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燕东

  • 肾脏萎缩能恢复吗(视频)

    肾脏萎缩能恢复吗
    肾脏萎缩就目前医疗水平来说无法恢复,属于不可逆疾病。如果出现肾脏萎缩,多说明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无论为单侧肾脏萎缩,还是双侧肾脏萎缩,通常都不能够恢复。一般引起患者单侧肾脏萎缩原因有很多,如果因为肾动脉狭窄导致单侧肾脏萎缩,可以进行肾动脉支架植入术,使肾脏不再继续萎缩,同时也有利于血压控制。 如果为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萎缩,通常不能够恢复。而且随着时间延长,肾脏萎缩会越来越严重,表现为肾脏体积缩小,是因为肾小球基本已经完全球性硬化和缺血性硬化导致。但是肾脏代偿能力非常强,即使一半以上肾小球已经完全损伤,肾功能还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时需要利用很多保护肾脏药物进行积极治疗。
    2023-08-01
  • 肾小球滤过率低可逆吗(视频)

    肾小球滤过率低可逆吗
    肾小球滤过率低意味着肾功能受损,所以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肾功能受损是否可逆,需要先弄清楚肾功能受损是急性还是慢性,以及有没有诱因。如果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部分急性肾损害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恢复。有小部分急性肾功能不能恢复,而大部分慢性肾功能受损不可逆。在某些情况下,如有慢性肾脏病基础上遭受急性打击,如大手术、失血、休克、合并严重感染、特殊用药等情况,肾功能可能会突然恶化,但在去除并积极治疗这些诱因后,肾损害可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损伤就目前医疗技术来说不可逆。虽然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损伤不可逆,但也要积极到医院就诊,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减少尿蛋白,对于减慢肾脏发肾脏病发展速度非常有益。
    2023-08-01
  •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视频)

    如何做好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具体如下: 1、严格饮食控制,包括限盐、限水,避免透析间期体重过快增长,每天称体重,体重增长每日尽可能不超过1kg,尽量控制在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为干体重3%-5%以下。此外,还需严格限制钾盐摄入、低磷饮食,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g/(kg·d); 2、做好内瘘护理,保护患者内瘘,每日需要用手触摸瘘管处,观察是否有震颤及震颤是否减弱,避免内瘘受压,避免内瘘肢体提重物,以及测量血压及抽血; 3、按时服药,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定期化验血常规、透析充分性指标、无机离子,如血钙、磷、镁、甲状旁腺素等,按时评估透析质量; 4、血液透析治疗,进行充分血液透析治疗,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2023-08-01
  • 紫癫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视频)

    紫癫性肾炎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发生过敏性紫癜,需要努力寻找过敏原,尤其合并有皮肤紫癜患者,每次发作都要分析可疑诱因,并尽量设法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慢性肾小球肾炎除合并有其它系统受损表现,如皮肤紫癜、便血、关节肿痛等外,紫癜性肾炎与慢性肾炎并无其它不同。 紫癜性肾炎患者同慢性肾炎患者一样,需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感冒及其它感染,并适当休息,不要劳累。对于腹痛、便血、蛋白尿患儿,要注意营养补充,防止出现发育不良。此外,需要注意低盐饮食,严格限制水和输入液体量,避免摄入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还要注意记录患者出入量,包括尿量、饮水量以及皮肤问题。如果出现上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总之,紫癜性肾炎患者日常需要避免再次接触可疑过敏原,也要避免劳累和受凉,并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3-08-01
  • 蛋白尿是什么原因(视频)

    蛋白尿是什么原因
    正常尿液分析尿蛋白阴性,尿蛋白定量为成人<150mg/24小时,儿童低于300mg/24小时,微量白蛋白为30mg/24小时,如果超过就被称为蛋白尿。产生蛋白尿原因,具体为: 1、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疾病,尿内短暂出现蛋白尿,程度一般比较轻,持续时间比较短,如果在诱因解除后会逐渐消失,如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刺激下,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根据尿蛋白形成机制可以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继发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中毒等均可导致肾小管受损,对于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少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重金属如汞、镉、碲等,中毒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特殊中草药损害肾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尿蛋白低于2g/24小时。
    2023-08-01
  • 肾早期损伤的原因(视频)

    肾早期损伤的原因
    多种系统性疾病可以导致肾脏慢性损害,如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等。尤其是糖尿病,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是导致尿毒症的第一号杀手,而在我国也高居杀手第二宝座。 如何在发生严重肾损害之前就及时发现早期肾损害,属于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可以通过化验尿微量白蛋白了解早期糖尿病肾病,目前多使用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但实际血肌酐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肌肉容积、饮食等因素。此外,血肌酐也可以被肾小管排出,特别是随着肾功能下降,由肾小管排出的肌酐占肾脏器清除肌酐比例逐渐增多。 因此,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1/3时,血肌酐才会升高,使用血肌酐评估有无肾功能受损并不准确。而血清胱抑素可以经肾小球自由滤过,但不会被肾小管排出,在肾功能受损早期,也许血清胱抑素更能敏感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023-08-01
  •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是指什么(视频)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是指什么
    终末期肾脏病也就是尿毒症,是开始维持性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所谓CRRT的指征。适当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帮助纠正尿毒症导致的内环境紊乱,改善症状,延长生命,并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积极回归社会,CRRT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到尿毒症阶段,说明患者肾功能损伤已经非常严重,可出现比较严重的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以及其它相关并发症,这时体内水分、代谢废物难以完全从身体内排出,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而且替代治疗常常被用来治疗已经进入到尿毒症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通过肾脏替代治疗,可以有效将体内毒素排出,避免身体其它脏器受到严重损伤,改善缓解顽固性恶心、呕吐等症状。透析患者五年生存率40%-50%,血透和腹透生存率类似。接受肾移植患者预后更好,接受死体供肾患者五年生存率86%,而接受活体供肾患者5年生存率95%。
    2023-08-01
  • 肾脏萎缩的原因(视频)

    肾脏萎缩的原因
    肾脏萎缩实际是形态式描述名词,说明患者肾脏体积缩小。能够造成肾萎缩状态原因很多,通常都是慢性肾脏疾病长期损害肾脏,导致大部分肾脏组织被毁损,才会导致肾脏体积缩小。能够导致肾萎缩的病因最常见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慢性紫癜性肾炎等,以上病因都会长期损害肾脏,导致肾脏萎缩,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萎缩病情通常不可逆转。 人都有两颗肾脏,左右各一,位于脊柱两侧。肾脏正常大小长径10-12cm,宽5-6cm,厚度约3-4cm,肾实质厚度1.4-1.8cm,皮质厚度0.8-1.0cm,左肾略大。如果双肾大小明显差异,一侧肾脏大小正常,而另一侧肾脏明显缩小,两侧上双肾长径相差达到1.0-1.5cm及以上,称之为单肾萎缩,常见于缺血性肾病,如肾动脉狭窄。如果双肾大小一致,长径明显低于正常,也就是10-12cm,多为8-8.5cm,被称之为双肾萎缩,可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但也有慢性肾脏疾病,肾脏的大小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增大,如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肿瘤相关性肾病、肾脏淀粉样病变等。
    2023-08-01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应注意什么(视频)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运动康复应注意什么
    在室内低强度的运动锻炼,可以提高透析患者身体机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康复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一般患者可在透析前两个小时进行锻炼,每次30分钟,每周两次左右,可以进行的运动包括床上自行车、双腿夹瑜伽球、仰卧起坐、哑铃弯举、肱三头肌扩展。但注意要使用非透析手,利用弹力带也要使用非透析手等。开始时强度不宜过大,如初次使用哑铃不宜过度,可以从0.5kg、1.0kg、2.0kg、4.0kg逐渐增加,直到患者感到难度时强度为宜; 2、缺血性心肌病、骨病严重患者,不适宜进行运动,病情出现变化时也不宜进行运动。 经过运动锻炼以后,患者身体机能会得到很好改变,一般在运动半年以上就会出现好转。
    2023-08-01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视频)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并发症具体如下: 1、低血糖,如果患者糖尿病为原发病,在透析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 2、透析低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可怕的并发症。如果发生透析低血压,有些患者透析甚至没有办法继续进行; 3、心血管病变,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管病变非常严重,尤其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所以,患者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如出现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4、皮肤干燥、瘙痒严重,使患者不能忍受,影响睡眠和严重生活质量,需要积极进行处理。出现这种上述情况,可以增加做血液灌流和血滤缓解; 5、营养不良,很多老年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