦可出现对日常生活产生回避和麻木,或变得木讷。虽产生机制较明确,但疾病表现和症状间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需采取经验性、个体化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心理主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包括让患者远离应激源、保证情绪稳定性,同时可辅助对症支持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针对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可以用抗焦虑药物。
    2023-08-03
  •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视频)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非常大,不同人对不一样的打击呈现的表现有很大不同。通常一般在遭遇急性打击后,先是盲人阶段,如有不知所措的发呆状况,对环境退缩,比如逃跑、不讲话,还伴自主神经紊乱,比如心动加速、出汗、手抖,到了第三个阶段,活动增加,突然走来走去、讲很多话、做很多家务等等,一般持续2-3天就会逐渐消失,也有人持续一个月,事情过后病人会部分或全部遗忘,不会完全回忆起当时情况。急性应激障碍特别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讲话没有逻辑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称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可能达到精神病程度,这也是比较严重的急性应激症表现。
    2023-08-03
  • 如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视频)

    如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主要有: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往往会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适当的时候会用镇静催眠药。如果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也需要对症治疗。如果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可能会少量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2、PTSD最重要的其实是环境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环境治疗往往会建议患者改变周围环境,比如患者母亲因为车祸去世,可能不建议继续住在母亲的房子里。心理治疗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认识行为治疗改变患者对事件的认知; 3、系统脱敏治疗,系统脱敏治疗时往往会让患者再现场景,再逐渐减轻,等到患者症状缓解以后,再刺激,让患者慢慢能够适应刺激; 4、穴位刺激调控法,穴位刺激调控法是医院专门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制定的特色治疗方法。原理主要是利用暴露反应阻止疗法,再结合中医穴位,电刺激内关穴或者劳宫穴,这两者结合以后,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PTSD症状,以及对患者进行暴露以后,快速缓解患者焦虑症状。
    2023-08-03
  • 应激障碍如何治疗(视频)

    应激障碍如何治疗
    应激障碍治疗原则包括积极消除应激源,采用心理社会药物治疗的方法缓解,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如下: 1、改变环境:是治疗应激障碍的重要措施,让患者脱离应激源刺激,减轻和缓解心理压力,使之产生有利的心理缓冲空间。可以通过疏导、解释、支持、鼓励和指导病人摆脱痛苦; 2、认知治疗:对于人格缺陷可提高内在醒悟能力,有利于其改变不良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 3、支持治疗:对于伴有食欲减退、严重忧郁状态、不能自主进食以及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患者,应该注意补充营养。或通过输液的手段,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4、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对于伴有严重的消极、自杀企图的病人,能够迅速控制症状; 5、药物治疗;对于出现兴奋、冲动、妄想、夸大等症状,可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对于有情绪忧郁的患者,可以应用抗抑郁的药物; 6、心理康复治疗:明确向病人指出应激障碍的发生和本人需要,个性特点等有关系。所以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个人情况,改变、学会适应社会,提高应付应激事件的能力。做到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以减轻社会应激源的应激反应。
    2023-08-03
  • 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视频)

    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
    适度精神应激可以提高个体警觉水平,激发机体活力,有利于个体生存和创造。但如果超出个体承受能力的精神应激,会带来精神创伤,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病因。或影响某些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或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发育产生远期影响,从而促进疾病或易感素质的形成。在精神科领域,就过度应激所造成的精神创伤,而损害身心健康,最值得关注的应激障碍是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的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大类。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应激之后,立即出现的持续短暂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面临异乎寻常强烈的精神应激之后,发生较持久的应激障碍,如天灾、人祸、战争、严重事故、强奸或其它犯罪活动的受害者等。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闯入意识或梦境中导致高度焦虑状态,以及回避任何能引起该创伤性记忆的场景,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适应性障碍见于个体在经历应激程度较轻,但较持久的精神应激事件之后,尤其是生活变迁,如迁居、移民、地位显著变化等,逐步出现的病情程度较轻的应激反应。
    2023-08-03
  •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治疗(视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改变环境:使患者摆脱创伤性事件环境;如在黑暗环境下受到性侵的患者,需尽量避免处于黑暗环境; 2、心理治疗:患者可选用系统脱敏、知识性心理治疗或认知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若患者出现自杀观念、回避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反应或睡眠障碍,需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3-08-03
  •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音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人们经历过严重的创伤性事件以后,出现了失眠、情感解离、做噩梦、回避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遭受到重大的应激事件,比如生命受到威胁,遭受地震、火灾或暴力事件等。\n会出现持续性的心身问题,比如过度的恐惧、害怕,反复体验到创伤性事件的无助感,回避让自己能够想起来创伤性事件的一些场景或人物,总是做噩梦,而且有的时候会出现失忆的情况,比如完全没有办法记起来经历过的创伤性事件的细节,而且病人可能会将经历的事件排除于记忆之外,并予以否认。如果出现了以上的症状,就非常有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音频)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讲解医师:罗国帅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科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的表现就是警觉性增高,比如焦虑不安,也可能会出现回避性的症状,比如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人物、场景,也可能出现失忆问题尤其选择性失忆的问题,同时也会出现做噩梦、闪回等问题,尤其不断的重复创伤性体验夜里做噩梦,梦回创伤性事件、场景令自己恐惧不安,异常痛苦。如果已经出现了以上的症状表现,而且严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人际交往,最好积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