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挛缩

  • 重症肌无力怎样锻炼(视频)

    重症肌无力怎样锻炼
    重症肌无力病人由于无力,有些患者根本不动,整天卧床休息。因为没劲,怕摔跤,不愿意动,但是一定要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要过量运动,因为过多劳动、劳累或感冒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患者可选择适量有利于自己恢复的运动进行锻炼。外出活动时,要格外注意保暖,避免感冒,运动适宜。针对病情较重患者,长期卧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家属应适当给予按摩、关节被动运动,关节康复运动等,防止(褥疮)、关节挛缩,患者逐渐自行恢复。
    2023-07-31
  •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视频)

    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
    重型颅脑损伤后遗症通常都很严重,如长期昏迷、植物人。如果昏迷时间超过28天,就称为慢性意识障碍。这种患者后期预后非常不好,而且恢复时间很长。脑损伤后除了意识障碍,还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痴呆等,有些还会出现继发性癫痫、精神障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胡言乱语,甚至幻觉等出现。由于长期卧床,还会出现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肺炎等并发症,还有部分人会出现一定程度头痛、头昏等不适。多数需要在专门康复机构,接受专业康复治疗。
    2023-08-02
  • 小儿脑瘫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小儿脑瘫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危害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常见危害包括: 1、引起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出现视觉障碍、听力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 3、出现癫痫的发作; 4、影响患儿智力的发育,引起智力障碍; 5、出现关节畸形、关节挛缩等症状。
    2023-07-30
  • 垂直距骨和足外翻的区别(视频)

    垂直距骨和足外翻的区别
    严格意义上来说,足外翻是很多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我们知道的、常见的足外翻的疾病有扁平足、副舟骨、先天性仰趾外翻足,还有一些因为脑瘫或者脊髓拴系综合征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都可以引起足外翻;垂直距骨也往往会造成足的外翻,但垂直距骨造成的足外翻,可能跟上述这些疾病有一定的区别,垂直距骨的足外翻往往非常僵硬,它并发于多关节挛缩或单独发,在发病的过程中,我们往往除去足外翻以外,还可以在足底摸到一个突起样的骨头,这个是距骨脱位的地方,先天性垂直距骨较之于其它足外翻疾病来说,它的严重程度或危害可能会更大。诸如其它的外翻足畸形,比如扁平足或者副舟骨,我们都可以通过佩戴矫形鞋垫来进行治疗,效果往往还不错;垂直距骨引起的足外翻,恐怕很难通过支具或常规的保守治疗,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多关节挛缩症状(视频)

    多关节挛缩症状
    多关节挛缩常表现为对称性,其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1、双侧肩关节内收、内旋; 2、肘关节伸直僵硬; 3、腕关节屈曲; 4、手指屈曲挛缩; 5、拇指屈曲挛缩、内收; 6、单纯扣拇; 7、脊柱侧偏:临床需对患儿各个循环系统进行检查,以排除综合征型多关节挛缩;综合征型多关节挛缩临床较为常见,确诊后需早期进行治疗,但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2023-07-30
  • 肘关节挛缩屈伸不利怎么治疗(视频)

    肘关节挛缩屈伸不利怎么治疗
    肘关节挛缩平时临床中见到很多,肘关节因为解剖限制,所以手术后固定超过2周后,肯定有关节挛缩,治疗和其他膝关节、髋关节没有太大区别。治疗有一定流程,首先用中药熏蒸,然后让关节放松,通过康复治疗师手法松解及关节松动术,对关节进行打开。做完关节松动手法后,关节会有一定肿胀,有专门的冷疗机,可在恒温情况下,对过度活动后肿胀的肌肉组织做冷却,使其消肿,使活动过度的肌肉、组织能够达到平时正常状态。通过这种治疗,以我院诊疗水平,效果很理想。大概每月收治肘关节挛缩30-40例病人,90%以上都可以达到相对较好的效果。但是有些病人因为挛缩时间较长,超过3个月黄金期或者关节粉碎得较复杂,早期康复会影响骨头愈合。
    2023-08-03
  • 肩袖间隙分裂怎么办(视频)

    肩袖间隙分裂怎么办
    肩袖间隙分裂治疗上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比如制动、口服消炎镇痛药以及物理治疗。经过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满意治疗。少数患者可能经过2个月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盂肱关节可能不稳定或者出现关节挛缩。对于陈旧性肩袖间隙分裂,少数患者可能并存喙肩弓撞击,即肩峰撞击症。此时则建议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修补,从而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肩袖间隙通常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连接冈上肌和肩胛下肌,间隙前方有喙肱韧带。肩袖间隙分裂通常是肩袖间隙组织顺着肌腱纤维方向纵行撕裂,而肩袖间隙是肩袖结构薄弱部位,一旦发生分裂,冈上肌和肩胛下肌在上臂上举过程中合力作用会减弱,肱骨头在肩胛盂固定力量也会下降,容易使盂肱关节发生松弛、滑脱。盂肱关节不稳定又可以造成肩胛下滑囊炎症和粘连,进一步发生关节挛缩。
    2023-08-03
  • 多关节挛缩是什么病(视频)

    多关节挛缩是什么病
    多关节挛缩亦称为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患儿出生时常表现为对称性手、足、手指、肘关节、肩关节屈曲挛缩。肩关节具有内收内旋、肘关节伸直、腕关节屈曲、指偏、手指屈曲挛缩及扣拇等,其病因常与胎儿于子宫内运动缺乏有关。导致胎儿子宫内运动缺乏的原因较多,主要如下: 1、母体本身疾病; 2、宫内缺血或羊水过少; 3、部分其他疾病; 4、遗传因素:如吹笛面挛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之一,患儿可表现为手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多关节挛缩,甚至可影响脊柱,导致脊柱侧偏。
    2023-07-30
  • 多关节挛缩怎么治疗(视频)

    多关节挛缩怎么治疗
    多关节挛缩治疗前,需对患儿总体状况进行评估,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婴儿期轻度关节挛缩,可采取适度按摩及关节被动活动进行治疗,按摩有益于患儿关节松解; 2、6-12个月患儿可逐步佩戴支具进行治疗,若支具能得以正规、良好的应用,亦可起到部分矫正效果; 3、1-2岁患儿可逐步采取手术治疗,以扣拇为例,小于2岁的患儿治疗效果较佳,治疗时需对患儿内收的肌肉、掌侧皮肤、软组织进行松解,进而重建其背侧伸肌,通过肌腱转位、皮瓣转移,将拇指从内收、屈曲位置放于虎口开大位,放至拇指背伸,重建拇指功能; 4、患儿腕关节、肘关节挛缩,需尽量于4-5岁前进行治疗; 5、大龄患儿已具有部分代偿性适应功能,医生手术前需考虑此类功能,并尽量保留。
    2023-07-30
  • 多关节挛缩康复训练方法(视频)

    多关节挛缩康复训练方法
    多关节挛缩的康复训练可分为术前康复及术后康复。患儿早期就诊时,采取佩戴支具、关节被动活动等进行治疗,可缓解患儿皮肤张力,以减轻其挛缩程度。部分轻症患儿可能通过支具或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手段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康复训练亦可对重症患儿术前皮肤张力缓解、关节松弛起到较佳效果。患儿术后需长期佩戴支具避免瘢痕挛缩,亦可防止关节挛缩复发。制作的支具应适宜患儿佩戴,佩戴前需咨询医生,避免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