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瘫痪

  • 多发伤会留下后遗症吗(视频)

    多发伤会留下后遗症吗
    多发伤相对单发伤而言,后遗症的发生几率会大大提高,但具体还要看损伤的部位,比如头颅损伤,患者容易遗留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包括意识障碍。如果颈椎和颈髓损伤,后果更加严重,容易导致肢体瘫痪,而且往往是终身的。胸腹部在多发伤中是比较凶险的,由于失血或者通换气功能障碍容易发生死亡,但是胸腹伤如果得到早期正确的处理,相对而言后遗症实际没有肢体或头颅、颈明显。腹部的损伤注意,比如肠道功能损伤、感染、肠破裂,有可能后期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肢体如果是多发骨折,尤其是靠近关节部位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这类患者后期容易遗留肢体活动障碍。
    2023-08-02
  •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视频)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
    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通常都很严重,如长期昏迷、植物人。如果昏迷时间超过28天,就称为慢性意识障碍。这种患者后期预后非常不好,而且恢复时间很长。脑损伤后除了意识障碍,还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痴呆等,有些还会出现继发性癫痫、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胡言乱语,甚至幻觉等出现。由于长期卧床,还会出现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还有部分人会出现一定程度头痛、头昏等不适。多数需要在专门康复机构,接受专业康复治疗。
    2023-08-02
  • 脊膜膨出的后遗症(视频)

    脊膜膨出的后遗症
    脊膜膨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管发育不良,或者神经管闭合不全的疾病,这类疾病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如果在脊膜膨出诊断明确之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或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后遗症:1、排便、排尿功能障碍:比如尿频、尿急、大便里急后重的感觉,也可以是完全性的尿便失禁;2、下肢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的肌力减退,严重时可能会有肌肉萎缩,甚至完全性的肢体瘫痪;3、下肢的感觉障碍:表现为麻木或者感觉缺失;4、皮肤营养不良性障碍:包括皮肤营养不良性溃疡等。所以脊膜膨出重在及早诊断,及时进行手术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后遗症和并发症,尽早将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降到最低。
    2023-08-02
  • 什么是儿童脑肿瘤(视频)

    什么是儿童脑肿瘤
    儿童脑肿瘤是儿童脑部不同肿瘤的一个总称,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症状不同。儿童脑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改变、孕妇接触射线和毒物等有关。不同类型的儿童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在不同年龄段各不相同,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围增大、哭闹;学龄期儿童表现为肢体瘫痪或者癫痫的发作。
    2023-07-30
  • 颈部伤的特点(视频)

    颈部伤的特点
    颈部在人体是比较脆弱的部位,连接着头部和躯干,在高能量的多发伤中,其实也很容易受到损伤。颈部的重要结构比较集中,有气管、食管、颈椎,这些结构功能都很重要,一旦损伤,往往导致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颈椎结构非常重要,但是在诊断中损伤比较隐秘,往往容易漏诊或延迟诊断,所以对颈部的损伤,在多发伤的诊治中要特别给予关注。颈部的重要结构一旦损伤之后,预后往往比较差,比如颈髓损伤,可直接导致肢体瘫痪。如果食道、气管破裂,尤其是大气道损伤,可以导致患者现场直接死亡。食管损伤破裂,往往早期不容易诊断,后期容易并发感染,尤其导致纵隔感染,有很高的死亡率。
    2023-08-02
  • 肌肉萎缩的分类有哪些(视频)

    肌肉萎缩的分类有哪些
    肌肉萎缩分为神经源性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废用性肌肉萎缩。所谓神经源性肌肉萎缩,就是支配肌肉的神经障碍所继发的肌肉萎缩,常见的有格林巴利周围神经病,晚期极有可能继发肌肉萎缩。肌源性肌肉萎缩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而长期不使用肌肉,如肢体瘫痪的患者,则有可能会并发废用性肌肉萎缩。肌肉萎缩的患者,早期进行一些正规的治疗,有可能改善运动障碍,减少瘫痪的症状。废用性肌肉萎缩可能是因为中枢性瘫痪、骨关节疾病引起,一旦解除病因,经过治疗,患者都可以恢复。
    2023-08-03
  • 肢体瘫痪亚急性期如何治疗?(音频)

    肢体瘫痪亚急性期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陈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对于急性期过后的亚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是比较平稳了,所以说对于患者更集中强调是它的修复和进一步的神经保护,还有一些基础的维护、基础的治疗,再就是康复的治疗。第一、主动的运动肢体和被动的运动肢体相结合,适当的增加主动运动量,促进肢体的恢复。还有积极的进行神经修复的治疗,神经修复比较多,包括各种磁刺激、电刺激,然后还有一些细胞学的治疗,都可以提供恢复的可能。患者的护理或者是后期的一些治疗,实际上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包括肢体的本身的肌肉的维持。第二、关节的维护。第三、骨质疏松的防治,泌尿系感染的防治,压疮的防治,呼吸系统的保护,建议不管是截瘫的患者、偏瘫的患者、单瘫的患者,都要主张他要积极的进行站立训练,然后进行主动或被动地行走训练,主动被动的肢体的这种握持,上肢的这种激烈的训练,肌肉本身的科学的训练。还有进行积极的进行一些理疗和康复、防止骨质疏松的治疗,补充一些钙片,吃一些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于骨质疏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的进行肢体的负重训练,使它的这个脱钙的情况尽量的减少。还有泌尿系感染的控制,泌尿系感染,减少结石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导尿,严格的无菌的操作。压疮主要是对于肢体的这种骨突骶尾部,或者是足跟部这些骨突的地方,进行循环的维护,防止在一个部位压到超过1-2个小时。
  • 肢体瘫痪的分类有哪些?(音频)

    肢体瘫痪的分类有哪些?
    讲解医师:陈琳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肢体瘫痪的分类根据部位不同,可以分为截瘫、偏瘫,还有单瘫等等,主要是根据他受累的部位进行分类。当然受累部位背后都有很多的原因,打比方说一个偏瘫的患者,它一般来说,是卒中,卒中以后导致的对侧肢体的活动的受限。卒中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这两种是我们常见的病,多发病,临床能看到很多的患者,一半的肢体活动不好,所以说这种情况是属于需要进行积极的赶快就诊的一些疾病。还有一种是单瘫,单瘫可能是周围神经导致的单侧肢体的运动受限,这种患者也是需要积极的治疗,打比方说如果是单侧的神经卡压的一些疾病,我们要积极的进行手术,进行神经卡压的松解。截瘫的患者实际上是属于脊柱脊髓损伤的范畴,所以说它导致了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的,或者是包括感觉、大小便的、植物神经这些情况,这些情况也是临床需要积极处理的,所以对于这几个大块,出现了肢体瘫痪,我们都要积极的就诊。
  • 婴儿脑炎能治好吗(视频)

    婴儿脑炎能治好吗
    无论是小婴儿还是儿童,脑炎的预后都与感染病原体、感染部位,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合并其它部位感染、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患儿本身免疫状态等密切相关。病毒性脑炎相对治愈率较高,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相对治愈率不及病毒性脑炎。 部分脑炎可以遗留后遗症,如癫痫、视力损伤、听觉损伤,失语、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智力低下等。癫痫发作可以通过正规治疗控制症状,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部分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认知功能障碍,通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较少见的脑炎,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相对凶险,病死率较高,治愈率就相对更低。
    2023-07-31
  • 脑出血部位的分类及表现(视频)

    脑出血部位的分类及表现
    脑出血多发生在存在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老年人多见,多由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不同部位脑出血,患者存在不同临床表现,常见分类以及表现如下:1、基底节区脑出血:是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约占脑出血的60%-70%,通常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破裂所致。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可以表现为病灶对侧不同程度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累及优势半球者可以出现失语;2、脑叶出血:相对比较少见,约占脑出血的5%-10%,主要原因有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淀粉样血管病变等。不同部位脑叶出血可有不同临床表现,脑叶出血患者肢体瘫痪相对较轻,癫痫发生率较高;3、脑干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脑干是重要生命中枢,视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不同,可有不同临床表现。脑桥出血通常表现为病灶侧周围性面瘫、病灶对侧肢体瘫痪,如脑干出血量较大,可以出现昏迷、四肢瘫、呼吸困难等症状;4、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小脑出血患者肢体瘫痪相对较轻,主要是小脑功能受损表现,如眩晕、呕吐、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如果出血量较大,也可以导致脑疝发生;5、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比较少见,多为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所致。脑室出血主要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表现,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出血比较迅速,患者可以迅速进入高热、昏迷、强制性抽搐状态,危及生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