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 手轻微颤抖是什么原因(视频)

    手轻微颤抖是什么原因
    手轻微颤抖最常见的是生理性震颤,所有人都可能有生理性震颤,是一种振幅很低的震颤,在剧烈运动后、过度劳累或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会出现手部轻度震颤。使用了某些药物以后,震颤可能会增强,停药即可消失。在病理性震颤中最常见的是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一半病例都有家族史,可以表现为手轻度震颤,但有的可以长期不进展,有的可以逐渐加重。还有病理性震颤如帕金森综合征,很多病人都可以表现为震颤。当然也有病人主要表现为强直等。 另外药物性震颤也比较常见,特别是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类药物。还有代谢性震颤,如有肝病的病人、低血糖病人、甲亢病人经常会出现震颤。另外还有精神心理性震颤,病人患有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会出现震颤。
    2023-08-02
  • 手拿东西会抖是什么原因(视频)

    手拿东西会抖是什么原因
    手拿东西会抖原因如下: 1、生理性震颤,比如剧烈运动后,还有在精神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过度劳累情况下就会出现拿东西的时候手抖; 2、病理性因素,比如疾病就会伴随着手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有经常喝酒造成的酒精中毒,还有接触重金属引起的中毒,还有神经系统疾病以手抖作为表现之一。比如特发性震颤就会出现手抖,还有帕金森病,还有遗传性疾病即铜代谢障碍的遗传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也是以手抖作为主要症状,还有小脑疾病也会出现手抖; 3、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时也要注意有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都有可能会引起手抖。
    2023-08-02
  • 什么叫做震颤(视频)

    什么叫做震颤
    震颤为不自主运动,指人体某个或多个部位出现不自主、有节奏、快速地活动,主要为维持肌肉主动运动和拮抗的肌肉同时收缩或交替收缩导致的现象。引发震颤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生理现象:如寒冷时下颌不由自主牙齿打颤,为生理现象。喝咖啡或暴怒时手抖,也为生理现象;二、病理现象:1、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可以引起震颤;2、家族遗传性特发性震颤:可以引起震颤;3、帕金森病:表现为静止性震颤;4、其他:如输血、痉挛等。
    2023-08-02
  • 谷维素治疗震颤吗(视频)

    谷维素治疗震颤吗
    谷维素不治疗震颤,临床上常见的震颤包括帕金森病或原发性震颤等,谷维素都不会起作用,对于震颤的治疗方法如下:1、帕金森病:常用抗胆碱能的药物,比如安坦,或使用促进多巴胺释放的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比如常见的有金刚烷胺以及复合左旋多巴制剂,包括美多芭,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包括普拉克索、泰舒达,即吡贝地尔等药物,另外会使用防止多巴胺在中枢或外周降解的药物,比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包括常用的司来吉兰或雷沙吉兰等,以及防止多巴胺在外周被降解的药物,常用的有珂丹,即COMT抑制剂,上述药物都和谷维素没有关系;2、其它震颤:比如常见的原发性震颤,即特发性震颤,使用谷维素也没有作用。原发性震颤的控制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阿尔马尔,即阿罗洛尔。
    2023-08-02
  • 头震颤怎么回事(视频)

    头震颤怎么回事
    头部震颤有良性特发震颤,患者通常有家族史阳性,临床症状不严重,经过对症处理,可以控制病情,预后较好。疾病也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头部震颤,如中风、帕金森氏病、药物中毒、颈椎病等,患者应及时就诊,进行必要检查。头部震颤的患者应就诊于神经科,由神经科医师进行检查,结合病史、家族史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进行对因治疗。如果存在病理的现象,应早期进行干预、处理,防止病情急速发展。对于药物中毒、紧张过度等,应采用对因、对症治疗,如使用镇静、止颤药物,理疗、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可以取得临床上好的效果。
    2023-08-02
  • 扑翼样震颤是什么样子(视频)

    扑翼样震颤是什么样子
    扑翼样震颤是由于颅内基底节病变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引起,这种震颤比较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发病,可以累及上肢或下肢。这种震颤会有肌张力高低可变的现象,当患者平伸两上之时,上肢会出现偏斜的现象。伸直腕关节和手指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然后又会迅速伸直,而加上这种粗大的震颤动作,腕和掌指关节,会出现一个不规则的、阵发性的、鸟翼样的拍击样动作。这种动作类似于鸟的翅膀在煽动,因此被称为扑翼样震颤。这种扑翼样震颤的症状,临床可以见于肝豆状核变性,以及肝昏迷和尿毒症,也可以见于呼吸衰竭导致的肺性脑病。
    2023-08-02
  • 震颤麻痹是什么(视频)

    震颤麻痹是什么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这种病变主要累及脑部维持躯体姿势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椎体外神经系统。人进入老年后,有时会出现头和四肢的不自主哆嗦,这就是震颤。上肢远端震颤最为显著,手最明显,震颤有一定节律,大约4-6次/秒,安静时较明显,情绪激动时震颤症状会加重,运动时减弱或者消失,睡眠时会完全消失。这种疾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和发展都很缓慢,呈进行性阶梯性加重。其具体特点如下:1、肢体齿轮样强直:震颤时受累的肢体动作会缓慢,伸肌和屈肌张力会增高;2、面具脸:由于病人面部表情肌较僵硬,导致表情呆滞,两眼直视成面具脸;3、写字过小症:同时语言会慢且单调,写字困难,写字越来越小;4、慌张步态:走路时头和身子前倾,一旦迈开步子就越走越快,难以止步,慌慌张张。
    2023-08-02
  • 肌肉震颤的原因(视频)

    肌肉震颤的原因
    引起肌肉震颤的原因比较多,主要见于以下方面:1、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2、神经病变:如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性或者酒精中毒性的周围神经病变、运动神经元病。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是前角细胞受到损害,刺激神经造成肌肉震颤,这种情况需要给予相应治疗;3、脊髓病变:主要由于神经受到刺激或者压迫导致;4、血管性疾病:如脑缺血、脑出血;5、癫痫发作:大脑异常放电,需要给予脑电图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对应治疗改善症状;6、系统性疾病:如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钙;7、其他:如低血糖或者贫血造成神经功能下降,导致肌肉震颤。
    2023-08-02
  • 什么是扑翼样震颤(视频)

    什么是扑翼样震颤
    扑翼样震颤是张力性神经支配的短暂性减低,表现为不随意的肌肉跳动,主要由于基底节病变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引起,多出现的震颤较粗大,节律较慢。通常呈对称性发生,累及到上肢和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当患者向两侧平身上肢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又会突然伸直。突然屈曲和伸直时,伴有有节律缓慢的粗大震颤,这种形态看起来如小鸟的翅膀在煽动,所以被称为扑翼样的震颤。这种疾病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以及肝性脑病和尿毒症等,同时也可以见于呼吸衰竭时的肺性脑病。
    2023-08-02
  • 突发性震颤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突发性震颤是怎样形成的
    震颤属于锥体外系症状,出现突发性震颤症状可能有以下疾病导致:1、脑血管病变:建议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通常为脑出血、脑梗塞、基底节病变,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震颤,同时伴有运动感觉障碍。发生此类病变时,建议及时到神经科会诊治疗;2、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此类疾病患者会有震颤的临床表现,同时会有肢体僵硬、动作减少、步态不稳等症状;3、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伴有心悸、消瘦、多汗、突眼等伴发症状;4、心理因素:通常在受到不良刺激或者心情紧张时出现,通过平复情绪可以改善;5、其他:常见于酒精戒断反应及药物副作用,临床药物卡马西平副作用是出现震颤症状。酒精戒断症状也会表现为突发性震颤,同时伴有幻觉、定向力下降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