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

  • 抑郁症测试(音频)

    抑郁症测试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有两种意思,如下:一个是忧;另一个是郁。忧是指忧虑的多,可能有一些焦虑的症状,郁是指抑郁,心情低落的表现,忧郁、焦虑和抑郁症状常常伴发。自我测试有两种量表,主要是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包含焦虑和抑郁症状两大部分,但是通过自评量表不能诊断疾病,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n现在随着网络的扩大应用,网上的各种测试也可以见得到,有网友就在网上测试自己的焦虑达到了某种程度,或者抑郁达到了某种程度,就觉得自己一定是患病了,这种思维推理不可取。如果自己确实有一段时间觉得有一些情绪问题,做了一些评估,应该及时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请医生诊断,明确诊断,或者是评估的意义确实是符合疾病,再进行治疗,如果比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一些自我疗愈等等。
  • 肝胆脾胰B超要空腹吗(视频)

    肝胆脾胰B超要空腹吗
    对于消化系统的彩超检查,大家应该注意常识性的问题,比如消化系统彩超都要求大家在检查之前禁食,泌尿系统的检查,检查之前不需要禁食。主要原因在于超声的检查是通过超声波成像,对于腹腔里面的脏器进行检查,消化系统的特别是胆囊还有腹膜后的相关器官,可以受到气体还有肠道的影响,会影响检查结果。所以在做消化系统的检查之前需要空腹,让胆囊可以胆汁充盈,让胆囊显影,做出来的检查会更准确。在腹膜后的器官通过空腹让肠道里面的积液减少,腹膜后的检查也会更清楚,所以在做消化系统的彩超检查之前一定要空腹。泌尿系统检查因为是在两侧腹膜后影响不大。所以在进行消化系统的彩超检查之前,在前一天晚上应该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晚上10点以后不要喝水和吃东西,检查的当天早上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以便检查得更加准确,更加明了。
    2023-08-03
  • 脾切除后有什么影响(视频)

    脾切除后有什么影响
    脾脏切除常见几种情况: 1、外伤性的、创伤性的脾破裂,紧急情况底下必须进行脾切除; 2、血液系统疾病,红细胞破坏,通过脾切除治疗。 脾切除以后一般出现术中紧急情况,还有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主要有腹腔大出血。因为脾脏连接有脾动脉、脾静脉供血,脾动脉跟脾静脉有可能术后出现结扎线脱落,引起大出血,这个比较紧急。另外远期的长期的并发症,有可能出现膈下脓肿,脾脏是位于左下腹紧贴着左部膈下。如果出现感染以后,可能产生积液,产生脓肿。 还有脾脏切除以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病人可能有反复低热的表现,跟脾脏功能免疫相关。最主要的脾脏手术以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升高,如果血小板升高大于1000×10^9/L的时候,应该进行阿司匹林的抗凝。 特别注意脾切除在小孩子这一块,因为脾脏切除以后有可能引起凶险性爆发性感染,所以4岁以下的小孩子对于脾切除一定要慎重。有可能出现感染机会增加,严重时候甚至可以致命。
    2023-08-02
  • 抑郁症的诊断证明在什么医院开(音频)

    抑郁症的诊断证明在什么医院开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抑郁症要开诊断证明,主要是某些机构或者某些单位,需要证明患者有抑郁症,真需要开的话,需要走手续。一个是什么单位要开,什么单位要出示官方的介绍信,什么单位,这是需求方。另一个是供给方,也就是医院,医院才具有出示诊断证明的资质,如精神专科医院、精神病院或者心理卫生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这样的单位,有资质的、职业资格的精神科医生,至少是主治医生以上,才有资格来开具这样的诊断证明,这是在门诊上。病房里是各级医生根据住院的诊断,主管的医生就有这种资格,诊断要明确,在门诊上可能需要几次就诊,得明确诊断,才能出具这样的诊断证明。
  • 抑郁症的自愈疗法有什么(音频)

    抑郁症的自愈疗法有什么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是以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主要有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有的病人会有躯体症状,比如失眠、食欲下降等。其有轻度、中度和严重抑郁症类型,轻度的病人可以尝试自我疗愈的方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会更好。自愈疗法有音乐、运动以及自我冥想、正念等,自我放松后有一定好处。\n如果是中度或者严重的病人,仅使用自愈疗法的效果可能很差,达不到一定作用。因为严重的病人常有自杀念头或者自杀行动,必须要住院治疗,不到医院治疗,仅进行自愈疗法可能会影响病情康复、影响治疗。另外,自愈疗法也可以做心理咨询,不用药物治疗,也可以尝试心理治疗。
  • 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想哭(音频)

    为什么无缘无故就想哭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无缘无故就想哭常常是一种悲伤的情绪反应,这时候患者情绪低落、表情忧愁、唉声叹气,总觉得自己的心情很苦闷、前途很灰暗,甚至没有前途。严重的患者甚至悲观、绝望、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交往,且常常伴有思维迟缓。\n患者总觉得自己脑子想事想得很慢,就像机器糊上了浆糊,不想出门、不想吃饭等,常伴有生理功能抑制现象,如失眠、食欲差、不想吃饭等,主要是抑郁情绪的表现。如果长期这样,应该及时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明确诊断,进行及时的治疗。
  •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音频)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什么是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的一种类型,常在某些社交场合产生了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年轻人17-30岁发病的比较多,主要害怕被人注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因此不愿意社交,不敢在公共场合上演讲,聚会也不敢坐在前面。社交恐惧的对象常是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和配偶,比较常见的恐怖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以及未婚夫或者未婚妻的父母亲等,患者一旦被迫进入社交场合时,便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焦虑反应。
  • 心里发急是什么病(音频)

    心里发急是什么病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心里发急就是总对未来的一些事情结果不知道,总在担心、着急,往往是一种焦虑的症状,总是担心,莫名其妙的担心,为了不知道的结果而担心,这种焦虑往往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急性的焦虑,突然出现了一些紧张、担心,甚至严重的出现濒死感,出现了呼吸困难、憋气等,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高峰,或者最长十几分钟,然后逐渐消退。另一种是慢性的、持续性的,总在莫名其妙的担心,持续了很久,比较长的时间的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焦虑诊断如果符合这些问题,应该及早的到医院就诊,请医生做个评估,看是否这种心里发急已经达到了疾病的标准,如果符合了焦虑症,应该及时的治疗。
  • 经常心慌焦虑是怎么回事(音频)

    经常心慌焦虑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经常心慌、焦虑是一种精神症状,是指没有什么客观原因,就可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并伴有相应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此时患者警觉性高,严重者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等感觉,部分患者运动不安、坐卧不宁、走来走去,常伴有心慌、气短、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n此种焦虑在临床上常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广泛性焦虑,也叫持续性慢性焦虑,几乎每天有此种症状。另一种是急性发作性出现,也叫惊恐发作,可突然出现焦虑、紧张不安等症状,但持续一段时间,甚至几分钟到二十分钟就可消失。
  • 厌食症是怎么得的(音频)

    厌食症是怎么得的
    讲解医师:肖春玲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厌食症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标准的病症,目前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有生物学因素,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大约10%,高于普通人群,提示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有研究证明可能有神经内分泌的问题,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功能异常。另外,厌食症常和情感障碍、强迫症、焦虑症等相伴发。还有心理因素,患者的性格特征表现为拘谨、刻板、强迫、追求完美。还有社会环境因素,与当代社会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