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

  • 情绪障碍与抑郁有什么区别(音频)

    情绪障碍与抑郁有什么区别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情绪障碍和抑郁的区别,具体如下:\n1、情绪障碍:主要是情绪稳定性不好,可以表现情绪的兴奋、高涨、低落、消极等,可以交替出现,有较好的缓解期,这种现象典型的表现是双相情感障碍等,可以伴有抑郁的症状,有冲动、伤人的现象,做事比较随意。治疗上主要使用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再增加对症治疗的药物。\n2、抑郁: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不开心、忧心忡冲、有消极的想法,伴有思维活动缓慢,感觉脑子迟钝、凝固、不灵活,以及意志活动减退、不想工作、不想与别人交流、整天呆在家里、表现得很懒散,严重可以出现木僵的症状,有不语、不动、不食这些现象,有失眠、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总体的表现精神活动处于抑制状态。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抗抑郁的药物,像SSRIs和SNRIs,代表的药像氟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可以联合心理治疗,都是有很好的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
  • 有幽闭恐惧症怎么做核磁共振(音频)

    有幽闭恐惧症怎么做核磁共振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有幽闭恐惧症,短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如果没有效果,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较明显,可以使用苯二氮䓬类的药改善焦虑的症状群,或者经过几次暴露疗法、行为治疗等,患者在陪同下进入狭小的空间,经过逐步的暴露,时间逐渐延长,患者对狭小空间恐惧症状就会减轻,可以单独做核磁共振检查。暴露疗法采用想象的暴露疗法和现场的暴露疗法,需要有四个工作步骤,具体如下:\n第一、准备阶段:包括心理教育、暴露原理学习、动机的会谈、暴露协议、暴露问题的预热。\n第二、制定暴露等级条目:包括刺激筛选、暴露刺激引发焦虑程度的评估。\n第三、首次暴露:按照等级直到习惯化。\n第四、重复暴露:重复进行相同刺激的暴露任务,直到焦虑的高峰分数减半,甚至更低,进入更新的暴露刺激条目进行暴露。通常采用低等级的暴露刺激,逐步走向高等级的刺激条目进行治疗。\n苯二氮䓬类的药可以减轻焦虑的情绪,不适宜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药物的依赖。
  • 孤独症是怎样引起的(音频)

    孤独症是怎样引起的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孤独症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大致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n1、遗传因素:同卵双生的同病率大于60%,如果用谱系较宽的孤独症的评估体系来评估,它的同病率可以达到90%;\n2、环境因素:像化学品中毒、重金属的超标、病毒感染,都可以作为孤独症发病的假说;\n3、神经生化:像神经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异常、神经递质紊乱、神经细胞内离子转导的异常,神经心理学机制发现,像TOM理论认为,这些小孩往往有典型的社会交往障碍,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等某些部位的发育异常;\n4、异常的细胞结构:孤独症的小孩还存在异常的细胞结构模式,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功能连接,这是它的发病基础,神经炎症反应、神经元迁移障碍、过度的大脑神经元生成和凋亡缺陷,可能是神经病理学基础。
  • 惊恐症治疗(音频)

    惊恐症治疗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惊恐症又叫惊恐障碍,它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者是两者相结合,在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连续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变的状况以及躯体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情况如下:\n1、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心理教育、识别修正、惊恐发作有关的认知,对恐惧情景的暴露,以及复发的预防;\n2、药物治疗:传统的抗抑郁药、新型的抗抑郁药,以及苯二氮䓬类的药对惊恐障碍有效,抗抑郁的药像SSRIs和SNRIs,其它的抗惊厥的药物包括丙戊酸盐以及加巴喷丁,可能会对惊恐障碍有效,或者是其它焦虑障碍有效,β受体阻断剂应用于不同的焦虑状态,但是它们对惊恐障碍症的疗效不明确,丁螺环酮用于治疗广泛性的焦虑障碍,但是对惊恐障碍无效。\n常用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 如何治疗癔症(音频)

    如何治疗癔症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癔症的患者,治疗上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癔症来讲又叫分离转换障碍,十分重要。抗焦虑、抗抑郁的药主要是针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可以强化心理治疗的效果,具体如下:\n1、药物治疗:如果伴有精神病的症状或者是兴奋、躁动,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改善这些精神症状。通过催眠暗示治疗,静脉缓慢注射安定,让患者处于睡眠、朦胧状态,醒转以后以上症状就会逐渐消失。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患者自我暗示导致的症状加重,大多数癔症的患者都会自然缓解。\n2、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暗示治疗、环境支持,癔症的患者,常常有生活事件诱发,患者的个性存在明显的缺陷,包括戏剧化、情感爆发、情绪不稳定、表演色彩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来纠正负面事情的影响,以及个性方面的缺陷。
  • 专注达治疗多动症的效果怎样(音频)

    专注达治疗多动症的效果怎样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专注达和哌甲酯属于中枢兴奋药,在治疗多动症过程中经常使用,治疗的有效率能达到70%-80%,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头痛这些现象。在多动症治疗过程中还有其它的治疗方法,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教育、父母管理培训、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n药物治疗包括中枢兴奋药、非中枢兴奋药,如托莫西汀,以及三环类的抗抑郁药、新型抗抑郁药,像SSRIS和SNRIS,还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安非他酮。心理行为治疗也非常重要,像行为、思维、情绪相互联系,通过奖惩和阳性强化法,减少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可以很好的改善多动症的症状。多动症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多动和注意缺陷,经过治疗,这些症状往往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 女生经常做噩梦怎么回事(音频)

    女生经常做噩梦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对于睡眠障碍、做噩梦、失眠,在女生中比较多见,主要是由于女生对日常的生活事件过度敏感,平时的压力增加,以及处于月经生理周期,还有其他的一些负面的生活事件。做噩梦常常发生在夜间睡眠的后半段,偶尔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连续做噩梦,而且做的数量比较多,严重影响了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就会出现情绪焦虑、抑郁的症状,以及精神、活动疲惫的现象。\n做梦状态常常发生在快眼动睡眠期间,由于反复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等梦境体验,而导致觉醒,能够详细回忆梦中的内容。做噩梦常常在夜间的后半段,有焦虑,也会有恐惧、紧张、呻吟、尖叫、不能动弹,直到惊醒,醒后仍然心有余悸,难以再入睡。频繁的做噩梦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主要以加深睡眠质量为主,通过一般的治疗,来避免过度疲劳、压力、担心。如果是药物导致的睡眠障碍,要避免睡前服用,同时增加一些药物来干预,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能够很好的增强睡眠质量,也可以使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再配合催眠治疗、放松治疗,往往效果比较好。
  • 对有焦虑症的患者如何进行护理(音频)

    对有焦虑症的患者如何进行护理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焦虑症的患者,具体护理方法如下:\n1、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的患者可以进行支持性的谈话,给予积极的关心,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这些谈话相当于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患者容易出现认知错误,高估负性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极端化的想象事件的结果,这是造成疾病长期不愈的原因。\n2、心理疏导:焦虑症的患者躯体化的症状明显,给予合理的解释,患者存在全身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症状。往往反复做检查,对检查结果不信任,怀疑医生,怀疑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反复去做检查,结果阴性仍然不相信。针对这些检查结果以及躯体不适的症状,护理方面给予合理的疏导,进行心理关怀,针对较重的患者,需要用抗焦虑的药物治疗。进行沟通、交流、解释,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心电图方面的改变,需做好合理的解释。有明显的药物副反应,像头昏、恶心、呕吐等等,这些常见的副反应要给予合理的心理疏导。
  • 青少年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音频)

    青少年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临床上常见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在青少年时期也容易出现较高的发病率,包括心境情感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各种神经症等。儿童、青少年最常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习方面的障碍、人际交往困难以及各种叛逆、反社会性行为或冲动、激越行为、情绪障碍等。\n由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在学习知识,有的小孩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往往不思进取,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现象。儿童、青少年个性的心理成熟阶段有好多思维观念似是而非,与父母之间、成人的思想之间有矛盾冲突,会有各种叛逆、反社会性行为,甚至情绪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以及反社会性行为、冲动、违法行为等。所以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患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以上自伤、自杀、毁物、冲动、伤人、出走的现象。
  • 酒精中毒性脑病有哪些症状(音频)

    酒精中毒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万兴松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
    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表现有急性,也有慢性,具体症状如下:\n一、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以出现冲动、判断能力、社交能力下降、口齿不清、共济失调,严重的可以危及生命。如果戒断可以出现戒断反应,像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升高、头痛、失眠,可以出现意识障碍、谵妄、分不清东南西北、不认识人、情绪不稳定、不安宁、大喊大叫、有丰富的幻觉、肌肉震颤,有一部分患者停止饮用以后,会出现癫痫的发作。\n二、慢性损害: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认知功能的下降、记忆力下降,以及有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表现是记忆力下降、虚构和定向力障碍,可能会伴有幻觉,晚上出现谵妄等临床表现。患者可以出现韦尼克脑病,由于维生素B1缺乏导致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明显的有意识障碍,伴有定向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出现谵妄。患者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可以缓解眼球的症状,但是记忆障碍的恢复比较困难。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还可以出现酒精性痴呆。长期大量饮酒,出现持续性智力减退,表现为短期、长期记忆力的下降,抽象思维理解判断能力障碍,还有人格改变,部分患者有皮质功能受损,像失语、失认、失用,这些症状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