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

  • 肥胖患者能否吃苯溴马隆片(视频)

    肥胖患者能否吃苯溴马隆片
    肥胖患者可吃苯溴马隆片,单纯的肥胖并不影响药物的使用,而且肥胖患者往往更容易有三高征,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苯溴马隆片在肝脏的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2C9,而降压、降脂、降糖药物的肝脏代谢酶,是细胞色素P450-3C4,药物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比较小,疗效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苯溴马隆片是中国痛风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为促进尿酸的排出,进而起到尿酸浓度降低的效果,可以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和痛风性结节肿等。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控制饮食,减少摄入高嘌呤食物和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建议饮用低脂、脱脂牛奶或者酸奶,以减少脂肪的摄入。此外,高嘌呤的新鲜蔬菜和黄豆、豆浆、豆腐等,新鲜豆制品不增加血尿酸,痛风的患者可以食用。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对症支持治疗:贫血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或必要时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钙血症患者需要使用水化利尿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纠正脱水、充分补液,同时给予别嘌醇口服;高黏滞血症患者需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行血浆置换;肾功能衰竭患者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感染患者需要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重症感染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2、化疗:靶向药物目前主要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免疫调节剂,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传统化疗药物包括马法兰、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等。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等。常用化疗方案组合为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或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传统化疗药物、糖皮质激素; 3、造血干细胞移植:所有有条件患者都应该推荐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年轻高危患者可以酌情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放疗:用于局限性骨髓瘤、局部骨痛以及脊髓压迫症状患者。
    2023-08-01
  • 肾炎会尿酸高吗(视频)

    肾炎会尿酸高吗
    肾炎不一定会出现尿酸高,因肾炎和高尿酸血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肾炎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肾脏蛋白尿和血尿为主要表现。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产物,即肾小球疾病主要以血尿、蛋白尿为主,此后慢慢出现肾功能的异常,出现肾脏代谢功能障碍时会出现高尿酸血症。 如果肾炎病人出现尿酸,就要仔细分析情况,可以是生理性的情况,比如近期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食物,一过性的血中出现尿酸增高,这时只要清淡饮食,多喝水,吃尿酸较低的食物,尿酸值就会下降。如果肾炎排除饮食因素出现尿酸高的情况时,就要仔细分析,是因肾脏本身疾病进展,肾脏排泄功能障碍出现的尿酸高,还是因为治疗肾炎时,服用对尿酸代谢有影响的药物出现的尿酸高。如肾小球肾炎常合并高血压和水肿,而高血压中常用的利尿药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都有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出现尿酸高,这时则需调整用药或调整治疗思路。所以肾炎病人不一定出现尿酸高,如果出现尿酸高,必须仔细分析情况,然后对症治疗。
    2023-08-01
  • 肾小球肾炎喝酒可以吗(视频)

    肾小球肾炎喝酒可以吗
    肾小球肾炎患者不建议喝酒,肾小球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合并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的升高,肾小球肾炎患者不建议喝酒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酒属于辛辣、刺激制品,由于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胃肠黏膜也可能出现水肿,患者脾胃、消化功能较差,进食辛辣、刺激制品后胃肠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2、肾小球肾炎患者如果合并高尿酸血症,此部分患者更不能饮酒,由于酒中含较多嘌呤,进食后会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甚至诱发痛风发作。持续高尿酸血症或痛风会导致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形成痛风石,造成痛风性肾病,对肾小球肾炎治疗较为不利。平时建议患者尽量做到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注意钠盐的摄入量,同时水肿患者需限制液体出入量,保持体内出入平衡,减轻水肿,控制血压。患者也可以口服含维生素以及食用膳食纤维较丰富的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对于病情控制较有帮助。
    2023-08-01
  • 尿酸高是否能引起尿毒症(视频)

    尿酸高是否能引起尿毒症
    长时间的尿酸高可引起慢性肾功能损害,最终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尿酸高可引起多种疾病以及多系统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疾病是痛风。另外,尿酸高可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如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引起血压高且不易控制。尿酸高还可增加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的发生,引起肾脏的损害。常见的肾脏损害有急性肾损伤,短时间内尿酸快速增高,可引起急性肾衰竭。尿酸高可引起尿酸结石在肾脏沉积,引起泌尿系统的结石。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小管间质的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最终向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方向发展。对于高尿酸血症的人群,要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适当运动,将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范畴,尽量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适当多喝水、多排尿。生活方式干预后仍然血尿酸高的人群,可采取药物治疗,可应用苯溴马隆促进尿酸的排泄,或者应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的合成,起到降尿酸的作用。
    2023-08-01
  • 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视频)

    尿酸高会引起尿毒症吗
    长期高尿酸可以引起尿毒症,因为尿酸大部分经过肾脏滤过、排泄,当血中尿酸长期增高,肾脏排泄负担持续加重,尿酸盐结晶可以沉积在肾小管间质,引起慢性炎症。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尿酸性肾病,导致肾间质纤维化,逐渐出现肾脏疤痕,最后导致尿毒症。 血尿酸急性增高时,尿酸盐结晶甚至可以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而出现急性肾衰竭。因为儿童高尿酸血症病因较多,包括尿酸排泄减少、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以及继发于遗传性疾病、肿瘤性疾病、肾脏疾病、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等。因此,发现高尿酸血症时应该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降尿酸治疗。高尿酸患者平时应多饮水,减少尿酸盐在肾脏的沉淀,同时合理饮食,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
    2023-08-01
  • 尿毒症可以吃虾吗(视频)

    尿毒症可以吃虾吗
    尿毒症患者透析前不可以吃虾。尿毒症时患者的肾功能丧失90%-100%,小分子的物质,如血肌酐、尿素、尿酸不能排出去,患者会出现高尿酸血症。虾含嘌呤丰富,嘌呤代谢以后就产生尿酸,尿毒症的患者吃虾,会导致尿酸水平更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等。尿毒症的患者经过血液透析,小分子的物质,如肌酐、尿素、尿酸可以通过血液透析器清除出去,此时为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可以吃虾。但需要根据患者的蛋白、血凝的情况,适当摄入。
    2023-08-01
  • 尿酸达到多少为尿毒症(视频)

    尿酸达到多少为尿毒症
    临床通常不会根据尿酸的绝对值,而判断患者是否达到尿毒症。尿毒症主要指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脏严重损害,当肌酐清除率在15ml/min以下时,称慢性肾脏病5期,也称尿毒症期。尿毒症的诊断,主要是基于血肌酐,以及根据血肌酐结合体重、性别、年龄等方面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当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15ml/min时,则称尿毒症期。尿毒症人群可能合并血尿酸增高,但部分血肌酐正常人群,也可能出现血尿酸增高,即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原因较多,可能为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也可能为长时间摄入含嘌呤较高的食物,如喜欢进食动物内脏、动物蛋白,以及喜欢饮用高糖饮料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2023-08-01
  • 肾病综合征如何分型(视频)

    肾病综合征如何分型
    肾病综合征属于肾内科常见疾病,根据病因可以分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于患者可能无诱因的情况下出现浮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于继发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过敏性紫癜疾病,以及结缔组织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疾病均可导致出现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根据病理分型,肾病综合征可以分为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2023-08-01
  • 肌酐尿酸高说明什么(视频)

    肌酐尿酸高说明什么
    肌酐和尿酸是两个不同的指标,血肌酐高往往提示肾功能受损,即肾功能开始衰竭。根据血肌酐分1-5期,1-2期往往肾功能正常,肌酐不会超标,3期开始肌酐轻度超标,4期明显超标,5期就是尿毒症期。所以肌酐代表着肾脏的滤过功能,即肾小球的功能受到损害。 血尿酸可以代表代谢,尤其是嘌呤代谢是否出问题,比如痛风。高尿酸血症、痛风病人有很大一部分人肾功能良好,但血尿酸超标,血肌酐为正常。这些病人往往是嘌呤代谢引起的异常,如果没有关节痛,医生可能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如果有关节痛,则可能是痛风。血尿酸往往是痛风的判断指标,属于嘌呤代谢异常。 部分病人两种指标都高,因为尿酸通过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好导致排泄减少,血中尿酸升高,所以肾功能不好的病人大多会尿酸偏高。部分病人尿酸偏高,但肾功能良好,这部分病人往往是代谢出问题,可能是痛风。还有一部分病人肌酐偏高,尿酸可能不高,这部分病人也是肾脏出问题,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到影响,也就是肾脏功能受损。所以肌酐高和尿酸高有交叉情况,但又不同,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