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

  • 酒精中毒性脑病有哪些症状(音频)

    酒精中毒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表现有急性,也有慢性,具体症状如下:\n一、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以出现冲动、判断能力、社交能力下降、口齿不清、共济失调,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如果戒断可以出现戒断反应,像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升高、头痛、失眠,可以出现意识障碍、谵妄、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认识人、情绪不稳定、不安宁、大喊大叫、有丰富的幻觉、肌肉震颤,有一部分患者停止饮用以后,会出现癫痫的发作。\n二、慢性损害: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认知功能的下降、记忆力下降,以及有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虚构和定向力障碍,可能会伴有幻觉,晚上出现谵妄等临床表现。患者可以出现韦尼克脑病,由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明显的有意识障碍,伴有定向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出现谵妄。患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可以缓解眼球的症状,但是记忆障碍的恢复比较困难。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还可以出现酒精性痴呆。长期大量饮酒,出现持续性智力减退,表现为短期、长期记忆力的下降,抽象思维理解判断能力障碍,还有人格改变,部分患者有皮质功能受损,像失语、失认、失用,这些症状不可逆。
  • 应激性障碍有哪些症状(音频)

    应激性障碍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应激障碍,特别是急性应激障碍,是指患者遇到强大的应激源之后,很快的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这些症状有很大的变化,有变异性,具体如下:\n1、分离症状:像思维、感知、智力方面的改变,患者往往处于茫然、麻木状态,会有意识范围的局限,注意狭窄,不能领会外在的刺激,可以出现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分离性遗忘、定向障碍,还可以出现对外周环境的进一步的退缩,出现一些精神运动性迟滞,像目光呆滞、情感迟钝、少语、少动。\n2、精神运动性的激越:表现兴奋、逃跑、无目的的漫游、喊叫、情感爆发、冲动伤人,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n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像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等症状。
  • 失眠是抑郁症的表现吗(音频)

    失眠是抑郁症的表现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睡眠障碍、失眠、早醒、多梦是抑郁症常见的症状,抑郁症的主要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没有愉快感、没有兴趣感、精力下降,其它的症状像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存在消极的想法和消极的行为、自责、自罪等现象。\n情绪低落的症状表现是闷闷不乐、生不如死,经常会有消极、自杀的想法和行为,思维活动缓慢,表示脑子考虑问题不灵活,感觉脑子想蒙了一层浆糊,讲话声音低下,与别人交流反应缓慢。同时不想工作,整天呆在家里,表现是意志活动明显的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语、不动、不食等木僵的症状,也可以出现严重的失眠症状,这些症状经过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以后,都会有所缓解。
  • 密集恐惧症有什么症状(音频)

    密集恐惧症有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密集恐惧是对特殊情景的恐惧,在特定的情景下对密集动物、人群密集这些环境下出现恐惧症状,表现是呼吸困难、紧张、出汗、全身震颤、手抖等,甚至出现手足无措、晕厥,严重时会出现逃离、回避。这些密集情景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或有毒动物的图片,像章鱼、游走的蛛蛛、大量盘踞的蛇、眼镜蛇、石头鱼以及密集的人群,或者密集、有毒的植物等,患者会选择逃离、回避这些物体,如果强制接触这些情景或物体,就会出现以上恐惧的症状群。\n治疗上主要是通过暴露治疗、系统脱敏的办法,通过逐渐接触或者是缓慢暴露,可以先从模拟的情景,然后到实体的情景,有计划且按步骤逐渐进行,经过数月、数年的行为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些密集恐惧的症状。这些患者常常会伴有焦虑、强迫以及躯体化的症状,可以结合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联合治疗,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些疾病的症状群。
  • 孕妇抑郁症的表现(音频)

    孕妇抑郁症的表现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怀孕期间抑郁症发生在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除了抑郁症的症状,像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兴趣下降、愉快感下降、失眠、消极的想法以外,还会有早孕反应的加重,伴有厌食、睡眠习惯改变。后三个月表现,持续加重的乏力、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对胎儿健康分娩过程过分担忧。以前认为女性在妊娠期间改善心情,但是现在研究发现,在妊娠怀孕期间,卵巢最明显的变化是黄体功能继续存在,与此同时,卵巢分泌的黄体酮增加,妊娠期间女性的激素浓度水平会有明显的升高。随着激素水平的变化,抑郁障碍的危险可以增加。\n妊娠期间,高达70%的女性可以出现抑郁症状,约10%-16%满足重度抑郁症的发作标准。如果抑郁的症状比较严重,像消极现象比较明显,建议还是要严密的观察,必要的话要使用抗抑郁的药治疗,或者是住院观察治疗。
  • 电击治疗精神疾病会影响智力吗(音频)

    电击治疗精神疾病会影响智力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电击治疗,也就是电休克治疗,早期对认知有一定损害,属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可有轻重不等的认知损害,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极放的位置,单侧小于双侧,刺激的类型方波小于正旋波,直流电小于交流电。此外,还有剂量,低剂量小于高剂量的电刺激,治疗频率一周两次电休克小于一周三次,电休克时麻醉,不同诱导剂引起的效果不一样。\n对于患者治疗前的认知状态,电休克治疗可以导致三种类型的认知受损,急性精神错乱,也就是发作后引起的谵妄,还有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以上副作用都很短暂,2-3周以后能够逐渐减轻或者消失。电休克治疗还有其他的副反应,如心血管并发症,进入强直期时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另外,还可以出现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还有惊厥延迟、癫痫持续状态,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恶心,还可以诱发躁狂,老式的电休克容易导致骨折,随着无抽搐电休克的普及,骨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的原理是能够增加多巴胺、5-羟色胺释放,增加氨基酸传递,增加患者脑内神经源性的营养因子浓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营养作用。
  • 哪些首发精神病不复发(音频)

    哪些首发精神病不复发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精神病很容易复发,只有少数急性发作的疾病,像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发作性躁狂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抑郁发作,或者是分离转换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经过恰当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后患者大部分不复发,特别是针对没有家族史、发病比较晚的患者,人格发展相对成熟,社会关系建立完善,治疗症状缓解比较彻底,复发概率不高。\n容易复发者多发病比较早,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家族有患病的一级亲属,而在治疗过程中相对症状比较难治,症状缓解不明显,病程时间比较长、发病缓慢,阴性症状比较突出,还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也容易复发。所以,首次精神病发作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要积极治疗阳性症状,同时要兼顾治疗阴性症状,症状改善以后要注意维持治疗和巩固治疗。如果由心理因素引起,要联合心理治疗帮助其恢复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另外,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很重要,经过药物治疗、后续康复治疗,精神疾病的复发概率就会明显下降。
  • 精神病和抑郁症一样吗(音频)

    精神病和抑郁症一样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精神疾病是一个总的概念,它包括了很多类型的精神疾病,其中有器质性精神疾病、重型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各种神经症等,主要情况如下:\n1、抑郁症:是一个单独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协调性降低,此种症状有情绪低落、愉快感减退、兴趣感缺失,还有失眠、食欲下降、体重下降、性欲下降、认知功能下降,会出现明显的消极想法和消极行为。抑郁症的发病多呈发作性,经过积极的抗抑郁药治疗能够缓解比较彻底,患者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状态,常用的抗抑郁药,像SSRIs和SNRIs类药物都能够较好的改善抑郁症状。此外,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其它精神病性的症状,像妄想、幻觉、强迫、焦虑等,上述症状可随着抑郁症的改善而改善。\n2、精神病:是一个总的概念,该疾病需要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像精神分裂症,可以使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需要用心镜稳定剂作为基础进行治疗,躁狂患者需要用抗躁狂的药进行治疗,而分离转换障碍或应激相关障碍,主要使用心理行为治疗。
  • 精神分裂症20年没复发是治愈了吗(音频)

    精神分裂症20年没复发是治愈了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如果精神分裂症20年没有复发,说明症状缓解得比较明显、彻底。精神分裂症非常容易复发,大约20%-30%左右的患者经过明确的诊断、正规的治疗以后,症状缓解比较彻底,能够长期维持稳定不复发,临床上可以认为治愈。如果不坚持治疗,某些患者的症状会复发,复发时表现有感知方面的症状,可能表现有幻觉、幻听、幻视以及其他感知性的症状。还可以出现思维形式障碍,如言语方面的紊乱,思维内容出现猜疑、被害、各种妄想,还可以出现情绪不协调,在妄想、幻觉的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现象。\n如果患者多年精神异常的症状表现得比较稳定,而且工作、生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保持较好,说明没有精神异常的现象,可以界定为治愈。如果在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定期检测药物副反应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如果不使用药物治疗,需要定期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波动现象。
  • 精神疾病什么时候能好(音频)

    精神疾病什么时候能好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不同的精神疾病缓解的时间不一样,经过药物治疗后,早期急性精神病的症状大约4-6周会有明显的效果,后期的巩固和维持治疗需要2-3年的时间。发病时间比较短,如急性发作性的疾病,往往治疗效果比较好,若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且不及时治疗,则效果可能会差一些。有些精神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像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症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往往治疗效果比较差。焦虑症的患者会有很多躯体化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能会伴有个性方面的焦虑和认知方面的歪曲,在治疗时需要结合心理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有情绪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在情绪高涨时需要用抗躁狂药物,在情绪低落时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心境稳定剂。\n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有可能会出现转相现象,有一些疾病治疗效果不好,如偏执型精神病等,主要以系统性的妄想为主,工作、生活能力基本上完好,在涉及到妄想这种症状的情况下,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精神异常的现象,这种症状可能会长期存在,对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效果往往不明显,有可能会在症状支配下出现冲动伤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