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

  • 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视频)

    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骨质增生的治疗常见方法如下所示:1、保守治疗:对于早期轻度骨质增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减少剧烈活动、避免关节磨损及损伤关节的活动,如深蹲、爬山、跳绳、跑步,尤其跑马拉松等长距离活动,对关节损伤较大。局部应注意保暖,不要因为寒冷等因素,影响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较差会加快组织退变与骨质增生。还可考虑采取理疗治疗,包括热敷、电疗、红外线烤灯等,可以起改善循环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如骨化三醇胶囊、氨基葡萄糖、双醋瑞因等,对于骨质修复、减少软骨退变有一定效果。部分患者可以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润滑及保护关节;2、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持续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对于关节内有滑膜增生、积液、游离体存在以及软骨磨损程度较轻,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对关节腔进行冲洗,以减轻炎症反应。如果软骨磨损及骨质疏松比较严重,可能需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从而达到根治目的。
    2023-08-03
  • 为什么骨盆构成骨会发生骨质增生(视频)

    为什么骨盆构成骨会发生骨质增生
    骨盆的构成骨较多,由髂骨、坐骨、耻骨以及后侧的骶骨、尾骨构成骨盆环状结构,起到保护内部脏器以及稳定躯干、下肢的作用。上述部位也会发生骨质增生,常见病因如下:1、骶髂关节炎:较常见于女性患者或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骶髂关节的强直性脊柱炎或风湿性疾病而造成骶髂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即软骨在炎症性病变作用下剥脱或损害,此时关节面的骨质硬化,软骨下的骨质向外生长就会形成骨质增生。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存在骶髂关节面间隙完全消失,此时患者的骶髂关节活动度基本丧失,局部按压疼痛较明显;2、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较常见为髋关节的骨质增生,在通过拍片检查后可能发现股骨头的形态基本正常,未发生变形或骨密度改变,但髋臼部位的关节面不平整,出现骨刺,即发生髋关节的骨质增生。通常是由于髋关节退行性改变造成软骨退变,而引起增生;3、耻骨联合病变:耻骨联合位于骨盆的前方,也是由软骨面组成。若患者由于外伤或其他炎症而造成软骨面损伤,也会出现相应的骨质增生。
    2023-08-03
  • 腰推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视频)

    腰推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吗
    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两个不同的疾病,虽然有一定联系,但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主要区别如下:1、性质: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因纤维环环破裂,髓核组织通过破裂孔向外顶出,压迫周围的结构或神经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症状。骨质增生属于退行性改变,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或有慢性损伤,造成局部关节退化而出现病理性改变;2、病因: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是由劳累、久坐、外伤等原因造成,突出椎间盘如果没有压迫神经,只表现为单纯的腰部疼痛,如果压迫神经,会引起腰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疼痛。而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等,可造成腰部肌肉力学不平衡,局部软骨反复磨损,引起软骨下骨质向外生长,从而形成骨质增生,属于自我保护,也是关节软骨退化的表现;3、治疗方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般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可以通过局部理疗、口服止痛药或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还可以进行牵引、按摩、理疗,病情严重者需要手术。骨质增生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压迫、刺激症状,可以口服钙剂、维生素D3,以延缓骨质增生。同时生活上要注意避免关节劳损而加快增生,如果骨质增生较严重,造成腰椎不稳或出现椎管狭窄,诱发较严重的症状,需考虑手术治疗。
    2023-08-03
  • 病理性骨折一定是肿瘤引起的吗(视频)

    病理性骨折一定是肿瘤引起的吗
    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原因较多,肿瘤是常见的病因之一,但病理性骨折不一定都是肿瘤引起,常见的有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或各种营养不良、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患者,均可引起全身骨质疏松。当发生骨质疏松时,会出现骨皮质的明显萎缩、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累及的部位包括脊椎骨、股骨颈、掌骨、腕骨等。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绝经后的老年妇女,经常会出现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还有股骨颈骨折及腕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此外,长期卧床也可以造成局部的废用性骨质疏松,也会引起骨折。内分泌紊乱较常见,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导致骨脱钙和大量破骨细胞活跃,骨小梁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此时虽然有新骨形成,但只是形成纤细的编织骨或非钙化的肋骨组织,较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骨的发育性障碍也可以造成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有先天性成骨不全,属于显性遗传疾病,可以在胎儿、儿童时期发病,伴有先天性的间充质发育缺陷,不易分化为正常的骨膜细胞。同时骨膜细胞的功能也出现异常,骨皮质较薄,较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2023-08-03
  • 膝盖骨折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多久才能好(视频)

    膝盖骨折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多久才能好
    膝盖骨又称为髌骨,发生骨折的几率较高。如果发生骨折且不动手术,多久才能好,需要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决定。如果是稳定性骨折,通常需要休息3个月才能好。在临床上,根据髌骨骨折的损伤严重程度,较常见的有髌骨横行骨折,此外还有粉碎性骨折。横行骨折是一条横行骨折线经过髌骨轴线,如果骨折没有发生移位,通常采用保守治疗,用石膏托或支具把患者膝关节固定在功能位,一般固定4-6周后拍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如果愈合良好,可以把石膏或者支具去掉,适度进行功能锻炼或者负重。如果3个月时拍片检查,发现骨折完全愈合,则可以正常活动。如果是横行骨折发生移位,或者是粉碎性骨折,则属于不稳定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因这类骨折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肢体的功能或外观,所以需要采用手术,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来治疗。
    2023-08-03
  • 全身骨折会有什么后果(视频)

    全身骨折会有什么后果
    全身骨折属于较严重的骨折,由于损伤部位较多,后果相对较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量出血:严重骨折会引起大量出血,因骨质中存在大量血管,微细血管破裂后可有大量渗血。如果出血量较大,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严重时会危及生命;2、神经功能障碍:如果是脊柱骨折,可能会导致脊髓或者神经损伤,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截瘫;3、泌尿系统损伤:可能引起膀胱破裂、尿道断裂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泌尿系感染或泌尿系功能障碍等并发症;4、关节损伤:如果骨折发生在关节部位,可能会出现关节变形、功能丧失。关节骨折愈合后,可能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如创伤关节炎,关节磨损加快,或关节变形后失去活动和运动的功能,造成残疾;5、脏器损伤:如果是骨盆骨折或多发肋骨骨折,如胸部和腹部、盆腔的骨折,可能造成胸、腹、盆腔脏器损伤,如肺、心脏、胃肠道、直肠、膀胱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6、其他后果:如果是老年患者,患者长期卧床会引起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高达30%以上。其它远期并发症包括骨化性肌炎,是指肌肉慢慢硬化如骨头样,还有肢体缺血,可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都对身体有严重伤害。
    2023-08-03
  • S3椎体骨折是什么意思(视频)

    S3椎体骨折是什么意思
    S3椎体骨折即骶三椎体骨折,指的是骶椎的第三节椎体,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比如外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因素如出现肿瘤,而发生椎体的压缩、变形、破裂或断裂等情况,便属于骶三椎体的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损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尤其是骶尾部的症状特别明显,患者相应的区域会出现无法活动,如不能弯腰、负重、用力、大幅度行走等。如果按压相应部位,患者会感觉到非常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伴有神经损伤,而出现肢体的麻木、无力、抽搐,严重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小便的功能障碍。部分压缩骨折会造成患者的小血管破裂,导致出现出血,严重时导致大量出血,并引起出血性休克。如果出现上述情况,患者便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相应检查,了解损伤的程度、情况,并积极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骨折比较明显或卡压神经,损伤血管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便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2023-08-03
  •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视频)

    骨折手术后发烧38度怎么办
    骨折手术后发烧38℃的处理方法,需明确发烧原因。正常骨折手术后会有轻微发烧,属于低烧,是手术后的创伤反应,或局部出血、渗液导致的吸收热,温度一般不>38℃。如果体温持续>38℃,则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引起,根据发烧原因进行相应处理,主要如下:1、感染:可能是伤口感染,或长时间卧床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可出现体温增高现象。如果怀疑感染,需要查看伤口情况,观察局部是否有发红、肿胀,以及肺部有没有咳嗽、咳痰或异常呼吸音,还有小便是否疼痛或尿色是否异常。再将相应检验物如尿液、痰液或伤口分泌物、引流液进行细菌化验,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如果检验出细菌,应查看细菌种类及敏感抗生素种类,再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2、压疮:可能是局部长时间卧床,或打石膏、支具、夹板等摩擦局部皮肤、软组织,从而造成破溃,形成压疮。压疮引起局部吸收热或继发性感染,均可引起体温升高。如果出现感染或形成坏死组织,也会导致体温>38℃。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需要定时翻身,避免使感染或坏死创面再增大。另外,应及时处理局部创伤,如果是轻度压疮,可以换药或外涂药物以促进修复。如果是深度压疮而出现坏死,应及早清创、植皮,促进创面快速修复;3、其它因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因引流管被遮住或压迫,大量液体聚集,也会引起发烧,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在引流液较少如每天<50ml时,应及早拔除引流管,防止积液、发热。
    2023-08-03
  • 骨折生长过程及时间(视频)

    骨折生长过程及时间
    骨折生长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总共12周左右,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血肿机化炎症期:指的是骨折后第1-2周,局部骨折端形成血肿。在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下,血肿逐渐机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即结缔组织,或者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将两个骨折的断端粘连在一起;2、原始骨痂形成期:在受伤后的3-7周之内,一般有血肿机化形成纤维性骨痂。在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下,骨痂逐渐的硬化、钙化后,就形成中间骨痂。同时外侧的骨膜和内侧的骨膜与成骨细胞,逐渐形成内骨痂和外骨痂,内外骨痂汇合在一起,形成原始骨痂;3、骨痂的改造塑形期:发生在受伤后的8-12周,随着病人逐渐下地活动,此时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共同作用下,骨痂进行改造、塑形,在受力力线以内的骨痂、骨质越来越坚固,或者力线以外的骨质逐渐被吸收、破坏、清除,最后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
    2023-08-03
  • 股骨大转子骨折保守治疗(视频)

    股骨大转子骨折保守治疗
    股骨大转子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虽一部分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不适合手术或没有必要手术,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尤其对于没有移位的大转子骨折,一般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常用保守治疗如下:1、卧床制动:避免再活动受伤的肢体,因股骨大转子上附着较多肌肉,如臀部的臀中肌、臀小肌。如果活动肢体,肌肉牵拉会造成骨折块发生移位,或加重骨折损伤,因此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牵引、固定:为防止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肢体可以做牵引,但应根据情况做皮肤牵引或骨头牵引,目的是防止骨折加重、移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同时可起到固定作用。如果部分患者不适合做牵引,也可以直接用长的石膏将患病部位固定,防止发生牵拉或者移位;3、预防治疗:应积极防止发生并发症,因长时间卧床可能造成肌肉萎缩,要针灸或进行局部按摩,防止局部萎缩。患者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可以预防性用溶栓药物,同时可做康复锻炼,按摩挤压肢体,或用机器起到气压压迫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静脉血栓形成。在康复指导下,适度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才能保证血液循环有效进行,从而有利于骨折快速愈合。同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压疮,应定时翻身,防止足跟、骶尾部皮肤溃烂。患者应多喝水,及时排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小便并发症、感染;4、营养支持:要注意营养支持治疗,只有补充充足钙质、蛋白类物质,才有利于骨折尽快修复。一般骨折早期4周内要避免活动髋关节,4-6周后有一定骨痂生长后,骨折相对稳定,可以在支具保护下适度活动。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