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视频)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大体分为急性酒精中毒和慢性酒精中毒两大类,具体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酒精中毒:主要表现为各种醉酒状态,醉酒时意识清晰度下降,伴有言语、行为各方面异常; 2、慢性酒精中毒:可分为多种类型,依赖综合征,即酒精依赖,患者对饮酒的渴求和不断需要饮酒的强迫感,如果停止饮酒即可出现心理方面的症状和生理方面的戒断症状;震颤、谵妄,所谓震颤即手脚颤抖,谵妄即意识不清,表现为意识方面的障碍和言语方面的障碍;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患者突然减少或者停止饮酒以后的1-2天,可出现大量丰富鲜明的幻觉,较多患者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或听到不存在的内容,如听到威胁、命令;酒精中毒性妄想症,在患者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即患者无缘无故怀疑配偶存在不忠行为,怀疑配偶有外遇,为此会经常有暴怒的反应,也可导致对猜疑对象或者配偶进行攻击,有时可酿成凶杀的恶果。被害妄想即感觉有人要害他,可能出于自卫会先去伤害他人。酒精中毒性脑病为慢性酒精中毒最为严重的精神病状态,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脑器质性疾病的结果,主要是以记忆力缺损、痴呆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患者虽然经过治疗,但也无法完全恢复正常。
    2023-08-03
  • 触电会造成什么伤害(视频)

    触电会造成什么伤害
    触电主要是电灼伤和电击伤,电灼伤指通过电流的局部光热效应,导致局部皮肤、肌肉以及深层组织受损引起局部损伤,可以出现红肿、溃疡、局部坏疽等,电流入口的损伤比出口更加严重。电击伤主要是电流通过器官组织引起的一系列损伤,通过重要脏器时,比如炎髓、心脏等,还可以引起致命性的电击伤。对于中枢系统的抑制,可以导致呼吸骤停,对于心脏抑制,可以导致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对于肌肉,会引起肌肉的震颤,造成乳酸堆积、周身酸痛。在抢救触电患者时需要注意必须尽快脱离触电环境,尽快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将患者剥离开触电区域。低压电通常通常造成的是心跳先停止,呼吸后停止,高压电是呼吸先停止,心跳后停止。
    2023-08-03
  • 脖子上长了个包按着疼怎么办(视频)

    脖子上长了个包按着疼怎么办
    脖子上长包即颈部出现肿物,伴有压痛时要根据肿物性质决定进一步处理措施。发现颈部肿物并不困难,但是明确肿物性质有时候不容易。做出正确诊断,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肿物部位、形状、大小、硬度、活动度、表面光滑度以及触诊时有无压痛、波动或者震颤等进行综合判断。部分情况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血常规、甲状腺功能、颈部核磁共振等,必要时需要取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颈部肿物可以是炎症、增生、肿瘤所致,还可为应激性血肿、囊肿,不同性质病变处理方式不同。炎症则进行抗炎治疗;增生则根据增生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手术;良恶性肿瘤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也不同;部分应激性血肿以及囊肿可通过穿刺解决。所以通常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如超声或化验等,待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精准诊治。
    2023-08-03
  • 煤气中毒有后遗症吗(视频)

    煤气中毒有后遗症吗
    煤气中毒有后遗症,主要出现在中度和重度煤气中毒没有进行及时治疗或者疗程不足的情况下。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急性中毒后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表现为肢体偏瘫、震颤麻痹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或者癫痫症状; 2、中毒后出现迟发性脑病,发生在中毒1-4周。患者症状缓解后出现加重,即假愈期,表现为精神障碍或者突然意识不清及伴有肢体运动功能协调障碍。
    2023-08-03
  • 一氧化碳中毒假愈期表现(视频)

    一氧化碳中毒假愈期表现
    急性CO中毒患者在意识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后可出现迟发性中毒性脑病或神经精神后发症,出现这样的症状前的意识恢复状态称为假愈期。CO中毒后开始没有什么症状,过1-2个月左右出现一些包括痴呆、偏瘫、小便失禁、失明、失语、听力减退、震颤麻痹等神经损伤导致的症状。遇到CO中毒的患者一般要特别注意出院后的随诊和随访,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一些迟发性的症状,以便及早的给予相应处理。
    2023-08-03
  • 间歇性手抖是什么原因

    间歇性手抖是什么原因
    引起间歇性手抖的常见原因如下:1、病理因素:帕金森氏病除手抖外,可能还会出现运动迟滞、表情呆板以及行动迟缓;2、生理因素:除外如帕金森氏病的疾病饮食,一般间歇性的手抖往往是由于情绪紧张造成。大部分的人在情绪激动,或情绪控制困难时,会出现手抖,包括比如上台发言讲话,或恼怒时,均可能会出现手抖,因此这种手抖主要以控制患者的情绪为最主要的方法。当出现间歇性手抖时,需进行一定的检查,排除帕金森氏病以及良性的特发性震颤,这两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多,通常表现为持续性手抖。
    2023-08-03
  • 硫酸镁的不良反应(视频)

    硫酸镁的不良反应
    硫酸镁不同浓度、剂型、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溶液导泻利胆,外敷消肿镇痛。25%的硫酸镁注射液可作为抗惊厥药,常用于妊娠高血压,降低血压,治疗先兆子痫或子痫,也用于治疗早产。急性镁中毒时可引起呼吸抑制,可很快达到致死性呼吸麻痹。此时应立刻停药,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注射钙剂解救。哺乳期禁用。 硫酸镁不良反应常引起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快速静注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慌、头晕,个别出现眼球震颤,减慢注射速度,症状可消失。肾功能不全,用药剂量大,可发生血镁积聚,血镁浓度达到5mol/L时,可出现肌肉兴奋性受抑制,感觉反应迟钝,膝腱反射消失,呼吸开始受抑制。血镁浓度达到6mol/L时,可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浓度进一步升高,可使心跳停止。连续使用硫酸镁可引起便秘,部分病人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停药后好转,极少数血钙降低,出现低钙血症。有心肌损害、心脏传导阻滞时应慎用或不用。镁离子可自由透过胎盘造成新生儿高血镁症,表现为肌张力低、吸吮力差、不活跃、哭声不响亮,少数有呼吸抑制现象。有文献报道妊娠期连续使用硫酸镁注射液超过5-7天治疗早产,有导致新生儿低钙和骨骼异常的风险,包括骨量减少和骨折,少数孕妇出现肺水肿。每次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应定时做膝腱反射检查,测定呼吸次数,观察排尿量,还可引起低血压及休克。
    2023-08-03
  •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眼球震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同类型的眼球震颤原因,主要见于以下几种:1、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亦称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目前未明确病因,并未发现存在颅内异常。其临床表现为跳动性震颤,且终生不变,患者存在中间带及代偿头位;2、眼源性眼球震颤:因视力差出现的钟摆性震颤,可由先天性白内障、Lowe综合征、白化病等眼科疾病引起。此外亦有伴随斜视出现的眼球震颤,如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患儿会出现内斜;3、中枢性眼球震颤:多表现为单纯水平、垂直或旋转的眼球震颤,如出生后脑室内出血,后天眼球震颤可由颅内肿瘤压迫引起。某些代谢类疾病影响脑功能,如脂褐质沉积症,亦可出现视力下降伴随眼球震颤;4、前庭性眼球震颤:多由急性迷路炎引起,可伴有眩晕;5、其它原因:如婴儿点头痉挛,多见于4个月到1岁婴儿,3岁后较少见,以及药物中毒性眼球震颤,如有机磷中毒等。出现后天眼球震颤时,建议尽早就医。
    2023-08-03
  •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视频)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
    眼球震颤通常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1、病因治疗:对于耳源性眼球震颤、中枢性眼球震颤及眼源性眼球震颤,需分别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白内障手术、中枢系统康复治疗等。随孩子视力及脑功能的改善,眼球震颤可减轻;2、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定性眼球震颤,可选择药物治疗,包括东莨菪碱及某些抗惊厥类药物,另外可选择肉毒杆菌毒素的局部肌肉注射治疗;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听觉反馈技术进行治疗;4、眼科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疗法、矫正屈光,如配戴普通矫正眼镜、接触镜、压贴三棱镜等;5、手术治疗:多用于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此类孩子可有代偿头位,同时有中间带。手术主要将中间带移到正前方,从而矫正代偿头位,提升正前方视力。
    2023-08-03
  •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视频)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
    眼球震颤症指单眼或双眼不自主、有节律摆动,因眼球不稳,多数孩子会有视力不良,且震颤程度越重,对视力影响越大。眼球震颤按节律分为钟摆型、冲动型及混合节律型,混合节律型相对较少见。按眼球震颤方向,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斜向型和旋转型。钟摆型眼球震颤通常与视力过差有关,部分孩子可表现为隐性和显性眼球震颤。隐性者双眼一起视物时无明显震颤,遮盖单眼后,眼球震颤则可显露或明显加重。通常眼球震颤均为良性,部分眼球震颤可能与脑部病变有关,如肿瘤压迫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出现眼球震颤。因此发现孩子出现后天性眼球震颤时,需及时就诊。
    2023-08-03