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 手震颤怎么治(视频)

    手震颤怎么治
    手震颤原因非常多,震颤只是一个临床现象,不代表病因。需判断手震颤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起病,若为突然起病,怀疑最近是否情绪过于激动、过度疲劳、冬天未注意保暖。若存在以上外界的诱发因素,需立即缓解,纠正诱因后,若震颤消失,则属于一过性良性震颤。如果手震颤为逐渐起病,无法知晓起病的具体时间,而且累及双手,幅度越来越大,尤其在端碗、持物时震颤,要高度警惕特发震颤,应到神经内科专科就诊。通过药物治疗,注射肉毒毒素,震颤可明显缓解。若震颤为一侧手先起病,呈搓丸样或点钞样震颤,频率为4-6Hz/s,要高度怀疑帕金森病的可能。若患者除震颤外,还有身体僵硬、迟缓,更应及时就诊,明确是否为帕金森病。
    2023-08-02
  • 肌肉震颤怎么治疗(视频)

    肌肉震颤怎么治疗
    肌肉震颤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若有明显诱因,先尝试去除诱因,比如天气较冷,可以尝试保暖。若压力比较大,情绪激动、紧张、生气,尝试平复异常情绪,可能震颤会逐渐缓解。若最近比较疲劳、总熬夜,尝试改善睡眠、缓解疲劳,此时大部分肌肉震颤都会逐渐好转。但是还有些特殊情况,肌肉震颤持续存在,甚至出现四肢肌肉无力,局部肌肉明显跳动,肉眼可见。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肌肉萎缩,虎口处肌肉比以前薄,肩膀比以前更消瘦等连带症状,需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完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一系列相关辅助检查。
    2023-08-02
  • 舌头震颤应该如何诊断(视频)

    舌头震颤应该如何诊断
    舌头震颤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临床现象,可能是轻微的局部良性震颤,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最常见的舌头震颤的原因包括劳累、失眠、着急、紧张等身体的疲劳和情绪波动,这种情况无需治疗,休息后能迅速缓解。若除舌头震颤外,还有颈肩部、肢体、胳膊、腿部震颤,要提高警惕,明确是否为帕金森病相关震颤或特发震颤,也可能是某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这时需高度重视。震颤的原因非常多,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若出现震颤,短时间休息不见好转,应及时就诊,由神经科专科医生帮助诊断治疗。
    2023-08-02
  • 双手震颤是什么原因(视频)

    双手震颤是什么原因
    患者出现双手震颤,即手抖,常见原因如下:1、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可出现搓丸样的动作,以及频率4-6Hz的肢体震颤;2、特发性震颤:患者主要表现是运动时的明显抖动,比如端一杯水还没有端到嘴边时,就已经洒光;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手抖时,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快等代谢加强的表现,到医院检查可以发现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水平较高;4、其他原因:如果患者长期大量的饮酒,则在戒断酒精的过程中,会出现肢体的震颤,可能是全身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定向力障碍时,症状可能会更突出。
    2023-08-02
  • 肌肉震颤是怎么回事(视频)

    肌肉震颤是怎么回事
    如果是局部肌肉跳动或痉挛,临床常称为肉跳,很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肉跳,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非病理性因素:1、良性肌肉震颤:属于非病理性因素,通常与焦虑情绪、过度压力、紧张或长期失眠等有一定关系;2、焦虑症:焦虑症可以引起患者发生明显肌肉跳动。二、病理性因素:1、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或运动神经元病:上可引起肌肉跳动,运动神经元病引起的肌肉跳动通常集中在明显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区域。如果进行相关检查,比如体格检查或肌电图,能够发现明显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临床表现,或电生理的证据;2、血管压迫:如果肌肉震颤发生在面部,较大肌肉发生急速震颤,如面肌痉挛,是与某些焦虑或血管局部的压迫也有一定关系。某些血管压迫面神经,也可能引起患者面部肌肉震颤;3、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低钙血症,可发生明显的肌肉跳动。
    2023-08-02
  • 静止性震颤见于什么病(视频)

    静止性震颤见于什么病
    静止性震颤在神经系统主要见于锥体外系疾病,如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等。除了神经系统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时也可见震颤。 而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病人除了静止性震颤外,还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晚期还可出现慌张步态,除震颤外的其它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是遗传病,主要见于年轻人,30岁前是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属于铜代谢障碍性疾病。除了影响豆状核外,还影响肝脏和角膜,在角膜可以看到K-F环,肝脏可以看到肝功能受损,超声检查时可以看到肝脏形态学变化。在临床上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根据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容易鉴别。
    2023-08-02
  •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
    原发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是神经科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大约1%,也就是每100个人有1个人得病,特发性或者原发性,指病因不明确,60%-70%跟遗传相关,阳性家族史非常多。震颤指四肢、头部、声音的规律性颤抖,严重情况下影响到病人日常生活,但是大部分人自己没有任何感觉。 原发性震颤患者吃饭时会出现症状,比如拿筷子、拿杯子,尤其酒桌上人多、紧张时、劳累以后特别容易出现。原发性震颤发病年龄主要有20多岁和50多岁两个高峰,尤其有阳性家族史,如果家里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每一代可能的发病年龄可能往前。
    2023-08-02
  • 身体发抖怎么回事(视频)

    身体发抖怎么回事
    身体发抖是一种症状,其发病原因取决于发抖的部位,包括以下几种: 1、如果是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单手震颤且合并活动障碍、走路障碍、转身困难、起步困难,高度怀疑帕金森氏病的可能; 2、如果是双手震颤,首先要排除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家族性特发性震颤的可能; 3、如果是全身抖动,可能与精神紧张有关,比如有严重焦虑症的病人,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全身的抖动、震颤,所以身体发抖要看发生的部位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病因。
    2023-08-02
  • 为什么会手发抖(视频)

    为什么会手发抖
    手部发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具体原因如下: 1、静止性震颤:一般是由锥体外系疾病所导致的震颤,比如帕金森病的患者,在休息时手部会不自觉抖动,而且是有节律性的重复运动,类似数钱样、搓丸样动作; 2、姿势性震颤:就是维持特定姿势时手部才会抖动,影响较小,可能具有特发性,比如甲亢患者,维持两手伸起、端酒杯时会出现手部震颤; 3、动作性震颤:一般是指意向性震颤,通常是由小脑疾病引起,就是在运动终末期出现的震颤,实际上动作性震颤与姿势性震颤比较相近; 4、肌张力障碍所导致的震颤:比如书写痉挛,就是手部肌肉有肌张力障碍,所以在写字的时候手部就会开始抖动,在做其它动作时不会抖动,或者是小提琴家只有在演奏小提琴的时候手部才会抖动,是任务特异性的肌张力障碍。
    2023-08-02
  • 老人手抖的原因(视频)

    老人手抖的原因
    老年人手抖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常见疾病具体如下: 1、良性特发性震颤老年人较多见,年轻人也可见到,有一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也有部分患者无家族史,属于散发病例。良性特发性震颤表现不在静止时抖,而在做动作时抖,尤其做较精细动作。比如部分老年人在拿筷子、端碗时抖得厉害,写字时抖得厉害,严重则无法写字,写出来的字七扭八歪,提示可能为良性特发性震颤。患者有时还会伴有头部抖动,即头不自主的摇。 2、较常见疾病导致手抖,即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在静止时候即可出现抖,且抖的动作有特色,如在数钞票动作,又称点钞样的抖动或搓丸样抖动。除手抖外,患者还有动作迟缓、胳膊腿发僵的表现。 3、部分患者因为小脑病变,出现意向性震颤。越接近目标手越抖,且拿东西感觉到不准,这时需怀疑小脑疾病,要经过相应检查才能确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