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珣

  •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怎么回事(音频)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胃十二指肠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占各种消化道出血的1/3-1/2。因为消化性溃疡发生后,在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烂的同时,还会侵袭到周围的血管,这个时候消化道出血就发生了。除了消化性溃疡本身的腹痛、腹胀、嘴巴苦等症状以外,其它的临床表现还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及出血量的多少,并且在出血后腹痛症状都可减轻和缓解。出血量比较少的时候,一般仅表现为大便潜血或者黑便。如果出血量较大、速度快的时候,会出现呕血,甚至会因失血过多出现头昏、心肌乏力等休克的表现。大量失血以及长期的慢性失血可能会出现贫血。简单来讲,消化性溃疡侵袭到消化壁上的大动脉时,出血量不仅很大,而且会很急,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凶险。但是大部分情况是溃疡周围黏膜的糜烂、出血,或者溃疡底部的毛细血管渗血,出血量比较少,肉眼看不出来,多表现为粪便潜血,只会在大便化验的时候才能够看出来。正常人的大便没有潜血,所谓潜血阳性是指血中的亚铁红素能氧化某些无色试剂从而被检出。
  • 什么是小儿消化性溃疡(音频)

    什么是小儿消化性溃疡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急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多见。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表现不典型,如空腹时反复发生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呕吐者,可拟诊为小儿胃溃疡病。胃液分析对儿童的意义不大,因为胃酸无明显改变,只有少数病例增加,X线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儿童时期发生典型的胃溃疡龛影者为数不多,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深而固定,溃疡多在球后壁,正侧位比较难看到。此外与溃疡浅而小、易愈合也有关。大多数表现为胃滞留增多、胃蠕动增强、幽门痉挛梗阻、十二指肠球部充盈欠佳、黏膜粗糙紊乱、局部压痛等间接征象。小婴儿直立位腹部平片显示腹腔内出现游离气体,提示胃或十二指肠有穿孔。国内外对小儿已广泛应用胃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检查,直接发现溃疡,比X线钡餐造影的诊断率高且可靠。小婴儿急性胃溃疡合并出血可以输血,密切观察;合并穿孔者须立刻外科手术。年长儿适合于保守治疗。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主要有腹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胃溃疡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性质多为隐痛、胀痛、灼烧痛、钝痛、剧痛以及饥饿样不适感。疼痛的范围多为手掌大小,疼痛与饮食密切相关。胃溃疡常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出现,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典型的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十二指肠球部疼痛为餐后3-4小时出现,为饥饿痛、空腹痛或夜间痛,典型的疼痛节律为:疼痛-进食-缓解。胃肠道症状可以表现为:反酸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胃溃疡较十二指肠多见。全身症状可以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如失眠、多汗,也可以表现为营养不良的症状,如消瘦、贫血等。
  • 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音频)

    诊断消化性溃疡最可靠的方法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溃疡形成有各种原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胃溃疡形成的基本原因,并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十二指肠、食管下段、肠胃术后的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绝大多数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诊断主要是依赖于胃镜检查,其特征是溃疡多高发于高位胃体,呈现多发性浅表不一的溃疡,直径在0.5-1cm,甚至是更大。溃疡愈合后不遗留瘢痕。不管是选用纤维胃镜或者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者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者灰黄色苔所覆盖,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略隆起。
  • 如何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饮食护理(音频)

    如何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饮食护理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粗粮食物。忌选粗纤维的食品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就会加重病情,所以应该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粮、干豆等,病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饮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鸡蛋羹、煮鸡蛋等形式。甚至海鲜,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经常食用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会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定要慎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忌刺激性的食物,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宜吃油腻的食物。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过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用蒸、煮、焖、炖等方法,可以多吃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的软食。
  • 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常见于以下几种:中毒性结肠扩张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致肠壁张力低下,呈阶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聚集,从而引起急性肠扩张,肠壁变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肠穿孔发生率约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的基础上发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大量出血是指出血量大而要输血的治疗者,发生率约为1%-4%。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的原因。本病息肉的病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性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息肉好发部位在直肠,也有人认为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最多,向上依次减少,其结局可随炎症的痊愈而消失。癌变发生率报道不一,也有研究认为比无结肠炎者高出多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十年者。并发小肠炎的病变主要在回肠远端,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水样便及脂肪便,使患者全身衰竭,进度加速,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并发症常见有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眼部病变。
  • 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音频)

    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首先应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本身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当原发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后,溃疡性结肠炎性关节炎的症状也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如艾迪莎美沙拉秦等,皮质类固醇常用药物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以防止复发,在急性发作期亦可用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可的松加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的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是在慢性期是否应该维持使用激素上有分歧,由于有一定的副作用,故不主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价值上可以得到肯定。在慢性病例中有助于减少皮质类固醇的作用,中药治疗腹泻型溃疡性结肠炎,可用中药灌肠效果比较理想,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饮食(音频)

    溃疡性结肠炎有哪些饮食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饮食宜清淡、松软、易消化、营养丰富,宜吃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马兰头、菊花脑及固涩,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薏米、陈仓米、山药等,宜多食大蒜、茶叶、赤小豆、扁豆、乌梅、山楂、橘皮、石榴皮等。溃疡性结肠炎要注意低脂肪饮食,要限制脂肪的量,对于脂肪较高的食物,例如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带皮的禽肉、黄油和其他动物油、人造奶油、蛋黄酱等都应该限制摄入,应少吃或不吃油炸的食物。食物纤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期的患者,由于肠道炎症,肠道本身蠕动偏快,如果再摄入较多的粗纤维饮食,可能会刺激加重肠道的蠕动,加重腹泻症状。所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饮食的时候应避免粗纤维饮食,如芹菜、萝卜、粗杂粮、韭菜等,以流质、少渣、半流质饮食为主。慢性期如果已经出现肠壁纤维化和肠腔狭窄,也应避免多摄入纤维性食物。宜少吃生冷的食物,例如冷饮、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生鱼片、醉蟹、醉虾、泥螺、西瓜、哈密瓜等,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溃疡性结肠炎一方面因反复腹泻,可以使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从肠道流失。一方面因炎症和吸收不良,机体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消耗增加。因此溃疡性结肠炎往往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或维生素的缺乏。在日常选择中,应多选择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食品,如鱼肉、蛋类、肉糜、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以增加营养,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忌酒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酒为谷物酿制发酵而成,中医认为属于湿热品,辣椒、大蒜、洋葱、板栗、韭菜、胡椒、芥末都属于温性食物。溃疡性结肠炎在此阶段如果再摄入这些食物或饮酒,就可能是火上浇油,加重湿热或者热毒导致病情加重,慎用奶制品,牛奶和奶制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易于被人体吸收,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用这些会导致胃肠胀气,加重肠道负担。
  • 结核性腹膜炎和肺结核的区别(音频)

    结核性腹膜炎和肺结核的区别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慢性弥漫性炎症,感染途径可由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型播散而来。前者更为常见,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均为本病的直接原发灶。临床表现多见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热型以低等和中等热居多。多数患者可以表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和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部。多数患者有腹胀感,由结核病中毒症状或腹膜炎伴有的肠功能紊乱引起,患者可出现腹水,以少量、中等量多见。腹壁柔韧感是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的典型临床特征,大多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粘连性及干酪性患者腹部常可触及包块,多位于中下腹部。包块大小不一,边缘不齐,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腹泻,粘连性患者以便秘较为常见,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不同程度的胸闷或呼吸困难,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肺部体征因病情轻重、病变范围不同,而有所差异。早期小范围的肺结核不宜查到阳性体征,病变范围较大者肺部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低和湿啰音;晚期结核形成肺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和纵隔移位。结核性胸膜炎者早期有胸膜摩擦音,形成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呈浊音,语颤和呼吸音都减弱或消失。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合性胸膜炎。
  • 结核性腹膜炎多久能好(音频)

    结核性腹膜炎多久能好
    讲解医师:张珣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结核性腹膜炎按照肺结核治疗方案,药物需要足量联合治疗,疗程至少为18个月。结核性腹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腹膜慢性弥漫性炎症,感染途径有腹腔内结核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前者更为常见,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均为本病的直接原发灶。药物治疗,疗程一般18个月。腹水型患者在放腹水后于腹腔内注入醋酸、地塞米松等药物,可以加速腹水的吸收,并减少粘连。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者,在应用有效抗结核药物基础上,也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应用。多数患者可能已经接受过抗结核的药物治疗,因此此类患者应选未用或少用的药物,制定联合用药的方案。在并发肠梗阻、肠瘘、化脓性腹膜炎时,可手术治疗,与腹腔内肿瘤鉴别。有困难时可剖腹产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