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吃药能好吗(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吃药能好吗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吃药能否治愈需根据情况决定,具体如下: 1、如果分泌性中耳炎引起中耳积液,是由于炎症,比如咽鼓管功能障碍,如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或鼻中隔偏曲引起,咽鼓管功能不良以后造成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可以用药物治疗缓解咽鼓管炎症,排出中耳积液,能够缓解症状,治愈分泌性中耳炎; 2、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后鼻孔鼻息肉、鼻咽部良性肿瘤,或鼻咽部恶性肿瘤,鼻咽癌压迫咽鼓管,造成咽鼓管机械性堵塞,单纯用药无法消除中耳积液,一定需要治疗原发病,比如切除鼻息肉,然后切除肥大腺样体,切除鼻咽部良性肿瘤,或治疗鼻咽癌,缓解咽鼓管机械性梗阻,使中耳积液排出才能达到中耳积液的治愈。
    2023-08-03
  • 耳堵是什么原因(视频)

    耳堵是什么原因
    耳朵堵是一种症状,病人感觉耳朵像塞棉花一样堵,这种情况可以由外耳道疾病、中耳疾病和内耳疾病引起。1、外耳道疾病:如耵聍栓塞,病人就会感觉明显的耳朵堵、耳鸣、听力下降。还有霉菌性外耳道炎,病人也会感觉耳朵堵得明显,同时伴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伴有细菌感染的时候,病人会有疼痛。急性外耳道炎病人耳朵疼痛以外,也可以有耳堵、耳鸣 、听力下降;2、中耳疾病: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时候,病人会有耳闷、耳堵、耳朵疼痛以及发热,几天以后耳朵会​流脓。在分泌性中耳炎中 ,无论是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还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通常都是以耳朵堵症状最为明显,同时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3、内耳疾病:如突发性耳聋,病人就会在72小时之内突然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部分病人还会伴有眩晕。梅尼埃病病人也会有耳朵闷堵感、耳鸣、反复发作眩晕以及听力下降。所以如果有耳朵堵这种症状的时候,一定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2023-07-30
  • 急性中耳炎会自愈吗(视频)

    急性中耳炎会自愈吗
    急性中耳炎基本上不会自愈。急性中耳炎也有两种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咽鼓管阻塞引起中耳积液,有液体在中耳腔内聚集,所以病人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所以先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水、积液不能消除,就要进行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进行治疗;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患者会出现耳疼、听力下降、耳鸣,有时候会有头疼和眩晕。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慢性中耳炎,遗留下长久的鼓膜穿孔,此时药物治疗可能无效,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补穿孔鼓膜。
    2023-08-03
  • 卡他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视频)

    卡他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
    卡他性中耳炎属分泌性中耳炎,但发病机理不清楚,大部分与咽鼓管功能不佳相关。患者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炎,或者鼻咽部肿瘤经放疗之后造成咽鼓管功能不畅,都会继发分泌性中耳炎。 当咽鼓管非正常开放、关闭时,中耳腔内形成负压,导致渗液从而引发卡他性中耳炎。其典型症状是患者产生耳朵闷堵感,伴有耳鸣,当患者头侧向健侧卧时,耳朵闷堵会减轻。 当查体发现鼓膜呈琥珀色、传导性耳聋、鼓室有负压时,可确诊为卡他性中耳炎,早期给予促排剂、消炎药物滴药治疗,当分泌液形成则需采取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治疗。
    2023-07-30
  • 中耳炎听力下降能恢复吗(视频)

    中耳炎听力下降能恢复吗
    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有一部分可以恢复,但不同类型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恢复程度也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主要由于鼓室内积液造成,可引起听力下降。如果进行及时治疗,将中耳内的分泌物排出,可以恢复听力。但如果中耳积液没有得到及时排出,凝固、残留后会影响听骨活动,从而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没有鼓膜穿孔,听力恢复程度较好。如果引起鼓膜穿孔,同时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这种情况下破坏听骨链以及鼓膜,听力恢复的程度会大打折扣。对此应及时给予全身或局部的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促进鼓膜愈合,从而保护听力,防止永久性听力下降。
    2023-08-03
  • 孩子鼓室积液会自愈吗(视频)

    孩子鼓室积液会自愈吗
    鼓室积液有自愈的可能性,需要根据鼓室积液的原因决定,具体如下:1、婴幼儿鼓室积液:通常出生不久的婴儿,发生鼓室积液的比例和可能性较大。通常只需观察,不做任何治疗,经过2-3个月可以逐渐自行吸收;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由于孩子的咽鼓管功能未发育完善,有可能因为孩子的腺样体肥大,堵塞咽管的咽口,导致鼓室积液。一般可以观察3个月,如果孩子3个月后出现听力下降、语言的交流障碍、学习障碍,需要及时处理,进行手术的干预,将积液排出。然后在鼓膜上放置通风管,达到排出积液、维持中耳压力的平衡的目的;3、急性中耳炎:如过敏性鼻炎、感冒,可能导致鼓室积液,通常发生在急性的中耳炎后,也是急性中耳炎的表现。通常经过治疗后,多数积液可以在1个月余,逐渐自行消散。如果积液长时间未吸收,处理原则与慢性分泌中耳炎相同;4、脑脊液耳漏:即脑脊液通过破损的骨质,或者薄弱的骨质进入鼓室,通常无法自愈,需要进行手术探查,将薄弱或者破坏的骨质进行修补,才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8-03
  • 中耳炎用什么药(视频)

    中耳炎用什么药
    中耳炎用药主要根据中耳炎类型,临床最常见的中耳炎有两大类型,具体类型和治疗如下:1、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在治疗时,耳朵要滴用抗菌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也可以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即抗生素;2、渗出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也叫分泌性中耳炎,但它并不是由于中耳形成的化脓性炎症,而是由于咽鼓管阻塞以后,造成中耳的积液,耳朵会发闷、发堵、听力下降。在用药时也需要适当使用抗菌素,此外也需要在鼻腔内喷改善通气的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鼻腔通气改善以后,可以做咽鼓管吹张的动作,如捏鼻子鼓气,这样有助于咽鼓管扩张,让中耳压力早期恢复平衡,中耳的渗出液也可以被吸收。同时可以口服黏液促排剂等辅助类药物,以恢复中耳功能。
    2023-08-03
  • 两个月宝宝中耳炎的症状(视频)

    两个月宝宝中耳炎的症状
    两个月宝宝中耳炎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是分泌性中耳炎,还是化脓性中耳炎,以及鼓膜是否完整来判断,常见分析如下:1、如果鼓膜完整,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的宝宝,常表现为不停摇头,或者晚上睡觉时,不停将头在床上摩擦,从而造成枕秃。除此以外,还可能会稍微对声音产生弱化表现,例如既往一点动静,例如关门或有大声时,可能会出现一惊一惊的表现,手足也会出现表现。但患有中耳炎后,由于影响到部分听力,可能相对感觉在这段时间宝宝会特别淡定,对声音反应较差。另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宝宝,还可能会伴有中毒症状,导致拒奶或不停哭闹,而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由于其骨质特别薄而脆弱,可能会造成乳突骨皮质破坏,从而在耳后区可能还会形成脓肿;2、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破裂,宝宝耳朵中可能会有异常液体流出,例如淡黄色液体,或者是黄色、黄绿色的脓性分泌物,甚至耳朵中会有臭味,此时要高度怀疑患有中耳炎。
    2023-08-03
  • 感冒耳朵堵是为什么(视频)

    感冒耳朵堵是为什么
    很多人感冒之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耳朵闷胀、耳堵感,提示分泌性中耳炎。这是由于感冒之后,鼻腔黏膜肿胀会压迫咽鼓管咽口,使中耳通气引流功能下降,出现中耳负压,从而引起中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出现耳闷甚至耳痛感。 除通常抗感冒治疗外,还需针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方式为恢复鼻腔黏膜形态,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从而缓解咽鼓管咽口受压,恢复中耳腔通气和引流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大部分分泌性中耳炎会治愈。如果分泌性中耳炎长时间不愈,可采用中耳腔穿刺,甚至中耳腔切开腹膜置管引流方式,人为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023-08-03
  •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音频)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讲解医师:龚树生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是有别于化脓性中耳炎,一般说中耳炎有急性的、慢性的,有化脓性的和非化脓性的。分泌型中耳炎就是一种非化脓性的中耳炎,也可以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主要表现就是听力下降,鼓室积液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