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 斜颈宝宝能自如转头吗(视频)

    斜颈宝宝能自如转头吗
    斜颈宝宝能否自主转头,需要根据引起斜颈的原因进行判断。姿势性斜颈、眼性斜颈和听力性斜颈等,对宝宝头部自由转动通常没有影响。肌性斜颈等对宝宝头部转动有部分影响,头、颈转动的幅度减小,向健侧与患侧转动出现不对称。骨性斜颈尤其是寰枕融合,对宝宝的头颈转动幅度影响较大,宝宝基本上不能活动,左右都不能活动。炎性斜颈、寰枢椎半脱位等对宝宝头部转动有一过性影响,好转后通常不会有影响。阵发性斜颈导致前庭功能障碍等,对宝宝头部转动有阵发性影响。阵发性斜颈是指发作数分钟到全天发作,可伴有躯干倾斜、眼球震颤等,更为突出的是颈部倾斜的方向左右可以变化,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2023-08-03
  • 针灸后的最佳反应(视频)

    针灸后的最佳反应
    针刺后的最佳反应临床上称得气,指毫针刺入穴位后,以提插或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常见反应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跳跃感和蚂蚁爬的感觉,甚至部分患者有水波感、气流感和不自主的肢体活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疼痛感等,或者出现沿一定方向和部位传导和扩散的现象。少数患者会出现循经性皮肤抽动、震颤等反应,部分受刺的穴位还会出现皮疹或者红白现象。
    2023-08-03
  • 运动完手抖怎么回事(视频)

    运动完手抖怎么回事
    运动完手抖属于一种肌肉疲劳现象,剧烈运动以后可能由于肌肉疲劳出现肌束震颤。部分人空腹以后参加剧烈运动,可能会出现一过性低血糖,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抖现象,甲亢、特发性震颤患者可能在活动以后手抖更加明显。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手抖,运动以后症状加重,建议到医院完善辅助检查,例如甲状腺功能测定、血糖测定,排除病理性因素所导致的手抖现象。功能性手抖现象可以不需要处理,充足休息以后患者的手抖症状能够缓解。存在低血糖病史或早期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运动以前可以适当少量进餐,避免剧烈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存在甲亢等基础疾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荷,引起心脏不适症状发生。
    2023-08-03
  • 颅骨缺损是怎么回事(视频)

    颅骨缺损是怎么回事
    颅骨缺损顾名思义,就是颅骨的解剖结构中断,出现了不完整。颅骨缺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开放性颅骨骨折,或火器的穿通伤以后留下的颅骨缺损;第二个是行了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以后遗留下来的颅骨缺少;第三个是颅骨病变要去除病变的颅骨以后,留下了颅骨缺损。如果缺损的范围比较小,可以没有什么临床症状;如果缺损的范围比较大,就可以出现颅骨缺损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手震颤等等;还有部分病人,如果是颅骨缺损非常厉害,对脑组织形成了很严重的压迫,会出现癫痫。如果出现癫痫以后,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颅骨缺损的诊断,可以通过体检,做平片和头部CT检查,可以发现颅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颅骨缺损如果范围比较大,一般在医学上>3cm以上的颅骨缺损,需要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小孩白内障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小孩白内障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白内障指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有关,但更可能是在母亲孕期受到刺激,如发生病毒感染的过程,可能会引起孩子白内障的发生。所以女性在孕期应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减少由于外在因素导致白内障的可能性。而在孩子出生后,需要仔细观察瞳孔区反射,若发现瞳孔区存在白色反光,则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明确导致此类情况的原因。若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可以考虑早期为孩子进行白内障手术,并在术后进行弱视训练,用充足的光线刺激眼球发育,从而克服弱视的问题,使患儿的视力得以正常发育,避免眼球出现震颤等问题。因此,小儿白内障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但病毒感染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
    2023-08-03
  • 小孩会得白内障吗(视频)

    小孩会得白内障吗
    孩子也可能会得白内障,称为先天性白内障。孩子在出生时可能患有白内障,但若不影响视力则无需进行特殊处理。若先天性白内障影响视力,当孩子出生后家长发现孩子瞳孔区发白,应及早进行手术干预,否则视力发育会停滞,导致终身视力不佳、弱视、眼球震颤、低视力及眼球发育障碍等问题。因此,先天性白内障是否需要处理,取决于是否影响视力。此外,部分孩子易发生外伤性白内障,可能由于钝挫伤引起晶体局部混浊。此时若未影响视力,也可以先进行观察。若出现穿通伤导致眼睛的晶体破裂,可能需要急诊进行手术干预。
    2023-08-03
  • 睡觉时耳鸣怎么回事(视频)

    睡觉时耳鸣怎么回事
    睡觉时耳鸣的原因具体如下:1、耵聍碎屑:睡觉头偏一侧时,耵聍碎屑掉落在鼓膜上可出现声响;2、肌肉震颤:睡觉安静时由于咽鼓管或耳部周围肌肉微小震颤,可听到较微小的声音;3、搏动性耳鸣:头偏向一侧或枕头过硬,压迫血管可引起与心跳搏动一致的搏动性耳鸣;4、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患者可能出现高频或者超高频听力下降,睡眠时且周围较安静时出现蝉鸣或机械性的声音;5、颅内病变:可引起耳鸣,但较少见。患者出现耳鸣时,建议到专业耳科医生处就诊,检查外耳、中耳、内耳功能有无异常。如果没有异常,睡眠时可将主观耳鸣现象忽略掉,否则耳鸣时会相应伴随焦虑情绪。部分患者会觉得耳鸣越来越严重,耳鸣严重后会影响睡眠,睡眠不佳又会加重耳鸣,形成恶性循环。
    2023-08-03
  •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视频)

    哪些人群需要定期做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的适应人群如下: 1、孕期<32周、体重<2000g的新生儿,通过眼底筛查可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2、小儿眼睛无法追光,近视逐年加重,出现斜视、猫眼征、眼球震颤,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3、成年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逐年加重、视物变形者; 4、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规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5、有全身疾病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甲亢、血液病及眼底疾病家族史,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2023-08-03
  • 哪些疾病会引起耳鸣(视频)

    哪些疾病会引起耳鸣
    临床中引起耳鸣的疾病很多见,通常将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指只有患者自己听得到,其他人听不到的耳鸣。客观性耳鸣,通常是指患者自己以及其他人都能听见的耳鸣,客观性耳鸣较少见,常见的主要是由肌肉震颤所引起的耳鸣。主观性耳鸣较多见,通常可以分为外耳的疾病、中耳的疾病、内耳的疾病、血管性疾病,以及结构异常的疾病,常见如下:1、外耳疾病:包括真菌性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可以引起一般的耳鸣,治疗以后耳鸣会消失;2、中耳疾病:包括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以及中耳积液,即分泌性中耳炎,同样会引起耳鸣,通过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后,通常能够消失;3、内耳疾病:包括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还有其他内耳疾病所引起的耳鸣;4、血管性病变:包括颈静脉球体瘤、乙状窦的结构病变,也会产生耳鸣。综上所述,耳鸣要根据不同病因,寻找对应的治疗方案。
    2023-08-03
  • 先天性眼球震颤能治好吗(视频)

    先天性眼球震颤能治好吗
    先天性眼球震颤属较难治疗的小儿眼科疾病,但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有可能治愈。该疾病通常表现为眼球无法固视,呈现水平、垂直摆动或旋转式眼球震颤,对儿童视力影响较大,通常可分为以下类型: 1、先天性运动型眼球震颤:也称缺陷型眼球震颤,实际儿童眼睛没有问题,是由于大脑或前庭部分病变导致功能损害,从而造成儿童传出式眼球震颤。部分儿童表现为歪头斜视物品,眼睛朝向一处注视,但此时眼球震颤程度最轻,因此家长无需过分要求其正位观察。另外,部分儿童眼球震颤呈钟摆型,是由于眼睛本身存在问题而造成的视觉发育障碍,部分情况下可能无法清晰视物和固视; 2、隐性眼球震颤:此类儿童双眼观察物体时无明显变化,但遮盖一侧眼睛后便会出现震颤; 3、周期性眼球震颤:儿童时而发生震颤时而正常,是由于眼睛和大脑均存在问题所致,相对而言较难治疗。对于上述情况,家长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给儿童配戴眼镜后视力会有所好转,部分视力甚至可恢复至1.0。此时可以发现儿童眼球震颤已基本处于较轻状态,因而可能达到治愈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