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视频)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死亡率,目前尚缺乏确切的统计数据。病情较轻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腹部隐痛不适,逐渐发展为慢性过程;病情较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易栓症,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栓反复发作,不能治愈,严重者可导致大范围的肠坏死,以至于不得不切除肠段,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重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其死亡率相对较高。
    2023-07-30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么办(视频)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怎么办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引起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多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较少累及肠系膜下静脉。本病起病较缓慢,初期仅有腹部不适的症状,继而发生腹痛,并逐渐加重,少数病例以剧烈腹痛起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肠系膜淤血,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甚至形成易栓症,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及早治疗,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2023-07-30
  • 如何预防颅内静脉窦血栓(视频)

    如何预防颅内静脉窦血栓
    预防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进行针对因预防,一般女性患者在妊娠和产褥期及口服避孕药时,血液成分高度黏稠,存在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基础,此时应该较为注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饮水,尽量避免使用避孕药物,同时监测各项临床变化以及化验指标,如D-二聚体存在异常表现应该及时就诊; 2、感染性疾病如颅内感染、颜面部病灶,特别危险三角区化脓性病灶,耳部病灶如中耳炎、乳突炎、筛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明确感染危险因素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足量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手术清除病灶; 3、易栓症患者如蛋白S、蛋白C缺乏,抗凝血酶原Ⅲ缺乏等患者,要及早到相关科室进行处理; 4、病因明确患者如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肿瘤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还有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以及炎症性疾病,血液系统的疾病包括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给予抗凝预防治疗。
    2023-08-02
  •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视频)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血管原因:如静脉血管进行穿刺、置管等,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由于血管内皮具有抗血栓功能,易于受损部位形成血栓;2、血液原因:如果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易栓症患者由于血液内抗凝血因子少,容易发生凝血,形成血栓;3、血流动力学原因:如果血液流动缓慢,如外伤、偏瘫,由于肢体活动受影响或长期卧床,静脉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可能形成血栓;4、解剖学原因:如左下肢易形成血栓,由于左下肢静脉解剖结构容易发生狭窄,进而形成血栓。
    2023-08-02
  • 为什么会发生习惯性流产(视频)

    为什么会发生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发生原因很多,临床中习惯性流产大部分是由于宫颈异常所导致,但是对于12周之前的流产属于早期流产,12-28周是晚期流产。对于早期流产的患者经过临床分析和总结,病因首先考虑可能与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异常具有关系。如果出现2次甚至2次以上的习惯性流产,建议父母双方检验染色体,如果排除染色体的异常,要考虑备孕的妈妈本身是否存在一系列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易栓症、血栓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妊娠的孕囊、孕胚出现问题,导致在怀孕早期出现流产。 另外,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血糖异常,以及母亲本身生殖脏器的问题,比如宫颈机能不全,也会导致患者在怀孕期间出现习惯性流产。同时还要检查父亲有没有合并部分疾病,或者有没有服用药物,如是否存在高血压疾病,精神类的药物都有可会导致精子质量的异常,精子异常也会导致受精卵异常,机体进行自然识别后,就会出现反复的习惯性流产。
    2023-08-02
  • 习惯性流产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习惯性流产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习惯性流产患者的检查可以通过血液检测,评判有没有自身免疫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进行易栓症组合的检查,查看蛋白C、蛋白S、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再查看甲状腺功能、血糖有没有问题。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甲减,也容易出现胎停育,出现习惯性流产。如果血糖存在问题,孕期胎儿也会不稳定,容易出现流产和早产,甚至胎死宫内,多次流产就会形成习惯性流产。 如果是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行B超或者临床的检测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判断宫颈是否存在问题。如果进行超声检查提示宫颈缩短,宫颈内口楔形扩张,甚至胎儿的羊膜腔已经横突到了宫颈内口,或者位于阴道内,患者习惯性流产的原因就是宫颈机能不全。此外,一定要明确胎儿本身是否健康,因为胎儿本身染色体存在问题,在妊娠期间也容易出现胎死宫内。
    2023-08-02
  • 易栓症护理措施(视频)

    易栓症护理措施
    易栓症有增加血栓风险的因素,需要避免久坐、久站,间隔一个小时左右,要注意活动肢体。如果站立时间很长,需要穿弹力袜,减少血栓的风险。如果病人有肥胖、高脂血症,会增加血栓的风险,要注意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避免进食高脂肪的食物,适当的锻炼,控...
    2023-08-19
  • 肺栓塞的注意事项(视频)

    肺栓塞的注意事项
    肺栓塞属于一种高危疾病,所以应特别注意肺栓塞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药物应用时间:若患者病因明确,比如外伤或手术患者,急性期治疗后复查血栓已治愈,仍需抗凝治疗半年;危险因素仍然存在的高危人群治愈后,需要终身抗凝治疗,比如家族遗传的易栓症,可以做检查排除或者确定是否终身抗凝治疗; 2、注意下肢保暖:肺栓塞患者70%的血栓来源于下肢,腿部受寒会导致血流瘀滞变慢,所以,应注意下肢的保暖,不可受凉,可减少血栓再形成; 3、适当服用活血药物:如口服三七粉、丹参等活血药物,作为预防保健用药,但应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023-07-31
  •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视频)

    得了腔隙性脑梗怎么办
    对于腔隙性脑梗的处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急性腔隙性脑梗的患者有具体症状,比如突然出现肢体无力、麻木、构音障碍、视物模糊、语言不利、头晕、复视、吞咽困难等,由于发生梗死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相同,需要按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指南治疗。如果在急性期4.5-6小时入院,需要评估患者是否需要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治疗,比如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低灌注的患者需要扩容治疗;如果是由栓子栓塞导致,需要查找栓子的来源;房颤患者则需要抗凝治疗;对于易栓症或其它原因导致的高凝状态,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由血管炎导致,则需要针对血管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评估颅脑及颈部血管的情况,以明确是否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者闭塞,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2、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多在查体时发现,或在新发脑梗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既往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因为腔隙性脑梗发生在不重要的部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腔隙性脑梗死说明患者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提醒患者及医生,患者有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需要针对危险因素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卵圆孔未闭、高脂血症、淀粉样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家族遗传性脑血管病、免疫相关血管炎、吸烟等,以避免腔隙性脑梗死再发或增多。
    2023-08-01
  • 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案(视频)

    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案
    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治疗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延展期。急性期通常是发病两周以内,血栓相对比较松软,主要做清除血栓的治疗,包括药物溶栓或者机械性吸栓,用吸出血栓的手术快速恢复血管的通畅性。治疗之后如果是延展期,还有血管再堵、血栓再形成的风险,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至少三个月,三个月以后要到医院评估血栓再形成的风险到底高不高,如果血栓再形成的风险降低,就不需要再吃抗凝血的药物。 对于一些高凝的状态,特别是肿瘤、瘫痪在床的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抗凝到6-12个月。还有一些患者患有易栓症,做基因或者血液检测发现这些患者的体质很容易形成血栓,要终身抗凝预防血栓再发,有些患者可能来医院治疗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已经不是急性期了,来的时候相对比较晚,药物治疗的效果相对差一些。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