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强

  • 骨髓瘤是什么(音频)

    骨髓瘤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性肿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的增殖,引起溶骨性的骨骼破坏,骨髓瘤细胞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的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 尿本-周蛋白随尿液排出,常伴有贫血、肾衰竭和骨髓瘤细胞髓外浸润所致的各种损害。我国的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1/10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4/10万,发病年龄在50-60岁之间,40岁以下者较少,男女比例为3∶2。临床表现为骨骼的破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肾脏的损害。
  • 什么是G6PD缺乏症(音频)

    什么是G6PD缺乏症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也称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降低引起的一种血管内溶血,在我国以广东、四川、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农村常见。\n发病机制不明确,发病男多于女,成年人发病低于小儿,3岁以上儿童占70%左右,每年发生于3-5月间蚕豆成熟的季节。40%的患者有家族史,往往在食用新鲜蚕豆以后呈现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严重程度与蚕豆的食用量无关,从发病到尿隐血转阴、溶血停止大约7天,溶血呈自限性。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是怎么回事(音频)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简称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良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红细胞膜有缺陷,红细胞对激活的补体异常敏感,临床上表现为与睡眠有关、间歇发作的慢性血管内溶血与血红蛋白尿,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或反复血栓形成。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临床表现有血红蛋白尿、血细胞减少、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尤其以红细胞明显,晚期增生低下。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音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M3,是目前所有急性白血病类型当中预后最好的白血病类型,它可以通过化疗完全治愈,治愈率在99%左右。如果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到医院先要分进行危险度的分层,根据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不同的分组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案一般都开始给予化疗,亚砷酸治疗达到完全缓解以后,后面要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以后还有巩固治疗。同时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过程当中,要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要给予做腰穿,并做鞘内注射化疗。
  • 严重贫血的原因(音频)

    严重贫血的原因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严重贫血的原因常见有三种: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 二、溶血性贫血,也就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 三、失血性贫血引起。 其中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最常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它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干细胞损伤不能生产出正常的红细胞引起的,其贫血程度往往可以达到重度。 还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如造血原料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缺铁也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 失血性贫血,无论是急性或慢性,如各种肿瘤、消化性溃疡、痔疮等,也可引起重度贫血。
  • 缺铁性贫血怎么补(音频)

    缺铁性贫血怎么补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在育龄期妇女和青少年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查血常规、血清铁和铁蛋白,如果血清铁和铁蛋白低于正常范围,血常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就可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确诊为缺铁性贫血以后要通过补铁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右旋糖酐铁、二维亚铁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食物来补铁,含铁最多的食物常见的有猪血、羊血、大枣、枸杞、紫菜、香菇、黑木耳、大虾等,通过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充分补充人体需要的铁,从而改善缺铁性贫血。
  • 血癌能治好吗(音频)

    血癌能治好吗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血癌也就是白血病,临床上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又分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不同的白血病,它的治疗和预后是不一样的。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M3,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通过化疗能够治愈的白血病类型。还有儿童中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通过化疗治愈率也在90%以上。慢性白血病当中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通过服用格列卫这种化疗药物,目前的最长世界纪录是20年,已经把它当作一种慢性病来对待。
  • 血流变是检查什么的(音频)

    血流变是检查什么的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血流变是用于检查血液黏稠度的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如果血流变的数值高,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烧伤等等。血液黏度的降低,可见于贫血、重度纤维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症。应该建立实验室的参考值,常用的毛细血管式黏度计法,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参考值。
  • 贫血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贫血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均会影响血液的临床表现。神经系统的表现有头晕、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贫血的病人皮肤黏膜可以出现苍白,溶血性贫血时可引起皮肤黏膜的黄染。在运动的时候,贫血的病人可以出现胸闷、心慌、心跳、端坐呼吸,同时还会出现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导致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
  • 贫血和低血糖的区别(音频)

    贫血和低血糖的区别
    讲解医师:刘加强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贫血和低血糖有着明显的区别,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当中的红细胞的容量减少,也就是在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女性低于110g,就可以诊断为贫血。低血糖是指外周血当中的血糖的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另外它们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贫血的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乏力、耳鸣、记忆力下降,儿童也可表现为哭闹、生长发育障碍,活动的时候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心悸。而低血糖它的症状是病人主要表现为面部多汗、心慌乏力,低血糖的病人食用食物以后,血糖升高了,症状很快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